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是一本使用经济学家的智慧和体育作家的技巧来分析日常生活中足球话题的书籍,书中列举了数十年来众多足球界广为人知的事例,重新审视了报道资料及调查数据,从而揭示了这项最受世人喜爱的运动中与直观思维截然相反的事实,概括成一种具有突破性看待足球的方法。
央视著名体育主持人张斌在看过这本书之后说道:我们要坚信足球是可以用各种数据来定义和描述的。
《足球经济学》内容之独
特新颖足以吸引足球迷以外读者的眼球,但书中部分观点有局限性,言语间显得过于偏执;而且由于本书是翻译本,以致于译文生硬、语序不顺给阅读带来些小阻碍,如果各位读过本书觉得意犹未尽的话,建议加购原版加深研究认识。
世界大赛上为什么英格兰总是输球?
为什么苏格兰总是令人讨厌?
为什么德国总是在用一种很机械但很有效率的方式踢球?
为什么美国不能支配世界足球?
主要内容
1、为什么英格兰总是输?
英格兰足球队是一个完全不失体面的队伍。从1970年至2007年英格兰队共参加了411场国际比赛,胜217场、平120场、负74场,获胜率是67.4%。根据数据显示,英格兰队近30年来的比赛获胜率一直保持在62%~70%之间,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相当稳定。
但是在征战世界杯的旅途上,英格兰队却曾14次客场夺杯失败。英格兰队为什么总是不能将往常的好表现转化为世界杯的战绩?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英超联赛中的英格兰球员太多了。在这个世界上最艰苦的联赛——英超联赛上,在比赛时间场上球员中英国球员占37%之多,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国籍的球员。
英超联赛非常消耗体力,那些加入四大俱乐部之一的球员尤其如此,几乎每一个参加英超联赛的国际球员都是这样。这些球员在每场比赛中都必须投注所有的体力,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那样的话,运动员是不能够在每场比赛都处于巅峰状态的。
在英超俱乐部,英国球员每周都得调整到巅峰状态。没有哪个国家的足球运动员在一个赛季中要应付这么多高水平的比赛。没有哪个国家的俱乐部像英超联赛这样,要参加这么多的欧洲足球比赛。
简言之,如果英格兰希望在国际比赛中获得更好的表现,它就应该让球员到比较轻松的联赛中去踢球,例如去克罗地亚。如果英国最好的足球俱乐部招收的英国球员再少一些,英格兰的成绩会更好。
英国足球的问题,就是最好的球员要进入英超联赛所面临的问题。英国的顶尖球员大多来自单一的或不断缩小的社会群体:传统的工人阶级。职业足球联赛的大门并不对英国中产阶级开放,那也是国家队落后的原因所在。
我们根据1998年、2002年和2006年世界杯的英格兰国家队各位球员父亲的职业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18位父亲从事的是技术或非技术劳动工人,4位球员父亲从事的是足球事业,剩下的5位父亲的职业需要一些高出正式基础教育的教育程度。如果我们根据教育程度进行分类,那么近年来英格兰球员中只有15%出身于“中产阶级”。
“足球是要动用头脑的运动”,而工人阶级倾向于将足球看作是在工作中学习的技能。有了这种态度,你就不要指望能够在该领域看到受过很多正规教育的人了。这似乎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人们的概念中,英格兰队的主教练和球员们并不擅思考足球。
另一个方面,足球一直是不受中产阶级孩子欢迎的职业。许多来自中产阶级的球员都转向半球或英式橄榄球了,对于足球来说,这往往意味着直接损失。对许多人而言,运动天赋很容易转换,只有几种运动需要非常特殊的、无法转换的天赋,但是足球却需要和其他球类运动争夺人才,而它却吓跑了许多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球员。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体育人才和学术人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优秀运动员的头脑反应自然是很快的,那些反应如果经过适当训练,也能够成为高水平的学术尖子。对于英格兰球队来说,与其排斥外国球员到英国踢球,还不如先在球队中吸收更多的英国中产阶级青年来得明智一些。
2、如何避免在转会市场上犯下愚蠢的错误?
