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安静地看绿妖的博客,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吧。因滕威老师在讲座上引用过她的一句“夏日里的最后一场高烧”,让我百度到了“未央歌”;随后在杂志的实习开始,编辑主任与她关系很好,即使离开了那里就这么一直看下来了。
看她读书,写字,自省,挣扎,有时好玩,癫狂。作为旁观者的我,好像在暗夜里握着一支手电筒,默默地一路巡逻从二十岁到三十岁的这一路。我会如何长大?我要如何成长?……
曾经十岁的我,也这样仰望着二十岁的自己。不用戴眼镜、一支小黄瓜面膜、自己挑选的衣服、光洁的小腿、终于可以跟妈妈和平相处,以及一所靠海的学校。很多年来,我总嫌自己进步缓慢,在同龄人琴棋书画的时候,我却在与电子琴老师怄气闹罢课;每个暑假前煞有其事的计划书,到最后都会变成一句大话;膝盖跌伤的痕迹又总是不消退。
写到这里,好像有一条小小的缝隙顿时开启——我突然发现了从前的那个自己,她是如何影响着现在的我:我依然根深蒂固地对自己不满,跟小时候每个暑假结束后的悔恨如出一辙;我依然因为妈妈的一句话而敏感受挫;我还是这样,22岁的我,还在为从前就改不掉的坏脾气买单,并且加息偿还。
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自己循着一条什么样的路走到现在,成为今天的这个“我”?我读哲学,读中国文化,读儿童心理……虽然读那些据说能够让人破解“‘我’从何而来”这一命题的书籍,但我找不到答案。
现在,答案尽管不精准,但我似乎在绿妖身上找到了。她让我看到,即便二十岁狂乱动荡不懂事,三十岁也还有机会沉淀,安静,充实。曾经用两个月薪水买名牌包包“撑场面”,现在穿平底凉鞋最舒服。
想象一下,三十岁的我,嫁给了那个相恋十年的穷小子,外景婚纱照不用拍了。好好地呵护爱情、家人和家庭,下午四点快速构思晚餐菜谱。聚会时面对朋友的晒命,到时要怎么平衡?啊,三十岁的我不应该再有“老天不公平啊”或是“嫁个有钱人”这种想法了,上帝保佑。
涤去杂质的不完全是时间,而是“我的心”。
绿妖不是一个样本,她通过故事来提供线索。过去到现在,纯真到现实,焦躁到沉静——这不是一维的进化论,而是永远交缠不清。我开始承认软弱的自己,不再迷信时间,以为它会把一切问题解决;我直视生活中即将面临的烦恼,然后摆好战阵。我为什么读绿妖?因为这段阅读旅程,主人公(我严格地尽量不将作家与角色混为一谈)的勇气给了我勇气。
当然,也因为绿妖是一个“通俗作家”(这样讲有异议吗?欢迎讨论),这比哲学的沉闷、诗人的呼号好读多了,哈哈。
从来没这样想过,三十岁以后的我
对“从来没这样想过,三十岁以后的我”的回应
《阑珊纪》热门书评
-
那种叫做文学女青年的怪物啊
94有用 9无用 柏邦妮 2008-07-13
这是绿老师几年来积累的小说,结集成一本集子。最早成文的小说,时间已经有点久远,和最后一篇相比,读起来气质,气息都很不相同。但是,这样也好,能读到一个用心写小说的人,是怎么一点一点的蜕变,一点一点的进步,怎么一点一点洗繁若简,能看到这几年中,她受到的滋养,她得到的影响,也能看到她怎么一点点吸入骨髓中又...
-
青春的阑珊记
23有用 4无用 nanxi 2008-07-20
今天,看完了绿妖的《阑珊记》。她的书,总要认真读过,才敢写点什么,才觉得对得起她花在文字上的心血。虽然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应该说什么。那从文字里流淌出的挣扎与痛苦,蔓延到我的手上心里。她的小说里总是有两个女人,一个别扭的,吃力的,笨拙的生活着的女人,保留了最真的心和最热烈的情感,一个坚强的,冷漠的,...
-
从来没这样想过,三十岁以后的我
6有用 2无用 豆浆✎ 2008-07-25
一直安静地看绿妖的博客,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吧。因滕威老师在讲座上引用过她的一句“夏日里的最后一场高烧”,让我百度到了“未央歌”;随后在杂志的实习开始,编辑主任与她关系很好,即使离开了那里就这么一直看下来了。 看她读书,写字,自省...
-
上演了一场巨大的孤单
3有用 0无用 笛儿房房 2009-03-09
当时从书店抓回这本《阑珊纪》基于两个原因:1.柏邦妮给作的推荐;2.封底作者绿妖对这本书里的数篇小说一个扼要的介绍。 柏邦妮说:绿妖的笔法,就像一个人,用缓慢的,笨拙的方式爱着一个人,刚开始并不觉得多么感人...
-
她的阑珊纪
3有用 1无用 [已注销] 2008-08-19
她之所以买和读完只因为看到某篇书评,很是喜欢。------------------------------------------------关于这本书——这书不算吸引她。落笔重而直接,8个故事,看不到多少文字灵动的身段步法,或者色彩、明暗、任何一种触觉可以描述的感受;它只是一味的把自己写了出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