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马克斯·韦伯的行政集权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曾任普鲁士下院议员、帝国议会议员,其家庭有着相当广泛的社会关系。韦伯于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并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和哥丁根大学。他受过三次军事训练,1888年,参与波森的军事演习,因而对德国的军事生活和组织制度有相当的了解,这对他日后建立组织理论有相当大的影响。1889年,他开始撰写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公司";1891年,在柏林大学讲授法律;1894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的教授资格;1903年,开始新教伦理方面的研究;1905年,出版了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组织理论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TheTheoryofSocialandEconomicOrganization)。而1907年获得的一笔遗产,使他可以作为一个私人著述家从事学术研究。他先后做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著作家,对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宗教等许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 继卡尔·马克思之后,韦伯是最有影响的德国社会科学家。事实上,韦伯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但却偏离了这一理论。像马克思一样,韦伯也有许多话要讲给资本主义听。然而,对于韦伯来说,资本主义只是一个大问题的一部分,这个大问题就是现代社会的合理化问题。因此,就在马克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系统的转变上时,韦伯则把转变看成是许多社会中都存在的非常重大的问题。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韦伯却在考虑合理化社会越来越严重的不公平问题。马克思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认为转变与剥削问题都能够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加以解决。但韦伯是悲观主义者,他认为未来社会的合理化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推翻资本主义以后。韦伯不是现代社会的革命者,但却是细心的、对现代社会有洞察力的分析家。 韦伯是一位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他的观点对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研究了工业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他不仅研究组织的行政管理,而且广泛地分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他在组织管理方面有关行政组织的观点是他对社会和历史因素引起复杂组织的发展的研究结果,也是其社会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4.3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资本主义在20世纪初已经牢固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由于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展,企业规模急剧扩大,对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步深化。一种体制的建立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将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基础方面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和以电气化为先导的现代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市场制度奠定了极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其能够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科技,反过来又以更为强大和持久的力量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在科学领域里,更具戏剧性的是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开尔文勋爵(LordKelvin)在一次国际物理会议上宣布,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立起来了,以后的物理学家们只要将这个大厦建造得更加完美就可以了。但在这个晴朗的天空上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这两朵乌云是黑体辐射实验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它们最终引发了现代物理学革命。而在20世纪初,由泰勒发起的科学管理革命创立了古典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韦伯分别从不同方面将古典管理理论的大厦建立起来。 人们在研究当时各种管理思想的时候,发现它们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这就使人们相信管理存在着共同的规律。在诸多研究者中,厄威克和古利克影响最大,他们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在总结中他们也加进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 通过上面的归结我们认为,古利克的七职能论基本代表了古典管理理论的职能理论研究的范畴,可作为古典管理理论的职能理论。把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进行归结,即可作为古典管理理论的管理原则。 1.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决定某种目的需要一些什么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分成小组,必须用一种冷静的、超然的态度来对待组织,如同绘制一份工程图纸那样,应考虑到目前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必须没有任何倾向性地确定相应的组织机构,然后再采取步骤为组织配备合适的人员。 2.一个最高的主管或一个人管理的原则。即由一个人承担管理职责,不能用委员会来管理。 3.统一指挥原则。例如,一个仆人不能同时侍候两个主人。 4.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并用的原则。一方面要坚持一人管理的原则,另一方面由于组织规模的扩大,高级主管人员需要越来越多的专家和专业的工作者来协助他们工作,而参谋人员的增加又会涉及协调的问题,在专业问题上专家职能主要是作为高层管理当局的咨询人员,而不应拥有行政指挥的实权。除了专业参谋以外,还需增加一般参谋,以便帮助最高主管人员承担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些中心职责,他们不以自己的身份,而只是作为上级的代表来指挥,而且只限于上级决定的范围。 5.工作部门化原则。在组织中划分部门,主要依据以下四种划分方法:(1)依据组织目标实行部门化,(2)依据作业实行部门化,(3)依据所涉及的机构或服务的人和事来划分,(4)依据地区来划分。 6.授权原则。领导者要能够把某些职责授予下级人员,缺乏恰当的授权勇气和如何进行授权的知识,是组织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授权是高级主管人员进行有效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 7.职权相符原则。只把责任加到管理人员的身上是不对的,要把相应的权力赋予他,在各级管理人员中责和权都是相称和明确的。 8.控制幅度原则。这项原则的精神实质是,一个主管人员直属的下级人员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每一个上级领导人员所管辖的相互之间有工作联系的下级人员不应超过5~6人。 以上八个方面基本上代表了古典管理理论管理原则问题上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