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28日,《证券投资基金法》获得通过,并于200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虽然通过并实施了《证券投资基金法》,但2003年和2004年并没有迎来基金的"黄金年"。到2006年的大牛雄起,基金才真正迎来大发展。 管理层一直有这样一个理念,认为机构投资者是稳定市场的"定海神针",是长期投资的倡导者。其实在许多股民眼里:他们不是!所谓的"长期投资"是因为资金庞大,进出的速度慢。多年的股市经历告诉股民,机构投资者只是能够操纵股价的那些人,由于他们的资金庞大,能在这个市场上得到更多的好处。比如他们可以作为战略投资者,在新股的认购上稳赚一级市场无风险利润,而散户不能成为"战略者",只能成为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散兵游勇。 在香港证券市场上,散户们可以得到公平和保护,比如香港《证券上市管理规则》规定:无论何时,任何类别的上市公司均须有一指定的最低百分比由公众人士所持有。根据这一条,在申购新股时,无论资金大小、中签与否,每一个有效申购账户至少配售1手。另外,香港市场对参与询价的资格未作限制,不仅是全球的机构投资者,有实力的散户也可用个人名义参与询价并成为战略投资者。而内地股市,散户没有话语权,也没公平待遇。不过股市十几年过来了,大多数散户也已习惯了低人一等的处境,谁叫咱不是生在帝王家呢。 2006年大牛雄起后,管理层为使牛劲持久,开始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基金。2006年6月22日,证监会正式对外发布施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准则(试行)》,对基金持有人利益、公司独立性、股东责任、独董制度、关联交易、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希望基金在规范中给股市带来稳定和长期投资的理念,希望基金信心坚定地持股十年。 既然管理层有此美意,基金管理公司当然"自言歌舞长载",乘机来个大扩张。2006年,基金不仅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年,也是取得有史以来最大丰收的一年。53家基金公司的287只基金全年经营业绩达到2 708.16亿元,净收益达到1 248.31亿元。业绩越好,买基金的人就越多,基金就越发庞大起来。到2007年,有9家基金的净值规模超过了1 000亿元,而其中的前三,华夏、博时和嘉实基金,管理的规模更是超过了2 000亿元。2007年又有61只新基金发行,其中包括19只封转开基金。一时间基金成为紧俏商品,连夜排队买基金和买房子,成为中国的两大"奇观"。到2007年底,还有33只"老式"封闭式基金,买不到新基金的人,就视此为稀缺资源,入市横扫,热烈追捧。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有基金产品的基金公司共有58家,其中管理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资产净值为22 205.12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17 126.49亿元,增幅达到337.23%。此外这些基金公司还管理着2 362.74亿元的封闭式基金。而股票型基金的资产净值总规模达到了24 567.78亿元,占证券投资基金资产规模的77%。由此基金构成了股市中最大的"集团军",气势浩大,无人能敌。 58家基金公司组成的"集团军"中有四大军团。第一军团管理资产超过1 000亿元的有9家基金公司,最大的2 261亿元,最小的1 069亿元,它们依次是博时、华夏、嘉实、易方达、南方、大成、广发、华安、景顺长城。第二军团管理资产在500亿~923亿元之间,共有16家,规模靠前的分别是银华、融通、鹏华、中邮等。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第三军团有21家,而规模不足100亿元的第四军团共有12家。 2007年,上证指数上涨了130%,在2007年共有59只基金实现了130%的收益,跑赢了大盘。收益翻番的更是多达123只。尤其是那些老基金,收益最为可观。成立一年以上的基金平均年收益率达128%,其中一半的基金收益都在125%以上。从收益前十名来看,均属于股票型基金,其中包括6只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3只偏股型基金和1只指数型基金。2007年净值增长率排名前4位的基金分别为:华夏大盘精选(226.28%)、博时主题行业(186.84%)、易方达深证100ETF(186.84%)和广发聚丰(181.91%)。2007年封闭式基金整体净值增长率为122.25%,上证基金指数全年上涨142.6%,深圳基金指数上涨149%。可以说,基金的业绩全面跑赢大盘。面对如此业绩,那些跑不赢大盘的散户,只能"一递一声长吁气"。 于是有人就认为,基金由于是专家理财,所以能有如此的增长,能跑赢大盘。但也有不同观点,有人觉得基金能跑赢大盘,只是因为更容易影响股价。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比如2007年新推出QDLL基金,到年底具备QDLL资格的基金管理公司有11家,4家已成立QDLL基金,发行时受到疯狂抢购,造就千亿申购的神话。然而不到半年,出海的QDLL基金全部跌破面值,有的跌破了0.9元。