1983年,AC米兰俱乐部瞄上了在沃特福德踢球的一位年轻的黑人天才前锋约翰·巴恩斯。不过她妈妈将巴恩斯和她同队的黑人队友路德·比利塞特搞混了。最后米兰队以100万英镑的价格签下了比利塞特。球员比利塞特成了整个意大利的一个笑话,以至于“路德·比利塞特”整个名字如今已经成为一群无政府主义作家最喜欢使用的笔名了 。
各俱乐部似乎总是花大笔金钱在转会市场上犯错误。我们研究了从1978年到1997年40个英格兰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的花费,发现在导致俱乐部的联赛积分榜成绩变化的变量中,其为买卖球员所花费的费用所占的比重只占16%。相反,他们在球员薪水上的花费在该变量的占比高达92%。高薪水似乎要比巨额的转会费用更有助于俱乐部取得好成绩。
简言之,球队中球员的薪水越高,在联赛中的成绩越好;而在转会市场上买卖球员却与联赛的成绩没有什么关系。球员薪水的市场相当有效——球员越优秀,他的薪水越高——然而转会市场却非常低效。
许多转会案例之所以失败,完全是因为球场以外的问题。“安置工作”,正如一个重新安置咨询业的咨询师所说,是转会市场上最为低效的环节之一。
以下我们一一列出转会市场的12条主要秘诀,仅供各俱乐部免费参考:
1、新教练总是会在转会市场上浪费金钱,须尽力阻止;
2、运用集体的智慧;
3、近年来世界杯或欧冠联赛上的新星总是被过高估价,不要对他们给予太多关注;
4、某些国籍的球员被过高估价;
5、年纪大一些的球员总是被过高估计;
6、中锋总是被过高估价;队守门员的估价则低于其价值;
7、先生们喜欢金发碧眼:识别并放弃那些“基于视觉的偏差”;
8、购买球员的最佳时机是在他刚刚20岁出头时;
9、当其他俱乐部出价高于球员的市场价值时,无论是谁,都要毫不犹豫地出售;
10、在出售之前锁定替补该位置的球员;
11、不要拒绝购买问题球员,购入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2、帮助球员在新环境中安置下来。
3、点球是否完全没有公平可言?
点球恐怕是足球中让经济学家们最有话可说的元素了。点球看上去似乎完全没有公平可言,然而经济学家们可不这么看。点球常常被人们比作六合彩;而经济学家们却能够为球员和守门员各自支招。
那么点球究竟是否改变了比赛结果呢?还是用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坦德·布莱莫博士通过研究2002-2003赛季到2005-2006赛季这四年间的数据得出,当裁判判罚点球时,主队获胜的几率增加得非常明显,这足以表明点球的判罚是偏向主队的。
经济学家们认为,点球是博弈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最典型范例。美国政府曾在冷战期间广泛利用博弈理论,用于规划其与苏联之间的互动,并力图预测苏联的行动方向。博弈理论的关键是:分析不同行为者的策略如何互动。
点球的随机性是一个完全符合逻辑的理论,无论最终成败如何,这种随机性都是现实存在的。博弈理论的研究表明,如果实现比较详细地向人们解释了问题的实质,他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随机序列进行分析。但其实,最好的球员就能够凭直觉抓住该理论的实质,并将其运用在实践中,那也就是使他们成为优秀球员的品质。
4、关于足球联赛的不平衡
足球联赛的概念是从棒球那里借鉴来的。美国职业棒球球员在1871年想出了联赛的概念,联赛这种形式之所以有效,恰恰是因为球迷们希望看到一个冠军赛,其中的胜者打败了所有其他球队而问鼎冠军。联赛之所以采取所有球队相互比赛的形式,是因为胜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毫不含糊地声称自己是最好的。
英格兰足球联赛总是有一些较强和较弱的队伍,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它们之间的差异似乎无关乎金钱,那时的足球还不是一个开放市场,球员们不能随意加入富有的俱乐部,小型俱乐部有时也能够在一段时间将好几个优秀球员聚集在一起。任何封闭的劳动力市场能够将天才锁定在某一个地方。
