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益三:用孔子复利思想打遍全球 职务:孔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出生年份:1971年 出身: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券商 家乡:河南 风格:将全球作为一个泛投资对象,始终能在一个时间内找到可以赢利的品种。 业绩:自2001年以来,每年复利30%以上,2008年熊市,同样收获了20%以上的增长率。 履历:16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就读自动控制专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是当年该专业最年轻的硕士。1994年,胡益三硕士毕业后没有服从学校的分配,却选择了做贸易、开工厂、做企业。1996年进入大鹏证券,1997年进入香港开始全球投资,在圈内被公认为是“私募出海第一人”。2001年,孔子国际成立恒顺环球宏观基金,是可考证的国内第一只私募海外投资基金;成立迄今,年复收益率均超过30%,并多次分红。胡益三从事全球投资10余年,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世界经济衰退以及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3场金融危机中完胜。2008年的年收益率同样超过了20%。 如果在投资界有谁可以做到横空出世的话,孔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益三恐怕是不二人选。 胡益三的行头在很多人眼中不免有些另类。他个子不高,爱歪着嘴笑,平时总是穿一件黑色的褂子,上面绣着一条龙。跟他接触多了,就会知道,这与他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有关。 他的公司坐落在外滩边上,办公室布置得古色古香,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一开窗就可见黄浦江东流,宛如大浪淘沙。公司的每个员工都穿得跟他差不多,个个“峨冠博带”,仿若孔子的弟子。 很多人一开始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个脱离时代的投资者,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穿越”。然而,当胡益三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会打消这些疑虑。这个年轻人看起来聪颖、机敏,谈吐不凡。这个曾经的上海交通大学最年轻硕士有个特点,不管读什么东西,读多少东西,都可以像海绵吸水一般,装入头脑之中,想用的时候,如闪电一般招之即来。他公司的员工说,胡董知识面甚广,开会时候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信手拈来,说四五个小时一点儿都不费劲。 有人说,胡益三好像很神奇,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将天底下所有的事情、几千年的事情说个遍。他觉得自己好像生下来就是这样的。 胡益三对孔子推崇备至,认为孔子是史上最出类拔萃的投资大师。“孔子当年有3 000弟子,72高足,没有谁能超过他,孔子的门派是当时最大的门派,也是最好的门派,而且历时2 000余年仍在传播,纵览古今中外,还是没有人可以盖过他。他真正做到了生而复利,死而复利。耶稣只有12门徒,管辖范围不及孔子广,流传范围也不及孔子,只是近300年才开始流行全球。现在国家开始搞孔子学院,因为孔子的思想经过几千年时间检验,确实证明是很好的。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拿来使用呢?” 原来,他个人强烈的特色,是出于他对孔子的无限热爱。他平日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复利”,世界万物在他眼中,都躲不开“复利”。 胡益三表示,公司的核心投资思想同样是复利,孔子的思想在《论语》,《论语》的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边学边干,要不断地进步,这就是复利。复利就是重复赢利,重复对自己有利,对他人有利。复利其实是他深入骨髓的一种思维方式。 听胡益三说话会有一种很神奇的感受。因为你稍一不留神,就会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同时你又会觉得,他说的东西很有道理,而这道理又很好懂。他从来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但他在论述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有趣,同时还会产生一种获得智慧的享受。他仿佛总在漫无边际地说,却总有个核心聚集-复利。