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此书的第一直觉:作者倒是驳斥阴谋论了,但也为美联储预设了辩护立场。为了驳斥而得出的观点都不是客观的好观点!
在解释量化宽松和次贷危机时,作者说的非常清楚。量化宽松并不是传统的货币政策(传统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买卖短期政府债券,通过短期利率传导到长期利率和市场),在低通胀时,为了避免陷入“流动性陷阱”,通过买入长期政府债券、房地产抵押债券,量化宽松直接作用于长期利率,先刺激经济,后稳定金融市场。不过,每月850亿的QE为什么没有造成美国通货膨胀?美国的通胀为什么一直维稳在2%呢?王健的解释是多余的钱并没有被银行信贷流通出去,而是作为“超额储备金”存在美联储,形式上看是“左手进右手出”,实质上解决了公司资金紧张。这驳斥了美国将通胀分流给世界的阴谋论。如果真的有大量美元涌入中国,中国实行固定汇率制,人民币确实可能被量化宽松绑架,被动宽松,造成国内通胀。不过,从数据来看,外汇储备是温和增长。美联储能否从量化宽松中全身而退?严格来讲,量化宽松属于高买低卖的亏本买卖。
此外,存在很多对量化宽松的阴谋论观点:阴谋一,简单地把量化宽松理解为美联储对美元放水,通过美元贬值来刺激出口和拉动经济的说法与数据也南辕北辙(原因有二,美国经济结构中,出口比重比例不大;量化宽松后,美元不但没有贬值反而大幅升值)。阴谋二是量化宽松让美元贬值以此赖掉国际债务,这种说法在逻辑上也不对,看美国是否赖账主要看其通胀,而不是汇率,因为我们名义上持有的是债券,实际上持有的美元的购买力,100亿,不通胀,可以买一架飞机,通胀了,可能只买的了一辆自行车,这跟汇率无关。
次贷危机的成因和经过,90年代,美国出现新型的购房贷款:次级贷款,零首付,空手套白狼,对房地产泡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次贷的风险非常大,房价涨,贷款人稳赚,房价跌,贷款人当然跑路了,反正没有首付。房贷的零售商会把自己发放贷款获得的资产在二级市场出售给“两房”和投资银行,“两房”和投行又将房贷资产打包给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信托、商业银行,称为房地产抵押债券。两房有半政府企业性质,评级机构失察,住房抵押债券被评为最安全的投资产品。在需求的推动下,房价一步步加速上涨,07年终于见顶,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美联储提供了紧急贷款、专专项紧急救助和量化宽松等措施。(全部收回,为美联储带来了超高额利润,比正常时时期要高3倍多)
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局限性。首先,金融市场对于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的反应,比如,美联储降息,如果投资者认为降息会刺激消费,属于利好,就会认为股票涨,如果投资者认为这是经济不景气的信号,就会认为股票跌;其次,美联储调节短期利率,长期利率和实体经济的反应也存在不确定性;即使美联储可以准确预测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关系,长期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无法由美联储控制。比如,长期利率下降后,企业和家庭将这些资金投资生产,带动经济呢?还是购置房地产引起房地产泡沫呢?第三,执行政策是需要面临滞后指标的不确定性。
为什么放弃了金本位?首先,黄金的生产受很多因素限制,而其它产品的生产效率进步很快,如果其它产品价格平稳,黄金价格就会大幅上涨,为了维持金本位,货币就要超发,但此时绝对价格没有变化,没有超发货币的依据。其次,黄金本身短期波动大,通胀和通缩在金本位下可能发生过山车式的变化。也就是说,通胀本身没有害,通胀的不确定性才是最要命的。最后,金本位限制了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
欧债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是政府开支的道德风险,希腊政府无节操过度财政开支,贷款受到欧元区隐性担保,加入欧盟后贷款成本下降,放纵了希腊政府的消费,而且美国这种不允许州政府有财政赤字的政策无法在欧洲推行(国家主权原因)。之二是西班牙和爱尔兰存在房地产泡沫,房地产崩盘后,欧洲央行并没有最后贷款人的责任无法平息金融市场恐慌,为了救助金融结构,政府发行债券收购银行,导致银行负责变为政府负责,造成政府财务状况恶化,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元区另外的设计漏洞是成员国并无类似经济周期,区域差异化大,无法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科普读物,本书要点:
