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傻瓜学生到创意大师 很少有人能把心理学大师与傻瓜联系在一起,也许大师在成名前可以是普通人一枚,但应该绝对和傻瓜扯不上什么关系。可本书的作者——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耶鲁大学知名心理学教授斯腾伯格就曾被冠以这样的“头衔”。 斯腾伯格的小学时光是在考试焦虑症中度过的,各种测验对他来说犹如梦魇一般挥之不去,尤其是看到负责智力测验的老师走进教室,他便宛如挨了致命的当头一棒;“开始答题!”——老师此言一出,他更是如惊弓之鸟,一题也答不上来。据说斯腾伯格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他还在做第一组问题时,周围其他同学已在窸窸窣窣地翻纸做下一页题目的情景。结果可想而之,智力测验成绩一塌糊涂的他成了大家眼中的“傻瓜学生”。 由于对美国传统智力测验的痛恨,引发了斯腾伯格对智力的创新性思考:智力是由什么决定的?绝对不仅仅是考试分数!智力能通过考试测量吗?不能!出于对此想法的坚信与执着,终于,向智力研究领域权威发起挑战的“智力三元论”诞生了,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他坚持中闪烁的智慧之光,更用这个的理论证明了自己从来都不是什么“傻瓜”学生;在这个喜欢思考,热爱创新,善于总结的大脑之下,斯腾伯格又将完美的爱情勾勒成漂亮的等边三角,有了对情感困惑有着诊断效用的“爱情三角论”;他深信可以从平凡人身上挖掘到成功因子,风靡心理学界的“成功智力论”出炉了;为了指出他深恶痛绝传统教育的弊端,他写出了不朽的著作——《思维教育》…… 于是,当他让“创意”与“心理学”史无前例地有了亲密接触后,斯腾伯格已经从曾经的傻瓜学生变成了如今心理学界的创意大师,将他严谨的研究作风和最清晰的表述方式指向创意——这个人人皆梦想,但却难以拥有的领域;用权威实验与真实案例剖析创造力——这种人人皆拥有,但却不易驾驭的智慧,成为了斯腾伯格研究领域的又一个高峰,与他完成此书的另一作者也感叹到:“我想不到有谁比斯腾伯格这样的创意大师更适合探讨创意心理学的了!”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 创造力研究权威 罗伯特•斯腾伯格 系统揭秘创造力背后的心理运作机制,让你从此不同凡想! 创造力≠少数人的天赋异禀≠ 少数职业的特殊需求 人人都是创意人! 艺术家说,创意就是冒险。 商人说,生意场上的创意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哲学家说,创意就是不轻易接受“已被接受”的观点。 物理学家说,创意就是质疑所有人都认同的基本原理。 而斯腾伯格说,创意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新方法,就是不当“月光一族”的理财小窍门,就是摆脱人际交往窘境的努力。 快与头昏脑胀地憋创意、想策划、写文案的日子告别!你的身上潜藏着巨大的资源和能量,只要你学会如何调用和分配! 快与枯燥的数据、格式化的PPT、胆怯的陈述告别!好创意也需要讲得有创意,怎样才能用你的创意去说服别人? 快与“事后诸葛亮”、“鼠目寸光”的称谓告别!投资创意要像买股票一样低买高卖,运用伯乐相马的智慧去评估那些有潜力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