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是在这周五的晚上,湖南卫视正在播第四季《我是歌手》的竞演,张信哲正在唱苏芮的《亲爱的小孩》:"小小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 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 当时我眼泪都要下来了。
《下乡养儿》是一本无法归类的亲子书,一般的亲子书都是打着“不要输在起跑线”的口号传达着成功学的价值观,要不就是上了哈佛耶鲁或北大清华的人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这本书跟成功、正能量丝毫都不沾边,书中的天天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有着上学恐惧症,联系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最后辍学在家,甚至睡觉都成问题,经常做噩梦。而孩子的父母,也是问题连连,社交障碍,面对孩子的问题产生的焦虑和各种无所适从,没有单位,从事的工作是出版业的兼职校对…。一家人整天过着神经衰弱和晨昏颠倒的生活。
于是,在搞教育工作的朋友乔老师的建议下,他们搬到了乡下。
在乡下,天天养狗、养鸡、养鸭、养羊,跟着乔老师学做饭,给爸爸妈妈洗衣服,跟房东家的小孩东东成为朋友,会约乡下的孩子一起去玩。这不就是我的童年生活吗?
慢慢地孩子治愈了,而父母在陪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成长了。
作者通篇用的都是白描的手法,一件事接着一件事,跟记流水账差不多。这种非虚构叙事的手法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都会感受到她传递过来的焦虑、无能和懦弱。
今年春节,我去了一趟儿时的小学,发现小学的设备和建筑都已焕然一新,却一个学生都没有。
经了解,村里的小学已经被教育局撤掉了,孩子们要不去镇上的一小,要不就跟着父母到县城或其他城市读书。我们村离接近十公里,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小孩上学实在是个大问题。有很多父母在一小或者县城租房陪读,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开销。在一个强调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父母们砸锅卖铁拼了命把孩子往城里送,有经济 能力的家庭很多都在县城买了房。
在城市化建设越来越迅速的今天,下乡养儿是一个逆势之举。同时,乡下也一样被世俗所定义的成功所包围,就是东东的长辈一直要求他们做作业,在他们的认识中,只有读书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在这里,并不是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天一家三口还是一样要面对生存和邻里相处的各种问题。
生活在继续,困境依然存在。
幸运的是,书中的乔老师来了。她是推动作者一家三口突破困境获得成长的关键人物。 乔老师人认为我们的教育是不健康的,忽视了身体、意志、情感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其实这些才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智力就是建在沙丘上的大厦,很脆弱的。 所以她小事情开始引到引导天天。
不管是下乡养儿还是进城养孩,父母通常都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绩上,而那些课外知识和鲜活的大自然都是不重要的。这本书应该能引发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孩子好的,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才是对孩子有利的,这与乡下和城市无关。
下乡养儿和进城养孩
《下乡养儿》热门书评
-
这个社会喜欢天才,但却少有人能保护天才长大
69有用 4无用 特立独行的猫 2014-05-05
第一次看到下乡养儿的一半的文章,是在《读库》上,只登载了一半,看后搔头想找另一半,却又看不到,心里甚为焦急。我对儿童教育心思敏感,尽管这是一篇争议颇多的纪实故事,自己心里也说不好对错,但还是非常想看到后续。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在一个哭闹不止,束手无策的孩子面前,我看到了一个温柔的,慢慢的,极具...
-
和孩子一起成长
32有用 0无用 鼹鼠的土豆 2014-05-05
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再加上马上要做妈妈,看这本书的时候很认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书里也有很多情节跟小时候的类似。我妈是全职家庭妇女,家里很多孩子都是她带大的,用她的话说,万幸这些孩子都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都还憨厚,凭着憨厚过的还算顺遂。因为怀孕,读了很多母婴教育类的书,不少书提到,让孩子保持好奇...
-
每个孩子,都是一条珍贵的鱼
20有用 2无用 沛恩妈妈 2014-04-21
这几天刚陪女儿输液治好肺炎,看着身体本来就瘦弱的女儿因病痛折磨,如同非洲小难民一般,真是心如刀绞。父母最难受的莫过于,无法亲身担当孩子的苦难。我想天天的父母更是如此,身体的疾病尚且可以对症吃几天药就无大碍...
-
有一种英雄主义,叫做因失败而伟大
19有用 1无用 李小丢 2014-05-12
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个关于艺术的家喻户晓的论断,即:“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这几乎奠定了我们对于文艺作品鉴赏的认知,也是大多数读者对《下乡养儿》这部作品有强烈的愤怒情绪的最深层原因。我们早已习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扮演全知全能的上帝角色。他们是提出问题的人,也是最终解决问题的人...
-
做诚实的父母
14有用 0无用 言丁丁 2014-05-04
《下乡养儿》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你很难将它定义与归类。小女孩天天胆小怕事,因为害怕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所以辍学在家;又因为害怕噩梦,不敢睡觉,日夜颠倒。她的父母因此辞去全职工作,在家陪伴她,但情况越来越糟:一家三口昼伏夜出、身心俱疲,几乎脱离了正常的生活。就在天天父母几近崩溃时,一位朋友——乔老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