美联储的分权制衡:联邦储备局(政府机构)+12家联邦储备银行(非营利私营组织);
美联储7名执行委员14年任期,一任总统4年期间只能提名2位,且需要国会确认;
财务独立于联邦政府,避免沦为政府印钞工具
美联储主要任务:稳定物价2%,上下浮动1%;就业最大化(因此,即使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必须建立在低通胀的前提下)
工具:控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其它利率随之变化。联邦基金利率是金融机构间为了满足储备金要求二进行的短期贷款利率,而不是美联储向银行贷款的利率。多数情况下,美联储并不直接向银行贷款,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
方法:公开市场业务,买卖短期国债,改变市场上货币的发行量,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率。不常用的工具:折扣窗口和储备局率。
局限性:首先,金融市场对于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的反应,比如,美联储降息,如果投资者认为降息会刺激消费,属于利好,就会认为股票涨,如果投资者认为这是经济不景气的信号,就会认为股票跌;其次,美联储调节短期利率,长期利率和实体经济的反应也存在不确定性;即使美联储可以准确预测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关系,长期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无法由美联储控制。比如,长期利率下降后,企业和家庭将这些资金投资生产,带动经济呢?还是购置房地产引起房地产泡沫呢?第三,美联储在执行政策时,需要面临滞后数据带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就业数据,当就业市场出现拐点时,劳工统计局的估算方法存在较大误差。(不过,如果劳动力市场数据被大幅修正时,可以作为判断经济拐点的依据)
科普读物
《还原真实的美联储》热门书评
-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23有用 1无用 浮夸小叔 2014-02-03
因为工作的关系,会定期关注美联储的公开市场委员会每年定期发布的会议纪要,即议息会议的结论,不少人会吹毛求疵,咬文嚼字的琢磨纪要里的每一个单词,因为在纪要发布之后的短短24小时内,资本市场里的各类主流交易品往往会有一波过山车行情。作为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作者,全文的逻辑关系清晰,结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不难...
-
真相不难懂,就是很无趣
14有用 1无用 九牛二鼠 2013-12-10
眼看到年底了,总算把第10本书读完。作为今年读书计划的收官之作,这本书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还原真实的美联储》把美联储前世今生、政策制定机制、量化宽松实施与退出等内容讲...
-
需要批判地阅读
11有用 1无用 Kyle_Yin 2014-02-06
索罗斯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全球性的金融市场,与主权国家之间的矛盾。1998金融危机期间,索罗斯广为人知的狙击亚洲国家货币,可以说是对这个矛盾的充分利用。对国际金融的误解,可以根据对这个矛盾的判断分为两类:1. 无穷夸大这个矛盾,无视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客观规律,...
-
直击问题核心与预设辩护立场并存
3有用 0无用 shumi2 2014-02-12
本书的基础是王博士的新浪长微博,通俗易懂。全书逻辑清晰,叙述简明,直击大众关心的阴谋论的要害疑问。任何读过宏观经济或货币银行大一课程的人都可以毫不费力的一气读完;对于未曾接受过经济学或金融学基础训练的读者,也不难依循作者的引导来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与经济间的关系。这是一本难得的科普好书!目前尚未看到...
-
这本书红不了
3有用 0无用 虎皮驴 2014-02-17
相对《货币战争》这个系列的大红大紫来说,我觉的这本书肯定红不了。《货币战争》已经出到了第五本,而且貌似营销做的非常不错,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广告。有一次去书店,我也顺手翻了翻最新的《货币战争》,看见的标题非常彪悍——《4月15日,200万年一遇的恐怖》。大概记得一句话,十年一遇的是灾难,一百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