以至于听他说话,你会不知不觉简化你的人生哲学,从而不知不觉地提升一个层次。而简化的方式就是复利,他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归结到复利的轨道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后仍“九九归一”-就是复利。每次他做策略演讲,很多人听他一口气说几个小时,仍然津津有味。 “半部《论语》治天下,那时的天下即现在的世界。”1997年胡益三来到香港,开始全球投资。他的漂亮履历几乎书写了海外投资的一代传奇。2009年是胡益三投资生涯中第一次在媒体上公开“露面”。“我原想等到事业发展到另一个阶段再出来,但现在国内有大量的外汇需要管理”,他觉得自己有这个使命,顺国运而动。 不过,胡益三最大的理想不在投资,而在于文化事业。他的成功投资,仿佛在更大程度上是以一种直接而刺激的方式来验证儒学的深意:“有人觉得我是一个奇迹。能够在全球市场做得那么出色的人,竟然没有留学海外的经历。但我的投资经历就是证明了,东方思想可以在西方世界大有用武之地。” 自小就被人们看做天才的胡益三有过很多不可思议的经历。 胡益三高中时期最爱读的一份报纸是《中国青年报》。当时,胡益三的班主任经常读报,爱跟学生讲企业家改革的故事,那大约是在1985、1986年,正好在搞工业改革。这对胡益三的影响很大。他当时就想,要做企业家,所以考大学时第一志愿填的就是工业企业管理。他16岁轻松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但学校看胡益三年龄小,觉得管理是有一定阅历的人做的事情,于是就把他安排到了当时上海交通大学另一个热门学科-自动控制。 胡益三觉得也无所谓,因为自动控制是当时的先进学科,也是中国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卫星、航天的核心技术都是自动控制,上海交通大学的自动控制也是中国最好的。而且,科学家钱学森和张仲俊的高大形象以及他们倡导的“新三论”①对他影响也很大。 在大学时期,胡益三就像吸水海绵一样,什么都学。规定的专业学了,没规定的专业他也学了。当时,上海交通大学有个包玉刚图书馆,胡益三把很多书翻了个遍。他笑说,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大学时,他不是学自动控制专业的,而是学孔子的,学“学而时习之”的。胡益三说,那段时间他只要天天往脑袋里装,然后再去整合与消化。 在课余,胡益三发现许多同学都有出国的计划,而托福和GRE考试在这些同学中很盛行,当时他就卖起托福和GRE考试的书籍。让他惊喜的是,从发行商那里拿来的书只要五折,转手卖出后,收入非常丰厚。那时,胡益三就体会到了赚钱的喜悦,也从中了解了利润的产生。这段经历,让胡益三在写学位论文时,探索起了持续的赢利,他的论文题目是《多目标决策与优化》。他觉得,想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环境的配合,而可持续发展更不容易,如果只做一个项目,就很难持续。他当时没有想到,这个环境,居然在他后来接触的金融行业得以实现,因为只有金融投资才能同时进行多个投资,实现复利。 胡益三高中开始就想做企业家,大学毕业之后,马上就开始办企业,开工厂。当时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有高新技术,学校也是最早搞改革开放的学校,有很多科研室。邓小平号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胡益三他们也就响应号召,把学校的技术用于提高生产力。当年搞开发很热,开辟了很多开发区。可惜当时胡益三还比较年轻,少不更事,缺乏社会经验,在管理上有些问题。 他意识到,办企业事情很多,不是像自己这种阅历的人很快可以解决的,需要年龄、阅历,还需要一些世故。这些东西不是一个年轻人所具备的,也不是一两年可以解决的。于是胡益三就动脑筋了,想着如何才能尽快地走向成功。 幸运的是,胡益三偶然发现了外汇市场的机会。胡益三很喜欢与人交往,比较喜欢了解信息,他知道当时有个同学在做外汇,于是就跟着他做。很快,胡益三就发现,自己做这个事情比较有天赋,成功率高得惊人,高到旁人都目瞪口呆。1994年,徐家汇天钥桥路的万国证券营业部开张。胡益三从那时候起就接触了股票,很快赚到了钱。 胡益三觉得,这个领域可以把他的很多特点发挥出来,于是开始涉足金融,放弃了实业与贸易。他说,事实上,贸易与实业都是投资。投资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利用的工具与进入的行业是有区别的。 从1996年开始,他就一心投入证券行业,在大鹏证券打了个滚。他进大鹏证券没有依靠任何关系,就是跟老板聊了两个小时。当时,老板要他推荐股票,当时是1996年年底,胡益三就跟老板说,大盘要暴跌,找不到股票推荐。一个多星期后,当股市出现第一个跌停板的时候,老板就找人传话给他,说怎么还不来上班。 胡益三说,当时之所以能够感觉到没有股票可投,也是靠复利的思想。投资的目的是赚钱。他10月买的股票,到了11月就翻了一倍,这样的速度让他直觉市场已经到了顶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说股市风险太大了。这篇报道更坚定了他的信心。 