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富裕的俱乐部变得越来越富裕,球员转会越来越自由,最好的球员自然会向着钱多的地方转移。1995年的博斯曼规则成了足球界的爆炸性新闻:突然间,任何一个欧洲球员在合同到期后都能够加入欧洲联盟国家的任何俱乐部了。
英国文化大臣安迪·伯纳姆在2008年警告说,尽管英超联赛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内体育比赛”,它如今却面临着越来越“可预测”的危险。伯纳姆对《卫报》记者说:“我总是提到美国国家足球联盟……在美国这个自由市场最发达的国家,他们依然懂得,金钱的公平分布才能创造真正的竞技比赛。”
但在现实里,足球迷更喜欢不平衡的联赛。索尔福德商学院的两位经济学家进行了一次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如果英超联赛变得更加平衡,球迷人数将会减少。那是因为一个平衡的联赛——其中每支球队都一样好——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几乎永远延续的循环,总是主队获胜、客队输球。
联赛足球之所以能够在35年的衰落之后复苏,唯一突出的原因就是电视直播。其实,最关心比赛平衡与否的应该是观看电视转播的观众,多数现场球迷只是来看自己的球队的,而电视观众一般都是些“浮动投票者”,如果比赛结果的可预测性太强,观众就会换频道。
足球中的不平等,和足球从来不曾乏味一样,根本不是新生事物,真正的新生事物是投入其中的金钱。许多人倾向于认为,如果不平等是由金钱买卖造成的,它就不公平了。就因为切尔西有钱,他就能签下最优秀的球员,这让人们感到厌恶。
这是一个道德范畴的论题。这种立场在道德方面可能是正确的(我们无从判断),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现实的政治议题,大概也无法反映出大多数球迷的心声。球迷前往现场观看足球比赛的事实表明,他们希望看到最好的球员互相竞争。
5、最热爱足球的国家
排名前20位的国家里面,包括法罗群岛、阿鲁巴岛、巴巴多斯、瓦努阿图、安圭拉岛、百慕大、冰岛和库克群岛(加起来总人口大约100万)。德国在欧洲排名最高,奥地利、挪威紧随其后。
欧洲是一个足球组织比较发达的大陆,很大一部分踢足球的人口事实上都是在某一个俱乐部注册的,因此一个欧洲国家注册球员的数目应该能够较为公正地反映出其所有踢足球的人的数目。事实证明,德国、荷兰、奥地利和瑞典——这些按人均情况排名都位列最热爱足球的20个国家——从注册球员的数目来看,也在国际足联排名的前20个国家中。
去观看比赛是热爱足球的另一种表现。想起足球体育馆中拥挤的人群,你就想到了英格兰。从表面上看,在观众方面英格兰的表现应该无人能敌,2007-2008赛季英超联赛的平均观众人数达到了36076人,仅仅比同年的德甲比赛平均观众人数少3000人。
早在20世纪80年代,意甲是世界上最好的联赛,意大利人比英格兰人更喜欢看足球。在1984-1985赛季,宜家的平均观众人数是38872人,那不勒斯夺冠的呼声最高,吸引力77000观众。但如今时过境迁。2007-2008赛季,意甲和英超的地位发生了调换:意大利比赛的平均观众人生为23180,整整比英超联赛少了13000人。
许多其他欧洲联赛的观众人数也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大起大落的趋势,这进一步证明,球迷的行为更像消费者而不是瘾君子。关于足球消费最受推崇的方式,评估证据就是观看世界杯的欧锦赛电视转播的观众人数。
那么到底世界上哪个国家最热爱足球?根据官方统计显示,挪威是全欧洲对足球最为狂热的国家。
挪威人最早显示出较为危险的关注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这个国家才刚刚有了足球场。如今全世界都在赌球,但挪威人的赌球性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所有足球彩票上的球队都是英超的球队。如果要颁发一个全欧洲亲英奖,挪威大概一定也会赢得那个奖项。
挪威女性踢足球的热情和男性一样高。挪威人很喜欢踢足球,也非常关注英格兰球队,但是几十年里,他们几乎没有发展一支自己的精英球队。现在, 每27个挪威居民中就有一个经常观看本国联赛,这一定是一个根本不知道这些球队的水平有多糟糕的狂热分子。
6、主办世界杯有什么好处?
