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 隔壁老王的图书主页

书评 (查看全部)

  • 中国的经济学家常常喜欢放屁,不喜欢做研究

    对《金融战败》这本书的评价 2010-06-29

    刚读完,对于90年代末的那段日美金融史有了大致的认识。美国最初为了改变日美之间的贸易顺差,联合其他欧洲大国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用意一是使美元贬值,其二是形成直接口头干预汇率市场的机制。随后几年间... 查看全部>>

  • 总结给自己看的

    对《嚣张的特权》这本书的评价 2012-01-30

    1、美元的诞生与成长17世纪的美洲大陆上多半是新兴殖民地,当时英国禁止出口硬币,因为王室要管理这些贵金属用以应付欧洲战事。美洲仍是以物易物的时代,不久贝壳串珠被用来当做法定货币,而各个地方多半用该地主... 查看全部>>

  • 值得一读

    对《日本的反省》这本书的评价 2010-07-08

    书写的言简意赅,是大众经济学。。。关于次级贷写得很清楚,对于日美贸易顺差也分析得不错。。。不过除了这些,后面几章有些多余,分析得不够。。。感觉是把一篇较长的论文扩充成了一本薄书。。。建议结合《金融战败... 查看全部>>

  • 早期研究农村不错的书

    对《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这本书的评价 2012-08-23

    对于不懂农村经济和三农的人来说,这本算是不错的入门书,虽然第四部分有些啰嗦,不过里面总结了不少前人的成果,很多观点都相当深刻,对于建国前后土地改革的资料分析也相当到位。分析农村经济首先是要认识到中国农... 查看全部>>

  • 漫漫金融路---读《图说金融史》有感

    对《图说金融史》这本书的评价 2016-07-19

    时下,金融业是求职者趋之若鹜的热门行业。金融从业者往往让人联想到“精英”,金融论坛常常等同于“高端”。在中国,金融学早已成为一门大众显学,金融精英常在聚光灯前研判时局、展望潮流。而金融业的发展方兴未艾... 查看全部>>

  • 向前看,是为了向后看 --读《印钞者》有感

    对《印钞者》这本书的评价 2016-05-27

    读书人常会习养一种特有的“傲慢与偏见”,喜欢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并审视作者的资历来预判一本书到底值不值得阅读。对于经济学,我有一个偏见,那便是不爱看国人写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是舶来品,很多国内经济学家的... 查看全部>>

  • 关于前三章金本位的读书笔记

    对《资本全球化》这本书的评价 2012-02-14

    一、美丽的“偶遇”17世纪开始号称古典金本位时期,当时没有纸币,金本位是从各种商品货币中逐渐演变而来的。不过最终全球确立的是金本位而非银本位、铜本位则有一些偶然的成分。古罗马人曾经使用金币,不过中世纪... 查看全部>>

隔壁老王的评论

  • 天皇的玉音放送
    对于二战后日本的暧昧态度进行了非常好的梳理~
  • 奥地利学派
    对奥地利学派的初步介绍,可惜全书写得稍好的只有哈耶克的第六章~
  • 职场竞争力
    不是空洞的套套理论,每篇都有真实而又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从小故事得出一些听得多而又做得少的大道理,值得推荐~
  • 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
    应该被列为金融本科生必读的书籍,作者的求学职业历程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从巴塞尔协议的修订到银行监管培训,值得银监会好好学习。
  • 中国高校之殇
    @剑路 想当校长的应该精读,校长必须是教育家,一流的教育家应该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果敢的作风~~
  • 房债
    写得很透,可以写篇书评。
  • 债务和魔鬼
    特纳勋爵的理论功底很深厚,加上实践经验,看危机看得挺透彻。比如“金融体系越大、越复杂,金融业收入越高”。“多数信贷用于现存资产提供资金,如房地产,并未用于商业资本投资。”虽然后半部分有些啰嗦。
  • 还原真实的美联储
    很好的常识书,赤裸裸地扒宋鸿兵的皮,不过正如余永定说的,对于美联储的QE反思不够。
  • 世纪大拍卖
    还没看寡头,不过这本不是完整的历史介绍,更多的是记者采访稿,有生动的一面,但是建议先看那段历史再来看活生生、血淋淋的故事。在一个集权国家,改革还是慢慢来,法制精神和制衡制度没有建立,大刀阔斧改革的代价承受者最终是弱势的人民。
  • 财务报表分析
    懂点基础财务做账才看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