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会糊弄你的。从日期来看,不过是2007年5月31日,还不到三年,在心情上己经是上个世纪的印象了。
那个时候,我刚经历了家人的生死之关不久,写了一本书记下自己在鬼门关前的挣扎;又因为感到人生无常,接着又赶快把萦绕心头多时,一本有关越界阅读的书也整理出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出版了两本书。
是否因为关心读者对那两本书的反应,所以在那天夜里上网四处观望,不记得了。现在留下清楚痕迹的,是我在豆瓣网那则留言的时间是2007年5月31日晚上 10:48。
我的留言是这么写的:
环玥,我是郝明义。看到你在豆瓣列的
《越读者》书单,很谢谢你的推荐。很好
奇你是怎么买到这么多台湾的书,以及又
怎么帮读者代订台湾的书,生意还不错吗?
最后,也要谢谢你推荐的奥威尔的《巴黎
伦敦落魄记》,等设法去找一本来看看。
我有一个个人网站:
www.rexhow.com 也欢迎常来逛逛。
我沿着这个留言,隐约想起在写信之前不久的一些经过:我逛到豆瓣网讶异地发现大陆有个人不但己经把我刚出版不久的《越读者》读过,还很用心地把我在书里随手推荐的一些书种,很整齐地整理了一个清单。后来从豆瓣网再联到她个人的网站,更讶异地发现她购买了如此之多我们大块文化曾经出版过的书,并且还用这些书做了些拍卖的生意。
我个人的生活里,早就见识过网络可能发生的作用。但在那个晚上,我还是为自已无意中在网上发现我们在大陆一个如此忠实的读者,而感到振奋。于是我留言给她。
我很快地接到了她的回信:
呃,
我不知道该怎么样面对这样的惊喜,郝先生一直是我的偶像,当我在大陆第一次学做出版人赔光我的剧本费时,我就想在对岸有一个那样的男人做出了大块这样的理想。
网络上的虚拟让我怀疑一切,在收到这封也许真是你寄来的信之前,我正在请托出版界的朋友要你的email,因为你说你相信email开始的友情,我也相信。
我看了所有你亲手写的故事,评论都在我的豆瓣上,我本来想要邮寄给你。
很多人喜欢台湾的书,内容和选择上,自由始终是读者的福音。我是琼瑶公司的编剧,所以往返两岸也不算难事,何况我还有很多台湾的演员朋友们。
祝好,请原谅我的唐突,但是
你真的是郝明义?
如果是,那么我的荣幸,是希望成为你的一个笔友;如果不是,那么谢谢你和我一样知道郝明义。
对大多数我的朋友们来说,我对他的喜欢毫无道理,尤其是在一个每天制造明星的圈子里。
我这样和环玥开始通信。我逐渐知道……
她大学专业是编剧,从2002年还在校时就开始写电视剧。
到了2003年底,大学刚毕业的她攒了一笔钱。当时的大陆言情小说是被压制的书种,她却觉得身为女孩子怎么可以在成长的路途中少了做爱情梦的余地,于是拿出20万作了一套叫做romance的书系一套16本。
她选的作者都是当时在台湾写过言情小说的大陆女生,书卖得不能说不好,但是万恶的收款制度让她血本无归。欲哭无泪的时候还不能完全放弃出版的梦想,于是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负责明星书系的出版事宜。
她后来又换工作,(当时)负责大陆一本老字号的时尚杂志的北京编辑工作。不过同时也维持两个身分,一个是职业编剧,一个是热情的阅读者。(在接下来的通信中知道,因为她大手笔地买大块的书,竟然认识了大块的一位后台处理工作人员,成了未曾见面的朋友,用员工价钱帮她买书。)
她还挺豪气的。回顾2003年想做出版人的经过,她的结论是:“初生牛犊才不怕虎。……得到教训,但是也学到最基本的纸张、印刷、成本知识。(我没有后悔,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做得更好些,我这样想。)”
她是偏执的文字狂,白纸黑字的东西一向比口头语言更加容易泄露内心的隐秘。
她是个南京人,但是北京住久了,夏天已经没法在南京居住。
“中医说我耗损严重,要静养。我和过去的朋友吃饭,当然要回忆以前的事情,但是突然我什么都忘记了。26岁的时候装老人心态是年轻的一种姿态吗?”
