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对他人换位思考,与他人合作。这个能力很重要。是我在社会立足的前提。另一方面,我又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如果我没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社会适应得再好也没意义。
这两者之间往往有矛盾。理解他人,妥协宽容,往往内心接受不了,总是尊重自己的内心想法,又常常伤害了别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你不依赖别人,你总是尊重自己,这本身就对别人是一种影响和威胁。)
最好的状态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又能满足别人的需求。如果生活有艺术的话,就是在迎合别人与尊重自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点,或者发现,迎合别人和尊重自己根本上是一致的。
举例来说,一个厨子,看见很多人学汽修比较赚钱的时候,就跟着去学汽修。学汽修的时候,又看见有人做衣服很赚钱,于是改行去学做衣服。做衣服的时候,又发现猪肉涨价了,于是又去学杀猪.......
如此折腾下来,什么也没学会,回到老本行时发现,自己的徒弟都成大厨了。自己还要从头做起。
再举例来说,一个大学生,看到有招聘汽车推销员的,就去应聘推销员。过了一阵子,感觉软件行业不错,于是去卖软件,再过一阵子........
如此折腾完事,什么都会一点,什么也不太懂,再回去做销售的时候,发现和自己同时进入汽车推销的同事已经成经理了。
成了大厨的徒弟和成了经理的同事,在智力上并不比常人高多少。不同的是,他们在一件事上不断积累,最终使自己变得更值钱了。
推而广之,在人际关系中和“适应社会”上,多数人就像总在换行业的厨子一样。这一类人的共同心理是: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处处和别人比,通常从人我比较中获得成就感和存在感。导致的后果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然后就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精,也就什么都做不成。什么都想要,要到什么也都不满足。
比如高考结束填志愿的时候,感觉计算机行业比较热门,于是很多人报考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后发现,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不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如此之多,竞争惨烈,人才价值贬值,工资严重下降。
比如炒股票的心理,看到什么涨就买什么,是在投机而不是真的在做投资。这样的做法,本质上就是在赌博。巴菲特说,投机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但是任何一次投机失败都会使你血本无归,投资则不同,投资是专注于企业本身的价值。
“久赌必输不赌为赢”。可是我们的做法就是在投机和赌博,什么热门做什么,别人喜欢我们什么就表现什么,就像前面频繁换行业的厨子和大学生。
如果忽略自身的才干和特点,一味迎合外界的标准和要求,就无法完成深度的积累,也就不能迎合任何一种标准。如果你试图让所有人喜欢你,就注定会失败,就好像如果你试图通过改变自己,放弃原则来讨女朋友喜欢,她只能越来越厌弃你。
如果招聘单位说什么你都答应,列出的任何标准你都全力配合,结果可想而知。
因为你把生活变成了一场投机,一次次的赌博。总是想通过一些“谋略”一些“技巧”来得到,忽略了自身真实实力的积累,只是关注外界的机会,就会把精力耗散在许多个局部上。这样的聪明人,在局部上是胜利的,精明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却是低效的。他们陷入了一次次的集体无意识中。
而那些专注于一个行业的人,一直在做着有效地积累,最终形成了行业内的优势。他就可以凭借这个优势去换取自己没有的东西。
比如那个一直在改行的厨子,可能又会做饭又会修车又会做衣服还能杀猪,但是每一行都不精通,每一行做起来都费劲。而升任大厨的徒弟,因为厨艺好,车可以请人修,衣服可以请人做,又因为常年下厨,手艺熟练,并不觉得费劲和辛苦。--------在局部上看,是低效的,但是由于专注于内在的积累,技艺的提升,在整体上看又是高效的。
所以,要敢于“削足适履”,能够“按图索骥”。如果你喜欢厨艺,就不要到汽车公司去应聘,你也没必要费心去符合他的标准,社会那么大,机会那么多,为什么不去挑适合自己的?应聘与招聘,本来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你的才干,你的特点,就是你索骥的图,如果招聘方不符合你的图,就不是你要找的马。真正的明智,是在纷繁的机会和各种的利益面前保持清醒,始终不离自己想要的那个。毛泽东的战术有一条: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值得细细品味。
如果你喜欢厨艺(我怎么老是拿厨子说事呢),就投入进去,吃饭睡觉都想着厨艺,走路也在比划,这样一种热情会使你很快建立起行业内的相对优势,你做的饭会越来越好吃,你的名声会越来越响亮,你的工资就会水涨船高。
换到别的行业,也是一样的。“并不是说,有了才干就不需要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磨练。才干是一粒种子,需要知识和经验的浇灌和肥养,才能不断长成更大的优势——但是,如果你选种不慎,拼命地在给一棵干瘪的种子浇水、施肥,其产出的悲惨就可以想象。”
敢“削足适履”,能“按图索骥”。(自己写的)
对“敢“削足适履”,能“按图索骥”。(自己写的)”的回应
《大学不知道》热门书评
-
年轻人,你真的不一定知道
14有用 1无用 【亮】/:) 2010-01-29
读完这本书,我有种强烈的感觉:自己读书的时候怎么就那么傻不懂找些这种书来看看呢!在自己读小学的时候,就被人灌输一种观念:读了大学就有出路了。在自己读大学的时候,发现以上的这种观念已经严重过时了,大学生已经不再值钱了!那么,究竟读大学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从小都会有这么一种错觉:进名校,读热门专业,毕业...
-
学习他的思维
14有用 2无用 aqua_sylvia 2009-06-06
昨天看了《大学不知道》,发现自己没有一个专长,兴趣爱好太广泛,但这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快乐而已,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挣饭碗,必须要有独特的地方。以前看那些什么励志成功的书觉得大都是大话空话,毕竟每个人都不一样,人生不能复制。这种案例咨询的书还是第一次看到, 全是关于如何面对选择的案例分析,那些人的很多困惑...
-
敢“削足适履”,能“按图索骥”。(自己写的)
11有用 0无用 不靠谱先生 2010-04-13
适应社会,对他人换位思考,与他人合作。这个能力很重要。是我在社会立足的前提。另一方面,我又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如果我没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社会适应得再好也没意义。这两者之间往往有矛盾。理解他人,妥协宽容,往往内心接受不了,总是尊重自己的内心想法,又常常伤害了别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
我很庆幸,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刚大一
9有用 1无用 Adele 2012-04-29
《大学不知道》——年轻时最重要的人生抉择与思考作者:李令彬 Robin 上过新东方的同学都知道,住宿部附近总会摆着一两个书摊,以新东方出版的图书为主,兼有一些进口的英文原版图书。我遇到这本书的时间就在这个寒假,我在新东方上一个短短的十天的某营...
-
一本引导你思考你想要什么的书
2有用 1无用 有为青年 2010-03-23
我很庆幸我在刚刚工作一年后就看到了这本书,而且是在我面对人生迷茫的时候。他用一个个案例平静而又真实地带领我思考我的人生,挖掘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使我从一个只会懊恼大学没有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后觉得这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转变成一个开始学会思考自己喜欢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人,开始发现并关注自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