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之后,军事干涉的议题又被重新提上了桌面,并开始执行在战乱结束之后维护和平的新任务。这种维和的成功与否也是碰运气:因为有些地方有很多军队,而另一些地方则缺兵少将。世界上外国维和部队和当地人口的比率最高的地方大概就是东帝汶了。我在那里碰到的一个维和士兵是冈比亚人,一个非洲最穷困的小国之一。当我向他询问有关东帝汶的情形时,他告诉我那里这是太可怕了。"这些人真的是穷困潦倒,"他说。如果连他都这么认为,那实情肯定就是如此了。不久后,当我偶然遇到了一些外交部门的人士,我便问他们为什么在这个国家会有这么多维和部队,而将他们的回答总结起来只有一点,即对这里进行国外的军事干涉,是因为这里安全。政府派去担任联合国维和人员的士兵,每人每月可以拿到1 000美元的酬劳。对于一些国家而言,像这样差遣他们的部队,实在是条不错的生财之道。而这样一来前提便是士兵们不要光荣殉职,所以像东帝汶这样安全的环境便最理想了,而像刚果民主共和国那种朝不保夕的地方就没那么吸引人了。即使部队被派往那些凶险的地方,他们也往往能明哲保身、"化险为夷"。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发生在1995年波斯尼亚的斯雷布雷尼察,荷兰的维和部队在那里本来应当提供一个安全区保护那些惊恐万分的难民的,可是他们却在关键时刻弃守安全区,导致这些难民被大肆屠杀。可荷兰人似乎并没有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当2004年利比里亚的时局像近年来一样出现周期性的动荡时,荷兰派出了一艘海军军舰,而它们收到的指令却露骨地明言,一旦局势恶化就立即开走。另一宗发人深省的案例是有关塞拉利昂的一只杂牌联合国部队的。2000年,联合革命阵线反叛组织俘虏了这支部队的500名士兵作为人质,并缴获了他们的军事装备。难道联合革命阵线真是这样一支勇猛善战的军队么?显然不是--当几个月后一支几百人的英国部队抵达后,愿意碰碰运气,结果立刻就将整支叛军打得落花流水。联合国部队之所以如此容易就被拿下,是因为联合革命阵线知己知彼,知道他们根本就不会抵抗。他们虽然端着枪,可不过就像一群到处炫耀自己珠宝的游客一样。 说了这么多如何不去进行国际军事干涉的例子。而与此相对的一次巨大成功,就是刚刚提到的英国对塞拉利昂的干涉--"帕利瑟行动"。这次行动确保并维护曾被联合革命阵线所破坏的安全,整个军事行动的成本低得令人咋舌。我想不出有其他的方法能够像这样,做到使塞拉利昂的和平得以重建和维护。安珂·霍芙勒和我甚至试着对军事行动做了一份成本效益分析,而调查这些成本的过程出奇地顺利--我只不过打电话给国外的政府机关,它们便知无不言、倾囊相告了。最困难的部分是估算收益。无论如何,自从英国部队在塞拉利昂重建了和平之后,那里就一直太平无事。这自然是最为重要的,倘若没有了他们,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惨不忍睹的事件发生。而对这种可能性的杜绝,就是给英国部队的最好报酬。我们用自己的战乱模型来估测塞拉利昂可能战火重燃的风险率--当然是一种相当粗略的估算,因为我们使用的原型是典型的战后国家,而没有将塞拉利昂的特性考虑在内。但是作为一种估算战后军事干涉典型收效的方式,忽略特性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接着,我们将这种避免可能的战乱,与内战的典型代价相加,估价就已经达到了640亿美元左右了。我不得不说,我并不喜欢做这样的算计;较之估算一个任意的特殊情况的风险率,我们的模型更适于确定哪一种干涉政策可能最通用,因为在每一个特殊情况中都有着太多的重要信息是一个模型必须忽略的。但这样做还是有价值的,我们毕竟估算出干预的收益大约是其成本的30倍。有了这样的成本效益比率,就很难在计算中有太多失误的可能了。 帕利瑟行动是英明果断的,英国军队可以把他们给塞拉利昂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引以为豪了。它也同样为对最底层10亿人的军事干涉树立了一个榜样:低成本、自信而且持久。它也是广受欢迎的--那些国家的民众由衷地感激。然而,它却被彻底埋没了。相反,每天见诸报端的总是伊拉克。就像索马里一样,从伊拉克得到的最为明显的教训就是绝不干涉。这不仅仅是普通大众的反应,也是高层权威人士的反应。2005年11月,我受邀到布鲁塞尔给一批专家做讲座,满屋子都是高级军官。当我给塞拉利昂的事情定下基调时,我得到的第一个回应是:"但那些英国人肯定会被伊拉克人打得片甲不留!"可是我们应当铭记的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已经发现了当我们将头深埋在沙子里,对一切不闻不问、置之不理时会发生什么:我们已经有了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 所以我们应当干涉,但不必到处都干涉。塞拉利昂的情形比伊拉克更能代表在最底层10亿人当中施行军事干涉可能带来前景。看一看两种情形之间的对比。在塞拉利昂,我们的军队收到了政府的邀请,更受到了当地民众箪食壶浆的迎接。在塞拉利昂我们不会被指责是为图谋石油而去,因为那里没有石油。在塞拉利昂我们不必担心"修复被我们所破坏的东西",因为那里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以去破坏,何况我们以最低限度的损害就能让联合革命阵线一败涂地。在塞拉利昂,我们为锁定胜局所需的正规士兵不超过1 000人。两种情况截然不同,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