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 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1.留心孩子的努力
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的时候可以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当你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2.夸孩子别嫌“口罗唆”
仔细分析一下,家长们对待表扬的态度的确是随便了一些,甚至有点心不在焉、张嘴就来。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口罗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口罗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新书《幸福深处》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儿子巴图生病,我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小孩儿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儿真的不同。”然后我把中药端给他。他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闭着眼睛一口气就把药喝下去了。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多么苦的药他都不怕。
试试这样夸孩子?
●有益的称赞: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
(孩子的感觉):我的品味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
无益的称赞:你总是这么体贴。
●有益的称赞:非常感谢你今天洗了盘子。
(孩子的感觉):我很负责。
无益的称赞: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有益的称赞:你的作文有几个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觉):我也可以有创造性的。
无益的称赞:你写得不错,当然了,你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从我们的话中对自己作出结论,事后还会默默地对自己重申。会使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积极看法。
夸人要有技巧( 转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热门书评
-
学会做父母
57有用 4无用 铂程斋@喷嚏网 2007-05-12
(一 )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成天看你不顺眼,跟你过不去,你说什么,他都说你幼稚。你干什么,他都始终保持怀疑。 有时,你的一切都迷失在他那双看破你灵魂的眼中。 你,会有怎么样的感受? 或许,你会恨这个人,或者根本不愿提起。 然而,你无法回避,因为这个人...
-
想做一个好父母的必读书
35有用 0无用 秋叶 2011-02-11
这篇文字是摘自《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中的读书心得,有时候我常常想,这些和孩子的沟通方法,难道和我们在生活和职场中和人沟通的方法不是一样的吗?先照顾情绪,再针对事情,提供具体而清晰的反馈,不扩大不夸张不挖苦,提供示范回应而不是提供情绪反应。有时候觉得我们其实都是孩子,不过是披了一件职场的衣。推荐每一...
-
夸人要有技巧( 转发)
18有用 0无用 lulu 2012-03-05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
-
可操作性强,不是专家也能做到。
9有用 1无用 甘曼 2008-12-31
作者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学博士,发现人类心理的一个基本点和关键点,那就是当一个人的情绪和感受被接纳时,才能有效地处理问题,才能走向理解和合作,这样就能成功地解决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问题(尽管人们认为沟通越来越重要,但是怎么沟通,沟通的重心在哪里,一直不明所以),说教、打压...
-
爱的方式
6有用 2无用 一念 2012-02-09
我曾经问过一个同学:“你将来希望找一个自己妈妈那样的女朋友么?”该同学连忙答不,他想找一个某某某妈妈那样的。他根本就不喜欢自己的妈妈,但是人没法选择自己的父母,而父母又是真的很爱自己,所以除了爱父母,没有别的选择。 &...
书名: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 [美] 海姆·G·吉诺特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原作名: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 The Bestselling Classic That Revolutionized Parent - Child Communication
副标题: 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
译者: 张雪兰
出版年: 2004-9
页数: 244
定价: 18.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ISBN: 9787806009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