凭着对市场的坚定判断,胡益三一进公司,就直接拥有自主权,可以用公司的钱直接买股票,不需要请示。 胡益三一开始主要做投资经理,但因为他更喜欢实战,所以就一边做项目,一边做投资。他用公司的钱投资股票,同时,他也在运作实业项目-高科技转换的项目。 胡益三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可以同时开辟几条战线。他自己觉得,在证券公司那段经历对他不是很重要,他在很多地方都是自学成才的。他当时只是觉得,自己做股票的思路,跟很多旁人完全不一样,他从来就没有操盘手、交易员的概念,上来就是以投资家的起点,按照项目的思路在运作。之前做过贸易、开过工厂的经历,决定了胡益三的起点比周围同行们高得多,眼界也宽广得多,他能够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考虑股票,而当时大部分人还只是盯着图表。 对胡益三而言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发生在1997年。那年五、六月,他建议公司调1亿元去香港,去沽空股指,做外汇,因为他觉得当时国内股票市场没什么机会了。但公司没有批准。 他说,当时没得到允许主要是政策因素,然而,他们有个领导说,“你不要让我睡不着觉”,这让胡益三很不服气,就找了几个投资者,去香港创立了孔子国际。这些投资者主要是大鹏的同事,因为看到胡益三一直在成功运作,都很信任他。 这一出门,奠定了胡益三的出海之路,开启了全球投资的思维方式。 1997年,算是胡益三第一次完胜全球金融危机。 胡益三早期做过外汇,所以很容易地发现了当时外汇市场的机会,同时,他还沽空中国香港和日本股市。他运用多目标决策与优化的思路在香港运转了20多笔投资,成功率高达80%以上,年度收益率超过100%。 1997年完胜香港之后,胡益三的眼光更远了,他说:“像我们受孔子思想影响很深的人,胸怀天下的人,走到全球市场是很自然的思路。就好像爬过了5 000米的高山, 下一步目标就是珠穆朗玛峰。我一步步走得很紧凑,这也是复利。”1998~2001年,他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边干边学,为日后的全球化投资作准备。当时他就发现,国外很多金融品种十分稀奇古怪,什么类型都有,很多品种,他都是第一个对其进行研究的中国人。这场亚洲金融危机,让他开启了全球复利投资的征程。 2001年,准备充分的胡益三打了多场胜仗,他说:“这是正规军作战,集团化作战。我们把全球所有的市场,在一年内全部做了一遍,而且95%以上的市场都赢利。”那年,他们赢利最大的一部分是外汇,主要是日元兑美元;另外,就是沽空全球股票。2001年上半年,他们还在B股上赚了不少钱,当时内地B股市场刚放开。另外,胡益三在石油、天然气上也赚了一笔钱。他们还做多国债期货,做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另外还做了英国、德国、美国的利率产品-孔子国际是亚洲最早做这3个国家利率的公司,并且获利丰厚。他们在全球成功运作了外汇、期货、证券和债券市场,20多笔投资大多成功赢利,累计获得超过50%以上的高收益。2001~2002年这段经历,为胡益三攀登复利的巅峰,打开了世界之窗。 2001年之后,胡益三心里就有底了。那年,胡益三才30岁,知道自己到顶了,已经是职业选手了。当时他查了一下纪录,2001年,这样进行全球操作、把全球市场以复利运作下来的公司,世界上不超过5家,实现了他们这样高复利收益和项目成功率的更少。他说:“有些人觉得很奇怪,你们没去过美国、德国,怎么可以做好全球市场呢?这东西按照常规来看当然没办法解释。但是,古人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可见真的有这么回事。中国有13亿人,如果有人真能如此,那我就有可能是其中之一。” 2008年6月,孔子国际沽空了日本、美国与澳大利亚股市,并且利用杠杆效应,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他们还投资了很多项目,从2007年7月开始,公司旗下的恒顺复利基金已经在外汇、金属、农产品、石油、国债利率、指数期货等市场陆续完成投资项目的部署,实现了超过20%的赢利。 在很多人眼里,在这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中,能获得正收益相当了得,但胡益三就平静得多,他表示,这场危机对他们而言只是2001~2002年的重复。他说,在1997、1998年,他们非常超前,做成这个事情让他坚信自己是有天赋的。而2001年只是在检验、证明这个天赋。他目前有信心至少做好未来20年。 在与胡益三的多次接触中,能够感觉到他投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他将全球市场看做一个有着四季的大自然,洞察其此消彼长的内在规律。 一方面,胡益三很容易把握住事物的实质。他说,在他看来,《论语》中的前三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已经把《论语》中所有的精髓都概括了。而《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段也概括了所有。