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崩溃之后,美国人从消费者到储蓄者的转变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困难。因为届时储蓄将会成为一个普遍的传统,而且从根本上讲,这也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存。xml version='1.0' encoding='%SOUP-ENCODING%' 但通过这些储蓄投资重建美国的制造业基地却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而且这也需要很多年才能够完成。虽然美元贬值将会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出口环境,但重建足以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的现代化生产设施却是极端困难的,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几乎要从头开始。美国现有的大部分机器设备都已经过时。政府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减少各种经济管制、降低税收,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此期间,政府还要承担起培训技术工人的责任。 任何产品的制造都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且还需要有相关产业和服务的支持。就拿一支非常普通的铅笔来说,单原材料就包括翠柏原木、铅、金属(制作橡皮圈)、橡胶、以及各种染色剂、胶水和油漆等等。而制造过程更为复杂,其中涉及石墨黏土的混合,木条的烘焙、切割、粘合和加工,金属和橡皮的制作,上漆、以及雕刻等等。 制作一支铅笔尚且有如此繁杂的工序,那就更不用说是汽车了。在这里,我想强调的就是:如果一个制造业解体之后,那么它的重建工作将是异常艰难的,而且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往往会花费很多年才能够完成。 苹果和橙子:一个浅显的比喻 庞大的贸易赤字是导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一个核心因素,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华尔街却一直在尽可能地回避这一问题。在这里,我将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一下这个复杂的问题。
美元大崩溃——重建生产性经济
书名: 美元大崩溃
作者: [美] 彼得·D·希夫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陈召强
出版年: 2008年4月
页数: 23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
丛书: 中信金融前沿
ISBN: 97875086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