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算得上杂志的老字号,对于它的营销和设计模式就不累赘而谈了,作为一系指导性的丛书,作者全方位的谈了从期刊策划到营销这整个过程中的学问,做出分析与总结。下面就网络时代下期刊出版所面临的挑战来反思期刊的经营,层层剥开期刊应当打开的智慧锦囊。
网络时代的数字出版无疑对传统的纸质媒介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有挑战便有机遇,只要审时度势,做好准备就能迎接挑战。了解数字出版的脉动,把握网络时代媒介的大势走向,就能在新形势下寻求到新出路。
诚然,向数字过渡是所有纸质媒介都正在经历的问题,但这种转变之于依靠发行量收益的期刊杂志显得尤为不易。与近来备受关注的数字音乐发行相比,在期刊杂志走向数字化这条路上无疑更是难上加难。
纸质期刊距数字化出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当下有不少电子杂志期刊面世,但效果明显不足以改变人们多年来养成的阅读习惯,影响也只是局限在部分网民中。而且电子期刊的制造有明显的网络快餐痕迹,跟一般的纸质期刊无论是在内涵深度还是审美取向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很难论及有可比性。
然而网络时代的发展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忽视网络的力量显然是不智之举。网络时代的出现顺应了社会进程,它的原创力量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实现了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历史高峰。一次次的焦点事件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现象,让我们见识了草根的魅力和力量,在推动网络文化进程的同时进而带动和影响社会生活的内容。
数字出版在网络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的不断要求中应运而生,但网络总是在虚拟世界里超前和领先,故不能实现和现实适度同步,数字出版受这个局限,现在还没有发展成为秩序井然条理清晰的规模,目前仍没有一家机构从事将期刊杂志全部电子化的营生,这其中待开发的空间还是相当的大,这就给了传统纸质出版业机会和时间。
纸质期刊杂志有一把无形的保护伞,就是它的成本和售价,针对不同的受众读者,不同的期刊杂志有自己的价位,但杂志的价格都控制在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人们不会为了一本杂志的价钱而改变自己多年的阅读习惯,再者纸质媒介有它本身的优点,这为历史和生理心理现象所证明。
然而科技是可以改变任何的习惯,尽管媒体移植是很难攻克的课题:从油墨跳跃到像素,从手捧黄卷到指点声控,视觉和触觉如何转换适应性的难题……但当更高级的阅读器材和电子媒介被普及之后,大量深度资料和高质量信息被应用到数字出版中后,纸质媒介终将有退出信息传播舞台之日,或者那时只能在陈列室中看到它们泛黄的扉页实体了。
虽然无法完全笃定未来的出版业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但海量的网络信息无疑给纸质出版业提供了一个样本库庞大的市场调研工具。而且由于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纸质出版行业由“作者→出版社→印刷厂或复制厂→发行商→零售商→读者”组成的长流程和利益分配,而将其简化为“作者→(出版社→)网络平台→读者”,或者干脆是作者与读者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对接互动,这就使寻找正确的受众群并获得及时反馈的工作容易了很多。
相对与我国国情和网络发展的规模,目前存在于网络的很多数字化书籍制作呈现出的只是个人化和非利益化,被付费信息“压抑”太久的网民们在分享公布信息时并不是单纯为了服务他人,而是出于一种近乎“复仇”的恶搞心理去疯狂的复制,这所带来的快感要比出售几本没怎么动过的纸质产品强得多。
“网络出版服务”的重要影响在于,它将打破传收双方以往的单向流通模式与各自固守的地位,从而将原先垄断着话语权的文化“精英”们逐渐拉下神坛,或者这些“精英”本身也是数字出版化的参与者和奠基者。“知识乌托邦”在网络免费共享和数字出版的手法下终将实现,这是大势所趋。
当网络已越来越接近为主流媒体时,当下纸质期刊媒介可以做的,是在兜售杂志的同时通过按时间订阅的方式开拓网上的渠道租赁生意,需要时刻根据市场迅速反应做出创意性的举措,从而逐步完成业务模式的转变和完善。而网上的宣传也能促进实体杂志的销售,在这个电子书籍与实体书并存的时代,数字出版与纸质实体出版可以结成统一联盟,双管齐下,完成大信息时代的无缝隙对接。
当前中国纸质期刊如何应对网络时代和数字出版的挑战
对“当前中国纸质期刊如何应对网络时代和数字出版的挑战”的回应
《期刊经营》热门书评
-
当前中国纸质期刊如何应对网络时代和数字出版的挑战
1有用 0无用 卫画栋 2010-03-21
期刊算得上杂志的老字号,对于它的营销和设计模式就不累赘而谈了,作为一系指导性的丛书,作者全方位的谈了从期刊策划到营销这整个过程中的学问,做出分析与总结。下面就网络时代下期刊出版所面临的挑战来反思期刊的经营,层层剥开期刊应当打开的智慧锦囊。网络时代的数字出版无疑对传统的纸质媒介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有挑...
-
經營期刊的How to手冊,雜誌工作的入門大全!
0有用 0无用 金剛菩提 2013-05-01
本書頗具明快簡潔的特色,內容龐雜、廣泛、全面而細緻入微也是本書的突出之處,對於想做單刀直入式查閱的讀者而言確實相當便利。然而問題同樣出在此處——鋪墊、過渡、客套等等浪費人時間與金錢的東西統統全免,這也使得它不太像一本“書”,對期刊媒介和產業不那麼熟悉的人恐怕不會喜歡它過於簡略的風格,而在較專業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