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由伦理 人的个性解放,是资本主义精神的首要条件。中世纪即文艺复兴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出的是奴性和个性,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要求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讲究的是服从,不服从就会被镇压。其中最典型的是马基雅维利在1513年写的《君主论》一书,他提出"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渴望创造一个国家并为他制定法律,他首先必须设想所有的人都是坏人,而且一有机会,他们就要表现出其罪恶的本性。"因此,"统治者必须是一只能识别陷阱的狐狸,同时又必须是一头能使豺狼惊骇的狮子。"(马基雅维利:《君主论》,97页。)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只有服从。而在需要获取成就和对个人世俗努力应给予报偿的前提下,其现实政治制度必须有助于实现个人的自由,这就出现了无法回避的矛盾。 工业革命的爆发是人们在三种伦理观的综合作用下获得精神方面的突破后,进而在科技上不断获得突破的结果。概括起来说,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新时代的到来,是由于新教伦理对教会中央集权的挑战,要求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个人自由伦理在反对铁板一样的政府形式的斗争中获得政治上的解放;市场伦理在反对重商主义思潮中获得经济上的解放,再加上科技这个加速器的助跑,使四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大进步。可以说,如果没有人的精神上的解放、政治上的宽松、经济上的自由和科技上的进步,就不会有工业文明新时代的到来,也就不会有现代管理思想的出现。 资产阶级革命为社会变迁作准备 资本主义的建立,首先,解决了封建生产关系和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主要反映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其次,解决了由封建专制向民主制度过渡的问题。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法国的启蒙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有伏尔泰(Voltaire)、孟德斯鸠(CharlesdeMontesquieu)、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和狄德罗(DenisDiderot)。 2.2英国工业革命--产业准备 进入18世纪后,由于重商主义的推动,商业贸易成为英国的主要经济活动,国家与民众的主要经济收入亦来自商业贸易。工业进步和贸易发展彼此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工业的发展迫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新的市场,从而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有时则由于商业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工业企业的产生。18世纪的英国,推动工业革命的真正动力是商业贸易。由于技术进步的缓慢和交通的困难,生产必然受到已有市场需要的限制,工业如果不能顺应当时商业活动的潮流,其进步就几乎没有可能,也就不会发生工业革命,现代的管理思想也就不可能出现。 商业贸易为工业革命作准备 近代大工业产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其发展迅速和产生的影响之深远,是人们始料不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一场政治革命还要彻底。 工业革命的产生 工业革命的产生是与纺织业的发展、圈地运动和蒸汽机的发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并最终在全世界占据统治地位。 管理思想的发展是和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生产的组织方式,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地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使资本家在政治上得到了保证,商业贸易的发达给资本家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工业革命的爆发使资本家获得了充足的动力,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为资本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可以说,18世纪后半叶,在工业革命爆发的时代,无论是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是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这一内在因素,都为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物质的、精神的、理论的条件。接下来的工作是:人们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获得高效率和最大利润?因此,古典管理思想的萌芽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