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态度是劝告有条件的家庭要生两个孩子。因此只能生一个孩子的家庭,就不推荐看这本书了。不过书里面提到的育儿理念还是相当值得赞赏。现将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是否要生】
决定是否生孩子的应该是夫妻双方。不要是长辈、朋友、三姑六婆之类的。因为孩子不是他们操心养育,人家只出一张嘴。
【生的理由之一】
手足之情与父母的陪伴绝对不同。
【当全职妈妈如何】
有条件的家庭,妈妈当全职主妇在家带孩子也未尝不可。夫妻双方都忙着赚钱,真的是钱不够用吗?三餐本来就要煮,故事书本来就要念,别上什么才艺班,全部念公立学校,多个孩子不过多双筷子。
【教养理念】
1、(我最赞赏的观点)切忌拿手足之间进行比较。明知是不好的教育方式,就不要以“我也是这样长大的”当成因循苟且的借口。榜样,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向往。父母拿手足来激励孩子,这些话透露出来的意味根本无关榜样,而只是父母当下的批评、贬低、毁损,甚至只是出气。拿手足当比较的批评,真的是造成手足不睦的最大潜在凶手。姐姐如何,弟弟会不知道吗?弟弟如何,姐姐会不清楚吗?还要等到父母来多嘴?说了也是白说的话,为什么不能忍住不说。甚至,手足间原来就存在的模仿和榜样,反而就被父母这么一说给搞砸了。
2、对待孩子最重要的是公平,“大的要让小的”,这种话是没有逻辑的。如此教育,孩子并不是真心去做。虽然手足纷争多半是小事,但是如果总有一方的心里不舒坦、不甘愿,甚至觉得没被公平对待,这些小事对于手足的感情,都会变成日积月累的杀伤力。父母的公平不公平,不能只看表面,以为物质上齐头式的平等就叫平等。
3、第二个孩子出生后,更要注意第一个孩子的感受。
4、男女教养同调。人应该有好品质、好习惯、好态度,是不分男生和女生的。教育男生要勇敢,难道女生就不需要勇敢了吗?父母厌恶、嫌弃、嘲讽、贬低孩子喜欢的东西,这件事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极大的杀伤力。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父母最应该做的,是给予支持。尤其是那些没有一定对错标准的事,更不要妄下断语。
5、孩子很需要父母设立的规矩,以及对各种事情的解释,让孩子清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父母愿意花时间倾听,愿意花时间告诉孩子没件事情的道理,也是孩子的童年可以快乐、手足可以相亲所不容或缺的支持力量。
6、处理孩子的纷争,父母的大原则是不要主动介入。但如果孩子寻求帮助,父母就应在第一时间,认真倾听,公平裁示。以搞笑的方式来逃避,以为混过去就没事了,也非常不可取。事情不做了断,是永远不会自行消失的。手足的争吵不足为奇,但父母得以判断事情严重与否的观察角度是——会不会一方欺负另一方。即以年纪的优势或手段,趁人不备,使其受害。事情的关键不在于喝止,而是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嫉妒、怨恨?为什么嫉妒、怨恨?事情的症结最终还是回到父母身上。
7、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不论是时间还是耐心,有时候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在冥冥之中,都会有它存在的价值。
教养理念相当值得赞赏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热门书评
-
教养理念相当值得赞赏
8有用 0无用 达之 2012-05-13
作者的态度是劝告有条件的家庭要生两个孩子。因此只能生一个孩子的家庭,就不推荐看这本书了。不过书里面提到的育儿理念还是相当值得赞赏。现将主要观点摘录如下:【是否要生】决定是否生孩子的应该是夫妻双方。不要是长辈、朋友、三姑六婆之类的。因为孩子不是他们操心养育,人家只出一张嘴。【生的理由之一】手足之情与父...
-
还好,我看了这本书
0有用 0无用 海上漂 2009-12-29
在决定是否生几个孩子之前,你有仔细考虑过吗?如果没有,请读读这本书。书中有很多作者的两个孩子相亲相爱的照片,光是看这些照片也让人想要生两个(或者更多)。做任何事情都会后悔,生孩子不会。(作者说)...
-
为孩子留下亲情。
0有用 0无用 薄建一哲 2017-02-05
过年期间看完台湾作家汪培珽写的《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想去看这本书的初衷是我刚刚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想看看别人是如何带两个孩子的,记得书中写到这么一句话:生两个孩子,当我们离开他们的时候,我们不仅为他留下房子和遗产,我们还给他们留下的是亲情,手足之情。作者在书中鼓励读者去生二孩,她本人也是高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