投资也如此。在他看来,全球市场本质上是一个市场,而做好一个市场,就可以做好整个市场。这种对本质规律的把握,让他能迅速判断一个事物到了运行周期的哪个阶段,同时火速得出全球的哪个地方产生了新的机会。胡益三说:“一年有4个季节,其实你就可以看做是只有东风西风。东风来时万物生长,西风来时万物萧条。你只要根据东风西风来辨别气候,就自然而然知道是否要换衣服。市场规律也是如此。有时候,你还能从季节判断是东风还是西风,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而掌握事物本质规律的核心与关键,正是他提出的复利思想。融会贯通复利的胡益三,能很轻松地简化世间万物,把握住很多事物的本质规律。他说,很多人的错误就在,把事情搞得过于复杂了。 复利思想不仅指导他发现新的赚钱机会,也让他掌握了严格控制风险与组合管理。他得出经验,一次亏损往往需要3~5次赢利才能赚回,而精选组合投资,亏损的概率就很小,总体赢利速度就能跑过输钱速度。因此,他甚至认为“复利不仅仅是利益,而是思想,是世界观”。 另外一方面,胡益三的知识结构体系十分庞大。由于他博览群书,又记忆过人,处理信息的速度比常人要快很多倍。他自己也说:“很多东西,我看几秒,就领悟了,而很多人,可能研究好几周,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一种神奇的效率,我的大脑,把几千年、几万年都装进去了。所以有些事物,我都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对做全球市场而言,他有种与生俱来的优势,可以同时开辟几条战线,从而得到更多市场的复利。 而他之所以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能够快速地处理信息,缘于他知道该忽略什么。他自己说:“我的优势在于,我把很多东西都忽略掉了,有些事情是小事,自己就不需要考虑。”这可能也是他能迅速筛选信息的基础。他还举了个形象的例子,说,这就像你在9 000公里的高空,看得到中国,但看不到日本。立场与角度不同,决定着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同。放到投资上,一个对任何市场都很熟悉,而且熟悉各个市场之间的联系的人,正确的概率就比只熟悉单一市场的人要大。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视野决定了更准确的判断力。 还有一方面,就是他曾经办公司与做贸易的经验,让他能够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进行投资。这也让他比一般投资者少走很多弯路。 对于未来,胡益三有自己的想法。他说,龙是中国的图腾,象征自强不息的精神。公司有句口号,叫“人人都可做龙凤”。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就是自强不息也是复利。做任何事情,都要追求复利的效果。龙文化有上万年的历史,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孔子国际公司的文化就是“儒龙情怀,复利世界”。在孔子那个时代,“世界”本身就是天下的概念,“孔子周游天下”,只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只局限在春秋几十个国家,那时候的“天下”,就是周朝,而孔子国际的天下则是全球。 孔子国际没有将私募产品阳光化,然而,近几年他们的基金、专户、企业宏观战略管理等业务都兴隆地做了起来。胡益三说,不管做基金复利、做专户复利还是做企业宏观战略管理,实质上都是在提供复利服务。孔子国际是他们的一个平台,不仅是用来赚钱的。真正赚钱的载体,是公司的全球投资俱乐部。看来,孔子国际不仅是在做基金复利,更像在用投资复利的成功经验,告诉世人一种正确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方式,是只属于东方的。 同派私募 国内去海外做QDII的私募确实不多。比较有名的还有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他们于2007年9月获得香港颁发的第四类牌照(提供投资顾问服务)和第九类牌照(提供资产管理),是内地首批获得香港的投资顾问及资产管理牌照的私募团队。柏坊资产掌门人为龙小波,投资总监为谢柳毅。谢柳毅曾先后担任国信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研究所和投资部负责人,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景博基金经理,后加盟柏坊资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出海做二级市场的国内私募大约近20家。只是大部分私募都选择在香港设立对冲基金,赵丹阳也是同类中最早吃螃蟹的人。在香港市场上,很多深圳私募都有分设对冲产品,诸如康晓阳的“Ajia-Lighthorse中国成长基金”,上海私募中,还有早前试水较为成功的景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