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开始,看了很多很多成功学的书。最早是因为这些书大多语言简单,不用动脑,与其背语法书倒不如看它们来的方便。其中有一段时间还可能是因为生活太沮丧,竟然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书名露骨的读物上,How to Stop Worring and Start Living,诸如此类。有一段时间看到一本训练心里力量的书,作者言之凿凿,说Mental Strength 是改变人生的不二法门,每一个人都有训练成法师的潜能,还真尝试去练习了一下自己的α波,不过看来是没什么效果,连Wifi 信号都干扰不了。
于是,我对这些书目也就淡然了,虽然也会去看。毕竟还是想要发财,想要变成更好更阳光的人,想要更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不过心里也知道,希望或许不大了。不过把它们当做厕所读物,淋浴读物,催眠读物,其实还是物超所值的,可以很好地缓解间歇性便秘,热水器供热不足,以及荒废人生引发的失眠。
Cal Newport 的书清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Why,第二部分是How,讲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深度工作,如何进行深度工作。在Why的部分,说明了深度工作的价值,我们缺少深度工作的现状,以及深度工作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举了不少深度工作者的案例,导言部分的荣格,正文中快速学代码的小哥,都是深度工作的收益者。作者对未来社会分工的展望倒是有趣,在今后信息自动化极度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工作将被机器代替,我们又会面临一次工业革命式的失业狂潮。在自动化的年代,三种人还能捧着饭碗,一种是像Nate Silver 一样的技术垄断型人才,能够操纵复杂的模型,自己又有深厚的理论支撑。一种是未来的发明者,能够原创代码的,创造新科技,或者说能够不断推进自动化进程的明星。另一种则是资本的持有者,看来再大的科技浪潮也打不垮这些王侯将相啊。
在Cal 描绘的新世界中,进步的速度将会加快,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新能力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工匠式的思维模式变得落后。成功的从业者,不仅要快速掌握新技术,而且工作质量还不能因此变低。这样的情况,只有深度学习,深度工作才能够帮你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再像卖油翁一样花几十年才达到“唯手熟尔”的境界。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要在短时间之内获得,通过深度的工作方式获得。
这部分讲述有一个不错的公式:High-Quality Work Produced= (Time Spent) x (Intensity of Focus)。真正有价值的工作量,不仅和投入的工作时间相关,还和工作的强度相关。所以,经常加班的公司,有可能是因为员工的专注力太差,也就是Intensity of Focus 不够,才导致需要用超过8小时的时间去做每日的项目,当然也有可能是金主脑袋陈旧,以为现在还是纺织工人的时代,加班两小时就能多产一些纱线。其实,强留下员工工作,打击了大家的情绪,增加了办公室用电量,降低了效率,有百害无一利,只不过是为微信朋友圈,微博点击量做了无谓的贡献而已。
大部分国内企业的工作氛围还后落后,很不科学,还停留在工业革命初期阶段,按照纺纱时间来进行回报。不说科学的统计,我想每一位有职场经验的人都有这样切身的体会,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完全不可能有8小时都是在工作的。查收回复无所谓的邮件,整理工位,谈谈办公室政治,发呆一会儿,起身走走防止久坐,这些可都是要时间的啊。8个小时之中,能有2-3个小时真正的投入已经算作难得了。这就导致了对高效率员工无端的时间浪费,明明干完两个小时就能回家种菜了,非得留在办公室里闲的头上长草。
书中提到一个小的观点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确实很有道理。很多职员都用“忙”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懒惰。忙却没有任何成果,就如同我说我花了两个月准备论文,最后拿出来一篇类似小学生习作的废纸一样。这样的自我欺骗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倒是挺希望自动化有一天能够出现,让这样的状态不复存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能够投入的工作,何必吃一碗你并不爱吃的饭呢?伪装的忙碌不如真正去忙碌一件你醉心的事情。
第二部分的How,Cal 提供了不少干货建议。比如在工作前要定制计划,而这一计划必须是深浅分明的,在你效率最高的时候,投入到深度工作中去,投入到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事情中去,而浅显的工作可以打包来做,也可以以一种放松的姿态来做。
Cal 也引入了先前社会研究者的一些理论,比如Flow 理论,中文就是卖油翁的故事。很多工作都有一个枯燥漫长的预先准备过程,个人经验来谈,比如学习铜管乐器前就得练习和平时呼吸不一样的吸气方式,弹吉他你得先爬格子,书法要先临摹字帖,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更是要长时间去训练面部不同的发音肌肉,由此类推,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也包含了很多Shallow work,如何去管理,去正确对待这一类型的工作,值得每一个人的思考。
Cal 提出的下一个建议就比较“反动”了。Quit Social Media,背后的理论支持倒是很强大。我们对于大多数软件,社交工具的都是滥用的,但凡有好处就上,不管好处多少。我很认同这种理论,其实每天盯着看垃圾电视节目,被消费的人们,和他们鄙视的吸毒的人,抽烟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某一件事情的奴隶,也就别相互瞧不起了。说不定吸毒的人比沉沦在平庸的人还有更多的勇气。所以呢,要戒掉你能体察到的一切你自认为不必要的瘾。
说到底,有质量的人生,有质量的工作是否真正存在这个世界,我持观望态度。也许真的有人能够把每一天都过满,可我始终觉得,我们的人生还是更像白噪声,太多的神召都淹没在更多的噪音中,想要撇去这些干扰,去追寻自己的天命,是很难的事情。
也许是干货
《Deep Work》热门书评
-
一些关于深度工作的小贴士
235有用 5无用 O'Henry 2016-02-10
Deep Work讲的深度工作的状态的第一步是清楚认识到什么样的工作算是Deep Work?在作者看来,创作一本书,算是Deep Work,在科学领域做出一个新的发现和发明是Deep Work,为一个很难的考试学习和准备,创作音乐,创立和运营一家公司,读一篇复杂的文章,以及为某一项体育运动而不断练习...
-
#Unplug: 逃离互联网的25天
19有用 1无用 mlln 2016-07-21
美国专栏作家巴拉唐德·瑟斯顿(Baratunde Thurston)也许是和互联网关系最紧密的一个人。在一年之中,他发了1518条脸书消息;11541条推特,处理59409封邮件。回顾这种“永远在线”的生活时,他感到筋疲力尽,就像是每日被煎炒烹炸,最后浇上辣椒油出锅一样。2012年年底,他决定进行一...
-
也许是干货
4有用 0无用 雁门摸刀拉手客 2016-06-09
从大学开始,看了很多很多成功学的书。最早是因为这些书大多语言简单,不用动脑,与其背语法书倒不如看它们来的方便。其中有一段时间还可能是因为生活太沮丧,竟然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书名露骨的读物上,How to Stop Worring and Start Living,诸如此类。有一段时间看到一本训练心里力量...
-
“Who you are, what you think, feel, and do, what y
4有用 0无用 AT 2016-03-29
个人笔记Part 1: Deep work is Valuable, Rare, and MeaningfulDeep VS Shallow Deep Work: Professional activit...
-
致低效率的勤奋者:你们需要的不是努力工作,而是深度工作
1有用 0无用 青虫先生 2017-05-01
并非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只有那些有价值的工作才能带来回报。努力工作是一个好词,但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深度工作。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进步的标准,从来都不是看他/她做了多少工作,而是看他/她的工作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2013年,经济学家泰勒·考文(Tyler Cowen)出版了《平均时代的结束》,这本书说到...
书名: Deep Work
作者: Cal Newport
出版社: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副标题: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出版年: 2016-1-5
页数: 304
装帧: 精装
ISBN: 978145558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