这是作者积12年功力推出的又一部佳著。这里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1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教授的生存处境。这11位教授都是“天子脚下”的台风眼里人。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
中国近代史上,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但史学研究却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本书不同于中国现代化是首都与通商口岸启迪内陆的普遍看法,而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
《西方的遗产》由西方史学界多位顶级权威学者撰著,以其充实的资料、明晰的语言深受西方读者的热爱。多年来一版再版,不断修订,堪称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的典范之作。第八版,不仅秉承了先前版本的一贯特色,更增补了新...
本书因而采纳思想史视角,以通过馆舍、馆藏和展陈等表达的知识结构为切入口,梳理博物馆在中国的诞生和早期成长历程。中国早期博物馆既有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也有从旧到新的改造过程;既与风云诡谲的政局欲说还休,...
《魏书》是一部记录北魏一朝的断代纪传体史书,作者魏收。上世纪七十年代,唐长孺先生点校《魏书》,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进行对校,同时广泛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金石萃编》、《八琼室金...
《人间思想》希望承接陈映真先生《人间》杂志的精神脉络,扎根现实,深耕社会,呈现当代人的思想与情感、困惑与怀抱。它不是要导向文人化的世情咏叹和人生感悟,也不欲唤起那筑基在市民社会和现代个体基础上的民粹与...
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加速清王朝覆灭的关键,促成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为纪念辛亥百年,本书将来自全球的大量珍罕历史图片汇集成册,以独特的视角,帮助历史学家反思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开创性事件。其中许多...
北京四中是名重全国的重点中学,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校史。这所学校的特殊不仅建立在其高超的教学质量上,通过本书还可以看到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半叶更为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四中以拥有大批党政军高级干部子弟...
《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在张氏印象里,张作霖吃饭,四菜没汤;张作相节俭,一个鸡蛋分两餐;叶公超好色,顾维钧风流;蒋介石只剩下了个派头;汪精卫、陈壁君的奇妙夫妻档;胡汉民发牢骚;孙中山一句话论东北局势;郭...
(戊戌变法史研究大家茅海建力作戊戌变法真像康、梁所说的那样吗?“张之洞档案”透露的政治秘闻……)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政变后避往海外,完成一系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著述,也成为后来研究戊戌变法...
有趣、有料、涨姿势权威大家给互联网一代的“大家小书”掀起现象级极简阅读潮流的入门读物《极简人类史》《哈佛极简中国史》《极简科学史》《极简海洋文明史》《极简历史系列》(套装全4册)继《极简人类史》3个月...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全书跨越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科藩篱,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与民族主义的特异,思想衍化...
★对于台湾历史的演变,我们应该如何抱以同情之理解?★台湾的民主转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两岸关系,在未来将往何处发展?许倬云先生以恢宏的史家视野与饱含情感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四百年来台湾历史的起落兴衰...
本书是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始,以百年中国的每一年为一个节点,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那一年的一个司法故事。并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简单讲解背后的法理,重点揭示在“皇上走了”的现代国家中,我们在法律观念、意识...
沟口雄三(1932-2010),生于日本名古屋,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研究生时代师从爱知大学著名支那史家入矢义高,开始李贽文献的阅读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先后任东京大学文学部助手、中经琦玉大学讲师,东京大学...
施罗默·桑德(作者)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历史学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林茨,是从大屠杀幸存下来的波兰裔犹太人,幼年时生活在难民收容所,1948年举家迁往雅法(Jaff...
《九品官人法的研究》是对中国魏晋南北朝史中重要的铨选制度——九品官人法的里程碑式的研究著作。本书曾获1958年日本最高学术奖——学术院奖。
本书是作者近八年来有关义和团研究的成果集成。作者自1986年年末开始连续五年多与日中两国的学者(由佐佐木卫、路遥两位先生任团长),对义和团曾经活动过的九个村庄进行调查,同时,还从不同层面对华北农村社会...
第一部整体叙述中国商业史的编年体著作吴晓波中国企业史三部曲完整版如果把当代放入两千余年的历史之中进行考察,你会惊讶地发现,正在发生的一切,竟似曾相遇,每一次经济变法,每一个繁华盛世,每一回改朝换代,都...
《人类简史:听房龙讲人类的故事》一书共有64章,作者从鸿蒙初辟一直讲到一战结束,对任何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件和细节均详加讲述,再现了人类发展史的浩荡长卷。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示了宏大的人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