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说"崩盘",因为1990年底到1991年初,深圳股市的盘子太小,只有5只股票,如何经得起"崩"?确切点说,应该是"股灾",是深圳的第一次"股灾",也是新中国证券史上的第一次"股灾"。 包括缺乏经验的深圳管理层在内,谁都没有料到1990年11月下旬的多头惨烈失败会酿成一场"股灾"。股市的狂跌与深圳的冬天一起降临了。和股民的热情火山喷发一样,这种热情同样骤然间结成了冰块。到12月中旬,深圳股市每天以5%的跌停板速度,不带喘息地连续下挫,成交金额从上千万萎缩至30多万元。不要说黑市交易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证券公司小小的柜台前亦可罗雀。面对如此疯狂的下跌,12月13日,深圳市政府不得不把每天5%的跌停板改为2%,然而依然无济于事。香港《文汇报》对此惊呼道:"深圳股市在迈向股灾的边缘。" 1990年的最后10天,股价平均下跌10.74%,股票市值损失达6.4亿。如此凶猛的下跌,对缺乏管理股市经验的深圳市政府来说,是始料不及的。1990年12月下旬,深圳市长郑良玉、主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张鸿义,市证券市场领导小组负责人,相继在公开发表对股市前景的看法时指出,"国务院领导同志再次明确支持深圳、上海继续搞好证券市场和股份制试验。因此,那种对深圳股份制、证券股票市场的悲观情绪,是没有根据的。" 深圳的股民们抱着对领导讲话的信心与希望,抱着旧欢新怨迎来了1991年的元旦。 1991年元旦,市政府出台令股民振奋的举措,把每天2%的跌停板,改为与涨停板一样,统统是0.5%。同时,张鸿义副市长专门召集深圳5家上市公司负责人开会,明确向他们表态,上市公司的这次年终分红,应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很显然,政府希望通过分红派息,让股民得到可观的投资回报,来促使股市止跌企稳。 紧接着,为深圳股市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深圳党报《深圳特区报》又来了一个创举,在第二版开辟了《股市纵横》专栏,供经济界、学术界及从事证券业的专家议论股市,还特意开辟了一个《股民之声》的栏目,让广大股民发表意见,献计献策,这可以说是中国报刊上第一次开辟专门的股市栏目。于是深圳的专家学者们对深圳是不是已陷于"股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时的专家们还只能套用"国际惯例",按国际上股价跌去30%作为股灾的标准,连续40天跌势的深圳股市,场内价已跌至股灾水平,而场外价早就是股灾了,所以专家们颇有信心地套用股市格言:"股灾之日,反弹之时。"他们认为深圳的股价跌到了谷底,反弹就在眼前,仿佛此时不入市,怎一个"蠢"字了得! 然而国际惯例和中国似乎没有关系。元旦过后,即1月2日,1991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一些股民怀着对市领导讲话的信心和对专家们的信任,鼓起余力,奋勇入市,多空开始了一轮新搏杀,一时间成交金额突升,从30多万升至700多万,在多头出其不意的突袭下,股价止住了跌停,一时间股市真的泛红回暖了。然而第二周奋勇托盘者就纷纷断臂,5只股票的反弹仅仅是昙花一现,紧接着又连续6天撞跌停,成交金额降至300万元以下。元月12日,5只股票中有两只没有跌,没有跌的原因竟然是没有成交1股,连撞跌停的机会都没有,另有一只也只成交了1手(当时的1手为500股)。 1月28日,在《深圳特区报》"股市纵横"栏目中,有文章写道:"深圳股市在熊气弥漫中连喘息的机会也没有,上周股价继续下挫,每天以0.5%的幅度跌落。有人认为,按国际惯例,深圳'股灾'已近在咫尺,令人深感忧虑。" 1991年春节前,传出5家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的消息,公司大都以股民最希望的送红股方式进行分红,接着各公司的业绩报告也纷纷公布,顿时证券公司交易大厅春意盎然起来。龙头股深发展首先起跳,封杀涨停,带领其余4家公司齐步上扬。当时有一家台湾电视台原本来拍摄深圳"股灾"凄风苦雨的场面,不料碰上的却是人头攒动,股价齐上扬的热闹景象,只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是春节前最后一批入市抄"底"的多头勇士们,有了买家,息战已久的空头就有了对手,抛盘汹涌而出,成交量骤然放大。2月25日,在《股市纵横》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文章,读来令奋勇托市的股民满心陶醉:"春节前后又刮起了一股抛售风,其成交量之大,为近两个月所罕见。然而,心理已得到适当调整的众多深圳股民,大智若愚,适时入市,购进了早已想买而又买不到的深圳发展银行股票,度过了一个祥和欢快的春节。" 文章似乎预示着春节后必然反弹,对入市者的勇气与目光大加褒扬,但春节后不知什么原因,各公司的分红方案"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不肯登台亮相。多头动摇了,经过16天的波动上扬后,股价再次掉头而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连续跌停。此后深圳股市真正进入了漫长的黑夜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