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职场> 职场新物种> 如果能从新来过

如果能从新来过

对“如果能从新来过”的回应

刘垒 2016-07-07 09:39:56

很多后来在社会上某个领域做出一定成绩的人,都是把个人爱好或特长跟职业生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要么是早早确立自己的志向,后来通过大学或其他进修学习,理论和实践都达到一定高度了,比如姚明、丁俊晖、郎朗、李宇春、韩寒、郭敬明;要么是大学毕业后,发现所学专业并非是自己喜欢的,于是放弃,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从头开始学起,参加培训班或职场教育或自学,一旦把兴趣爱好与职业结合到一块,很快就产生了爆发力,比如何亚娟、小川叔及很多转行成功的人;还有的并未上过大学,比如永辉超市创始人。所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很重要,中国的职业生涯教育真的很缺失,真的应该从娃娃抓起,不要太急功近利,不要唯分数是图,给足孩子充足的时间和实践的机会,让他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再有意识地与职业生涯相结合,可能进入社会后,在谋生手段上、职业发展上、生活质量的提高上会少走很多弯路,人的一生,一大部分时间都离不开职业,它是成年人赖以存活在这个社会上的基础,时人生的大课题之一,所以,有必要重视起来。在中国,除了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还有孩子情感教育的缺失。上学期间不让谈恋爱,大学一毕业年龄又大了,又急着找对象,慌里慌张地找个结婚,最后由于不合适难免要离婚。正确地做法是从小要教会他们如何与异性交往,以后大点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这样的孩子才不会毕业后仍是爱无能,才能真正把握住自己的幸福。总之,成年人的生活是方方面面的,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方方面面的,不能只培养学习和考高分的能力,而忽略了其他,这样的教育是缺失的,是片面的,是不成功的,是与真实的成人社会生活脱节的,这也是中国价值观单一而不是多元化的表现。总之,读大学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而且父母和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培养学习考试能力,还得培养体育、爱好特长、交际、职业和情感的能力等。

刘垒 2016-07-07 08:57:15

怎么咱两的感受这么一样呢,我是一直读到研究生才踏入社会,进入社会后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做生意(经商),此时才发现自己的学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在经商这条路上一点都用不上,反而是经商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上学期间都没接触到,到了社会上才发现自己想通过经商这条路的谋生能力几乎为零,学校所学的与经商所需要的严重脱节,毕业后创业几年,也是损失惨重,现在35岁了,还不得不从零开始学习经商。自己之前上学所付出的时间金钱与现在的收益非常不成正比。现在也在反思中国的大学教育、学历教育与个人的职业发展的关系,在中国,很多时候,他两是脱节的,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并非大学所学,甚至很多人取得了很高的学历却用不上,根本原因是中国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父母供养孩子读大学、硕士、博士,觉得学历越高越好,但他们很少考虑孩子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毕业后通过做什么才能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才能将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并赢得社会的认可;高中老师也是一样,只追求升学率,很少关注孩子的未来职业发展,有点本末倒置了。这也是中国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从小到大,只关注分数,而不去观察了解孩子,不给孩子找到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所以,在他高考完要读职业技术学校还是大学时不知如何选择、在选什么专业不知如何下手,这都是对自己对社会不了解的结果。正确的认知是,大学教育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只是个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有时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就是说,需要时我可以读它,不需要时我可能接受些职业技能教育即可

《职场新物种》热门书评


书名: 职场新物种
作者: 徐小平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1-1
页数: 204
定价: 29.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228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