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友三书评 >
-
专业、通俗、有趣
0有用 0无用 2017-06-16
作者很专业,写得通俗、有趣,所以《科学美国人》这种一流科普杂志才会出版它。作者的主要观点是,植物具有记忆和意识,但是没有智力。“因为植物不能运动,无法移向更好的环境,它们必须有能力抵抗和适应持续变化的天气、不断霸占自己领地的邻居和大举入侵的害虫。因此,植物演化出了复杂的感觉和调控系统,这使它们可以随...
修改 -
非常精美
3有用 1无用 2017-06-13
自己喜欢跑步,并因此而受益,所以买了这本书送给亲戚。书的设计非常精美,里面有很多漂亮的照片和插图。本书似乎得到了耐克的赞助,因为书中所有的运动服装都是耐克的。管它哪,只要书好看就可以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我买了这本书,亲戚们还是热衷于看电视剧、刷微信和玩游戏,完全不注意自己身体的衰落。...
修改 -
教你怎样组织活动
2有用 0无用 2017-06-01
召集一群人,每4个人一张桌子。交谈20分钟后,每桌保留一个主持人不变,其他3个人到其他桌子前继续交谈。就这样,实现几轮的流动,通过大家的交谈,集体智慧就产生了。要点:1、要准备一个主题2、要布置好场地:合适的音乐、咖啡、快餐、可以写下观点的纸质桌布、不同颜色的笔、贴纸,等等3、主持人要调节汇谈的氛围...
修改 -
比较科幻
1有用 1无用 2017-05-23
整本书更像各种科技前沿的合集。读的过程中,不太容易消化。当然,你要想开阔视野的话,这是个不错的选择!个人觉得,作者所提出的“21世纪30年代,人类大脑信息上传成为可能”基本上不太可能。一是距离现在,所剩余的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人脑中有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彼此之间有万亿个连接,数量巨大,网络复杂...
修改 -
写得很优美,却读不下去。。。
0有用 0无用 2017-05-23
译文比较考究,感觉像散文一样。但是对我来说,却没有足够的信息量。既然自己读不下去,怎么还给打4星啊?原因是,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会喜欢这本书的。...
修改 -
人类文化中的“基因”
0有用 0无用 2017-05-23
迷因(meme,谜米)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基因”,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来分析日益发展的人类文明。另外,在我所写的《全球脑》一书中,也讨论了迷因概念与全球脑思想的关系。(注:参见“全球脑的抽象化”一章)...
修改 -
超级厚重的一本书
1有用 1无用 2017-05-23
对于专业人员来说,这是著名科学家的心血之作,值得信赖和借鉴。 对于大众来说,这本书太深了。...
修改 -
教我们怎样使用网络
2有用 0无用 2017-05-23
作者以自己的经验,加上很多其他人的观点,来教我们怎样使用网络。1、如何在网络中保持注意力;2、如何识别网络垃圾;3、如何参与到网络生活中;4、怎样通过网络来实现协作;5、如何智慧地运用网络;当然,作者介绍的经验主要以英文网站为基础,所以部分内容对我们并不适用。我个人对与集体智慧有关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修改 -
互联网缔造全球脑时代
3有用 2无用 2017-05-23
第一集 《时代》 互联网改变世界 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其灵感来源于渔网。互联网之父们认为,这样的没有中心的分布式结构有利于保持网络稳定。如果网络存在中心,如今巨大的数据量根本无法通过。 在如渔网般的互联网中,每台电脑都是重要的,又都是不重要的。它们...
修改 -
冷门好书
2有用 0无用 2017-05-23
万维网在国内算冷门词汇,这也是本书在国内没有热销、长销的原因之一。万维网,英文简称WWW(World Wide Web),原意是环球网。它发明了URL(简单来说就是网址),利用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实现网页内容的传输,又使用HTML语言来展示网页。总的来说,万维网就是我们浏览的所有网站。它是...