无论何时,只要一个国家申请主办世界杯或奥运会,政治家们总会预言“经济富矿源”。他们声称将有成千上万购物狂来此观光,猜想全世界的电视观众播出主办城市的免费广告,所有的道路和体育馆将使当地人们长期获益等等。难怪如今几乎美国家似乎都像主办这些赛事。
事实上,主办国际体育赛事根本无法让哪个国家走向富裕。至于各国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主办这些赛事,乃是出于一个全然不同的原因:主办国际赛事能够让人们快乐。
1996年欧洲杯大约为英国产生了1亿英镑的直接收入,但这和外国游客当年在英国花费的127亿英镑相比,似乎只是小菜一碟。日韩两国官员预测2002年世界杯将分别使两国的经济产值增加260亿美元和90亿美元,但其实赛事过后经济并没有明显出现大幅提升的迹象,甚至有证据表明,游人们因惧怕足球流氓,在世界杯期间都躲得远远的不愿前去。
人们渐渐明白,即使建起了体育馆,好事也不一定会来。支持者关于经济裨益的大肆呼叫渐渐息声,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相关估算显然清醒了许多。就连德国足球联合会支持的研究也表明,整个世界杯只能产生20亿美元的新收益。
几乎所有研究都指向同一个结论,那就是主办国际体育赛事并不能增加旅游者的人数或者全职就业机会,更不要提经济的总体增长。可能有些支持者会说“最大的经济裨益往往是无形资产”,例如“外国人会更加充满信心地来这里投资和做生意”、“世界杯将提升南非的国际品牌”等。
但这些好处只有在万事顺利的时候才能实现。因为主办一届国际体育赛事可能会严重损害你的品牌,1972年的慕尼黑、1976年的蒙特利尔和1996年的亚特兰大都曾因为主办奥运后而声名狼藉。2010年世界杯可能会让人们觉得南非是一个到处充满贫穷、腐败、瘟疫、犯罪的国家。
大多数经济学家如今都同意罗布·巴德的观点:主办一届国际体育赛事根本不会让一个地方走向富裕。于是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各国还要争相申办呢?答案和钱无关,而是让我们看到如今出现在富裕世界的、关于快乐的新政治。
主办国际足球赛事能够让那个国家的人们更加快乐,即使主办世界杯不会让你走向富裕,却能够让你心情愉悦。
7、从核心到外围的世界足球版图
足球似乎有一种魔力,最终可以征服每一个现存的社会。第一波足球输出者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水手、商人、传教士和殖民地官员。他们将这一运动传播到了欧洲大陆、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地方。人们所说的“世界杯”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仍被叫做“欧洲-拉丁美洲双雄会”。
尽管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居住在亚洲,这一大陆在1978年世界杯上的唯一代表却是伊朗,很多亚洲国家仅仅是听说过足球这个运动而已。
现在,足球已经享有了世界第一运动的威望,每个人都像在球迷的热情中分得一杯羹。由于比分过低,足球常常遭到嘲笑,但更准确地说,正因为射门次数是如此之少,由此产生的快乐比任何其他运动都要更为强烈。
1993年日本的J联盟开球,翌年中国也成立了一个国家职业联赛,1996年美国和印度也紧随其后。新的边缘国家开始聘请欧洲教练,以期快速学会足球的最新战术。2002年世界杯期间,其他的足球外围国家也开始兴起。日本队进入了第二轮,美国的进入了四分之一决赛,在比赛中战胜韩国队的土耳其队获得了季军,在1954年以来这种局面在世界杯在还没有发生过。