网络上找不到环玥的照片,但是她的相貌和个性,却相当鲜明地在我心头有了个形象。
2007年,在我自己人生路程中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很彷徨,为到底应该守在台湾耕耘,还是应该走出台湾,用一种新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而煞费思量。后来我决定走出台湾,同时以大陆和美国市场来思考的决定,虽然是2008年才下的,但是2007年却是这些念头真正激荡起来的一年。
那年我认真思索是否可能用比在台湾更长的时间居住在大陆,真正第一手观察、了解大陆,所以在年底的时候,我去了趟北京,多见一些朋友探讨。在十一月底,天气已经相当冷的晚上,我第一次和环玥见面。
那之前,我们已经在网上讨论一些事情。主要是她在编剧以外所写的小说。
她给我看一个小说的草稿。我觉得很有趣。因为前三章的写法,和后面的写法,风格上有极大的不同。前面的写法,很简洁,像是在看一部影像犀利清冷的电影。后面的写法,很软,像是在看一部很黏人的电视剧。我给她建议,看她想统一为哪一种写法,也暗示她我更喜欢前面的写法。但环玥没有确定地回答过我。
等我见到她本人之后,忽然明白了。
在北京那个夜里见到她,在饭店咖啡厅沙发上,我也看到两个她。一个是以我的一个读者在说话的她。很娇,很软,很热情地和我谈一些书的事情。很像写那部电视剧的她。等我因为我自己对大陆想要了解的问题而回过头来请教她的时候,突然,她的眼神和笑容有了那么百分之五的不同,她对“郝明义”的分析,对“郝明义”适合在大陆掌握些什么商机的分析,一下子简短明白,毫不迟疑,针针见血。很像写那部电影的她。
从我见到环玥之后,不同于只以email通信时候的,就是我看到环玥虽然是一个环,但确是一个多彩的环,而不是只有一种颜色的环。
去年环玥去台北,我说好了要亲自招待她,但双方时间没调好,那个时间我必须出国,就黄牛了。
我请和环玥也很熟的我们大块的总编辑招待她,但是总觉得欠着她至少一顿接风的饭。也多了听她用电视剧和电影两种不同角度来观察台北的遗憾。
所以前不久环玥说她要出书了,问我可不可以帮她写序。我就马上答应了。
我很乐意这样为这一位作者的出场做点介绍。也和大家一起看一个有两种观察与说话能力的人,怎么讲她眼里的台北。
(文/台湾大块文化董事长 郝明义)
环玥其人
对“环玥其人”的回应
《嗨!台北》热门书评
-
所谓文化底蕴这回事
29有用 3无用 亦இ团团 2010-11-18
跟风放书评呗,你们懂的。2001年的时候,我从电视上得知,塔利班把巴米扬大佛炸得稀烂。当时我就知道这帮人完了。“完了”的意思并不是说我未卜先知地知道塔利班有一天会缩在地洞里看巡航导弹在头顶飞来飞去。我是觉得,一个对历史和文化宣战的团体基本上就是得了失心疯。老话儿不是说么,老天爷要灭谁,就先让它得失心...
-
这是一个痛苦的历程
23有用 15无用 林竹 2010-12-28
哎哎,那边站着的那位同学,你去过台北么?没有啊~~?那么可得小心这本书。因为看了会很痛苦的。为毛?这本书的插画,(大部分)是我画的,(铅笔勾线以及铅笔淡彩的部分)作为一个把这本书翻来覆去看了N遍的人,我绝对有资格做出以下的评价:看这书,可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痛苦的历程。是的,大家知道我喜欢画游记,...
-
玥读者
16有用 10无用 藤原琉璃君 2010-11-16
我是不喜欢见陌生人的,然后又喜欢拖稿,所以这本书到我手上应该有两个礼拜我才从同事的桌上拿回来翻,因为读过文本,所以看得都是版式编排之类的东西。然后因为根本也没去过台北,对书里写的那些东西不太有发言权。不过环玥跟我一样都喜欢买书,所以对于书店啦之类的描写是我相当有兴趣的。上周末遇到一个台湾女生做调查,...
-
一个大有作为的文艺女青年的私人的八卦的但是可观的台北游记
14有用 0无用 malingcat 2010-10-27
认识环玥有几年了。她有复杂的身份,按她自己的陈述,乃是“小名气编剧、新上路制片、懒专栏作者、勤劳公司人”。就我有限的所知,她的生活远比这四个标签要复杂和精彩(由于涉及个人隐私,暂且隐去不表)。老实说,她写过的那200多集电视连续剧,我一集也没看过(我的婆婆大人看了她两个什么什么女人的系列,知道我认识...
-
环玥其人
7有用 1无用 孙衍 2010-10-13
时间是会糊弄你的。从日期来看,不过是2007年5月31日,还不到三年,在心情上己经是上个世纪的印象了。那个时候,我刚经历了家人的生死之关不久,写了一本书记下自己在鬼门关前的挣扎;又因为感到人生无常,接着又赶快把萦绕心头多时,一本有关越界阅读的书也整理出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出版了两本书。是否因为关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