这些专家一到海外就出师不利,说是因为不熟悉,或许也有操纵不了的原因吧。 实际上随着基金的扩大,问题也越来越多。2007年5月,基金经理唐建因建"老鼠仓"而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个被查处的基金经理,并被基金公司辞退。为何出现"基鼠",应该知道能操纵股价吧。2007年8月,三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五只基金因未能及时转股或卖出所持有的上电转债而被上市公司强制赎回,直接造成2 200万元的损失。"上电转债门"事件令投资者惊愕,犯这种低级错误,显然是根本不把投资人的利益放在心上导致的。 最大的问题是基金经理的"出走"。骄人的成绩使一些吃公家饭的基金经理打起了小算盘,领公家的工资毕竟有限,咱有那么大的"本事",何不自己出来单干?弄个私募基金或者跑到私募基金那儿拿更多的报酬。于是乎一些公募基金中的明星级经理来了个胜利大逃亡,纷纷离职,投奔私募而去,如肖华、江晖、闵昱、李学文等明星经理或投资总监。 其实基金经理跳槽之风在几年前就刮得昏天黑地。2006年有一份数据统计,在2003年到2005年,三年里离职的基金经理平均任期分别为1.25年、1.35年和1.34年,其中有9位基金经理任期不到半年,有35位不到1年。当时为了遏止这股愈演愈烈的跳槽之风,证监会出台了《基金投资人员管理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在合同期同,基金经理不得随意辞职,基金公司也不得随意解聘和更换经理,双方必须按合同办事。如果不按合同办,将在基金经理个人"诚信档案"里记上一笔。同时为了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跳槽的基金经理将被实施半年的"冰冷期"。但意见毕竟是意见,在这个市场里恐怕最没用的就是"意见"了,有意见可以提,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很少有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会按这个"指导意见"行事。"车儿投东,马儿向西。"基金经理哪儿薪高流向哪儿,各找明主,"恨相见得晚,怨归去得迟。"熊市尚且如此,牛市里成了名的经理们还不跳槽跳得腿酸哪。 2007年共有353份基金经理变动公告,其中最招人眼球的是大量明星基金经理出走私募。2007年6月,证监会通知基金从业人员可投资开放式基金,8月份,首份基金经理份额激励计划出台,华宝兴业以210万的自有资金全部用于基金经理的份额激励计划。随后,多家基金公司跟进。然而激励他们并不能阻止他们"出走"。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多达163起,占到当时基金经理总数的40%。而从公募转向私募的基金经理就达基金经理总数的30%,只有10%的基金经理从公募基金公司转向了券商、保险和银行等机构。 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总监吕俊"出走"。吕俊在担任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时,因取得优异业绩而成为基金界的明星。成为明星后,吕俊离职单干了,他成立了一家叫Winswear的资本管理公司,计划推出一个总管理资产达3亿元人民币的证券投资基金,还计划在新加坡启动一笔对冲基金,启动资金为5000万美元,筹资对象为海外华人和部分欧洲投资者。他雄心勃勃地准备为自己大干一场了。 然而基金经理的"本事"不完全属于个人,其中有规模效应的因素。一些转到私募的基金经理上市调研时就受到上市公司的冷遇。公募基金管着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资产,所到之处,受到上市公司热烈欢迎,上市公司每年还有开放的交流日,与上市公司的高管与公募基金经理面对面交流,能很好地了解上市的情况与消息。私募基金管的资产才几亿,充其量也只是个超级散户,"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上市公司认的是"第宅"和"衣冠",见钱不见人。几亿资金根本瞧不上眼,不屑与你沟通,顶多泡杯茶给你喝喝。有位"公转私"的基金经理感叹道:"过去对基金公司这棵大树的资源认识不足,看来基金公司隐形资产的价值需要重估。" 同时规模效应还影响市场操作,私募基金资金少,很难影响股价,必须完全跟随着市场走,所以他们一般都比较小心。比如2007年上半年股指狂涨,一批私募基金经理变得越来越小心,纷纷开始看空。到七八月份,一些私募基金经理已经空仓,甚至清盘,其中被誉为"私募教父"的赵丹阳也宣布其管理的基金清盘。一些空仓或清盘的基金经理跑到西藏旅游去了,结果在青藏高原不是"一览众山小",而是一览股指高,股指迭创新高,使他们成为基民们嘲笑的对象。到2007年10月以后,股指大幅下挫,那些没有清盘或空仓的私募,由于资金量少,难以生产自救,损失惨重。这时"公转私"经理们才意识到私募难做,有些人又产生了重回公募的念头,不过证监会高层对此指示:"基金经理出走可以,但要回来没这么容易!" 基金问题一多,管理层就得清理,于是2007年11月,证监会下发"44号文",即《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从11月中旬开始,基金大规模暂停申购了。这意味着基金最风光的一年过去了,那些"出走"跳槽的基金经理,终于也明白了,自己的本事有多大。要是他们一旦成为小散户,是不是能跑赢大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