就像土耳其人逐渐意识到的那样,踢好足球只有一条道路:将意大利式的防守、德国式的职业道德和荷兰式的过人战术结合到欧盟的风格中去,这是每一个边缘国家所需要的。
在一个全新的世界,距离不再会成为将一个国家和最佳足球水平分隔开来的要素,只有贫穷才是。
足球经济学
作者:西蒙•库珀(Simon Kuper),史蒂芬•西曼斯基(Stefan Szymanski)
延伸阅读
西蒙·库珀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足球评论写手。他的著作《反对敌人的足球》一书赢得了英国当年运动书籍的威廉·希尔奖。在《金融时报》上有他的每周运动专栏。他现在住在巴黎。
史蒂芬·西曼斯基是位于伦敦的英国卡斯商学院的院长及经济学教授。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提姆·哈福德曾称他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运动经济学家”。西曼斯基现住在伦敦。
更多图片和内容请至芝士阅读网站或客户端。
芝士君 整理
————
芝士阅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国足其实你不差,英格兰输得快哭了
《足球经济学》热门书评
-
为什么中国总是输?我们可以做到更懂球吗?
11有用 2无用 March 2010-07-11
看到书封时,你不得不钦佩《Soccernomics》(《足球经济学:为什么英格兰总是输?》)中文版出版商的良苦用心,无论是基于讽刺、愿望还是鼓励,可以肯定的是,标题着实让还在关心中国足球现状的读者眼前一亮(也许已经到达目的了!)。很容易在亚马逊网站上查找到英文原版,对比一下,作者西蒙•库珀(Simo...
-
对没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来说,举办重大国际赛事,没什么好处
9有用 0无用 顾湘 2010-08-07
主办世界杯有什么好处?一种传统的信念是:主办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将使一个地方走向富裕——将有成千上万购物狂来此观光,全世界的电视播出主办城市的免费广告,所有的道路和体育馆将使当地人民长期获益,“建立体育馆将首先为建筑工人创造就业,之后又能够为在其中工作的人创造就业。球迷们从四面八方涌入,他...
-
足球经济
5有用 0无用 蛋糕渣 2010-10-19
首先,我是一个伪球迷,对足球的关注仅仅是在世界杯上,其他的联赛了解一下一带而过,世界杯期间也会跟着真正的球迷一块欢呼,庆祝进球,也很陶醉于其中的感受,踢球也仅仅在半年之前踢过几场非常小规模的比赛,属于那种参加稍微大规模的比赛第一个被刷下的人,真正开始了解足球是从奥运会上开始的...
-
为什么英格兰再次在世界杯上铩羽而归
2有用 0无用 都柏林人 2010-07-01
在英格兰1-4输给德国后,我再度重温英国足球作家西蒙库珀的这本《足球经济学》,尤其是关于那篇关于“为什么英格兰总是输”。“当英格兰队坐上飞往南非的飞机,踏上它的世界杯征战之旅时,一整套古老的仪式也将重新开始,由于英格兰队以往14次客场夺杯失败,这套仪式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
-
看了第一章
1有用 0无用 我想我叫熊 2010-04-06
觉得很啰嗦,列举的数据也没什么说服力。一边看一边怀疑。感觉像是为了应南非世界杯的景硬凑出来的。刚买来跳跃着“看”完第一章关于英格兰的陈词滥调。希望后面的能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