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现代管理理论流派和思潮 管理思想中的时代从来不会在某一年份截然地开始和结束。相反的,存在着旋律的重叠,各种主题在大调、小调的各种调式的变换中演奏出来。 --丹尼尔·雷恩 第七章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个人为组织作出了牺牲,组织为个人提供了诱因,组织和管理的所有活动,都围绕着牺牲和诱因之间的平衡展开。 --切斯特·巴纳德 心理学的发展,促成了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当人们对人性的认识愈加深刻,其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的深化就会产生更多的人性假说,因而人们在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上,就越发呈现出多样性。 而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思想也以其成熟的魅力渗透到管理理论研究中。众多自然科学的新的研究成果,如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对管理科学研究百花齐放局面的出现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化,使管理学的主流从行为科学逐渐演变成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7.1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经济背景 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历史阶段中形成的西方管理理论。这一历史阶段的理论是资本主义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过程中形成的,所以有必要了解这一阶段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科学技术革命从以下几方面来推动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1.科技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代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一项发明往往使生产力提高几倍或几十倍,例如1951~1977年日本工业生产主要是靠技术上的进步,才使工业增长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 2.科技革命创造了工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促进工业的迅速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这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并且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又是大规模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3.科技革命开辟了工业品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现代工业生产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无法生存。一方面,在科技革命中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一系列消费品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资料和各类消费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市场。科技革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前进,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