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主讲荤食,常见者如猪肉牛肉,罕闻者如鹧鸪山瑞,均包括在内。洋洋洒洒近百种食材,其中有好些我连见也没见过,颇开了些眼界。而对于寻常鱼肉的论述,也让身为“肉食动物”的我学到了不少做菜的实用小技巧。读此书时,我心中倒总有一个念头:如果让西人来写这卷,大概20页就完成了。
至此,陈存仁先生的津津有味谭一套三本均以读完,深感中华饮食的博大精深。一方面,国人的烹饪技术高超,寻常菜肴也千滋百味,这是世所公认的,自不必多言;另一方面,入我们中国人之口的食物范围之广,也是世所罕见。这一点现在竟常常遭到批评,而它实在应该算是中国人的智慧!要知道,工业化之前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准就是人口数量,或者更准确的说,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能养活的人口数量。而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辐射地区的人口密度一直位居前茅。我们的古人尝试千奇百怪的动物植物,研究怎样把食材中的有毒有害因素去除(安全地吃),如何把各种无味或怪味却对人有益的食材做的可口(美味地吃),并使之流传于世。因此中国人的食谱,广度和深度都是世界第一的,这也保证了普通老百姓能较容易地获得一个基本而全面的营养摄入。
以豆为例,大部分的豆类有相当高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却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这是因为豆类食物中还含有淀粉,它们都是耐久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不能被胃和小肠消化吸收,必须到大肠中由细菌帮助分解,反应中还会产生酸和二氧化碳,这也是为什么大豆吃多了会胀气的缘故。豆子易栽易收,然而如何利用其中的蛋白质需要一定的法门。外国人不懂,所以豆类在他们的食谱中从未占据过重要地位,英语中的食豆者(bean eater)通常指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中国人早在汉代就找到了:我们发明了豆腐,以及豆腐的一系列衍生品,去除豆类中的纤维和淀粉,保留蛋白质。因此人们不需要杀牛宰羊,从豆制品中就能获得质优价廉而供给方便的蛋白质来源。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古人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