修改 -
大众读物
0有用 0无用 2017-05-23
这是一本浅显易懂、适合大众阅读的书籍:1、故事多;2、段落短小,甚至一个短句都自成段落;3、充满了个人经历。“我们的智慧注定要以新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会产生智能。”利奥尔•左雷夫《群体的思维》4“群体思维能够创造集体天才,得到更好的结果,特别是在需要突破性创新或者解决问题的时候。”群体思维(mind...
修改 -
重读计算机科学
5有用 1无用 2017-05-23
大约20年前,上大学时应该读过“计算机科学概论”的课程。那时的课本比较浅显,以实用为主。如今,计算机科学飞速发展,这本书做了很好的概括,即便部分内容有些艰深。阅读本书,了解了一种编程策略。在编程之前,先根据设想的算法写下伪代码(比较简单,看着像程序但不能运行)。之后,再根据伪代码编写真正的程序。“一...
修改 -
强大的类比!
2有用 0无用 2017-05-22
计算机与人脑之间比较,差异大于相似之处;相对而言,全球脑和人脑之间的相似之处更多一些。当然,这是题外话了。冯·诺伊曼不愧为著名的科学家。在这本尚未完成的书稿中,他探讨了许多与计算机和人脑有关的重要机制,例如在计算方面的并行、串行以及统计学问题,还有数字与模拟、数学与逻辑,等等。“如果一个神经元,和两...
修改 -
复杂的人脑
1有用 1无用 2017-05-22
书虽不新,但还是能够学到很多知识。缺点是,纸张和版式不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版本好。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121206/以下是书摘:“脑的不同区域堆叠在柄状的脑干周围,神经科学家们在解剖学上把这些区域有序地加以划分。你可以把这些脑区想象为由边界区分的不同国家。...
修改 -
内容极其丰富
0有用 0无用 2017-05-22
将近100万字,看完已精疲力尽。当然,字数多,内容也是很丰富的,介绍了许多与生物有关的知识,例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进化,等等,令人大开眼界。“在黑猩猩的生活中,有一定数量的行为不是通过遗传途径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而是后天通过模拟和学习而获得。现在被一些生物学家认为是广义的文化行为。科学...
修改 -
关于解密人类基因组的传奇故事!
1有用 0无用 2017-05-22
文特尔,从一个无所事事的少年,成为了一个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他认为自己能够成为科学家的关键是,他的父亲总是给他充分的自由。在其还是孩童时,父亲最常说的就是:“玩去吧!”最初,文特尔不学无术,因成绩差,被送去越南前线,当了看护兵,目睹了生命的流逝,体验到了生命的脆弱。当返回美国时,他开始关注生命,并...
修改 -
艰深
0有用 0无用 2017-05-22
模仿生物的神经系统,人类开始设计制造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多类似人脑的功能,其中就包括学习功能,也就是机器学习。
小脑在运动的控制和协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进行得非常平稳并且几乎毫不费力。在文献中,已经提到小脑扮演着动态估计的控制者或者神经模拟的角色。支持动态...
修改 -
《物种起源》续集
1有用 0无用 2017-05-22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时,担心如果主张人是从其他物种演化而来的,难免会使进化论遭到广泛的批评,所以只在书的末尾略为提及,生物的演化规则,也适用于人类。待《物种起源》出版后,支持进化论的科学家越来越多,达尔文终于鼓足勇气,出版了《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开始详细讨论人类和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一个最低等...
修改 -
集体智慧实战
0有用 0无用 2017-05-22
在互联网时代,要在网站建设中使用集体智慧。“像 YouTube、Facebook、Ning、LinkedIn、Skype 等公司都是凭借活力从零用户发展为拥有数百万用户。在很少或根本不进行营销的情况下,这类公司依靠集体智慧,使用户数量从一个用户发展到两个用户,然后是4个用户、8个用户,呈指数级增长。...
修改 -
Web2.0推进了全球脑的发展
0有用 0无用 2017-05-22
网络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社会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在网络上自由传播。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于网络解决很多问题。这背后离不开网络设计者的远见和详细规划。让我们共同期待互联网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好用吧!...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