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早上,还没睁开眼,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他问:“你在干吗?”“在酝酿起床。”为了让慵散的声音听起来礼貌一些,我如此回答。“想做爱吗?”哦,他好像生猛的圣诞老人,走了整夜的路,派完了礼物,最后要从我家烟囱掉下来。“不想。”我果断拒绝。 接着他纠缠起来:“为什么不想?你身边有人吗?”“没有,我和三只猫一起。”“傻瓜,猫可以为你做这些吗?”“对不起,我还是继续睡觉吧。”挂了电话,我看了眼时间:8点38分。又看了眼号码,原来是他,距离上次约会至少两年了。 我在琢磨这种奇异的情况,他到底打了多少个电话,才打到我这里。也许他从昨天下午就开始尝试约女孩子,但失败了,于是大清早搜寻“漏网之鱼”。也许他觉得,如果一个女人在平安夜没有被约出去,早上时得到“弥补”,会很爽快地答应,而他连一句“我们一起吃早餐”的话都可以省略。 可他的自作聪明,错误估计了形势。没什么比狂欢夜之后的早晨约会更糟糕了。有节日恐惧症的姑娘,一定会早早预定节日情人,争取在体温之外,得到大餐和礼物,她要的是人山人海中一份爱的虚荣,而过了这一晚,这些就没什么意义了。她才不会和一个“过期”的男人上床呢,因为被当作下架处理品的感觉太廉价了。 排除了节日的特殊性,女人对约会时间的敏感,也远超男人的想象。比如一群女人在一起聊天,她们会这样说:“不要在深夜和男人见面,十二点以后的约会只和性有关,要是你第一次答应了他,他就不可能把你当作恋爱对象。”“没错,男人在午夜只有下半身需求,这个时候他们只会找可以上床的女人,是否喜欢都不重要。” 在子夜禁区外,不同时间段的约会,还有什么讲究呢。我可以告诉你,“午后约会”也是非正常关系的高发区,最容易出现在这个时段的男人是已婚男人。他们鲜少约你吃晚餐,但喜欢你和共进午餐,或者喝下午茶。因为这是他们逃避“查岗”的安全区间,接到盘问电话也能轻松地说,和客户在一起。然后你就成了传说中的“客户”,而非女朋友。 那么“晚餐约会”是不是就最靠谱呢?那要看他是否着急在晚上十点离开。不要相信他们说的“手头还有工作没处理,要回去加班。”“一起过夜休息不好,我还是走吧,你睡个好觉。”“妈妈生病了,我得回去陪她,抱歉。”这些借口只是告诉你:我有更重要的女人。 所以让一个女人感觉可靠的约会,是不要在子夜十二点以后和中午十二点出现,而在晚上六点出现,十点以后不离开的约会;是在节日前几天预约,而非临时突击误打误撞的约会;是除了餐厅和钟点房,还可以在大街上漫步的约会。 “其实我也很忙,不需要整天整夜的约会,但为了一种正当,我要让他明白,这不是出于便利的约会,而是态度至上的约会。”这便是女人的约会时间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