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希望通过不同的询问方式去逼近一个事实,这里便需要重复型问题。 例如,你问:“若按XYZ的方式进行排列,你们军队里第一排有多少士兵?” 士兵可能回答:“第一排有22个士兵。” 稍后,当你与该士兵讨论另一个全然不同的问题——比如,武器装备问题时——你可能会问:“你们第一排共有多少支M-16型自动步枪?” 他可能回答:“22支。”这个回答确认了如上提出的问题,第一排有22个士兵。 当然,这不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测试,但对他先前的回答进行了验证,并且给他的个人信用增加了分值。 这便是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共同去核实一个信息是否准确,即重复型问题。 通过使用重复型问题,你可能会同时揭露出一些不一致的或者值得怀疑的信息。 比如,如果刚才的士兵回答,他们第一排有30支M-16型自动步枪,我可能需要他进一步的阐明。可能会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如第一排的确有30支M-16,除每人一支外,或许还有8支处于机动状况,如训练时使用——但如果士兵这样回答,可能会引发进一层的疑问,毕竟士兵人数和步枪数量没有很好地进行匹配。不匹配的情况下,自然有进一步的提问去确认。 这里还有另一个例子。 黛博拉正在利用她的人脉关系为一家科技创业公司进行公共关系方面的维护服务,帮助该公司进行宣传拓展。在此之前,她与该公司CEO有一段对话,来核实产品相关信息。 她问:“产品什么时间可以推向市场?” CEO回答:“3 个月之内。” 他们继续交流,聚焦于具有竞争力的时间点,以及一场特殊的新品发布展示会。 过了一会儿,黛博拉问:“在产品大型交易展销会上,我们可以参加几个展示单元?” 该时间节点正好与新产品“3个月之内推向市场”趋同,然而, CEO的回复是:“展销会时,新产品还无法完成测试。” 好吧,黛博拉的两个不同角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关于“同一个时间节点”的一致性回答。显然,新产品预计无法在3个月内上市, CEO的回答是前后矛盾的。
超级询问术——重复型问题
书名: 超级询问术
作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Find Out Anything From Anyone , Anytime
副标题: 如何通过交谈获得你想要的任何信息
译者: 蓝小修 | [美] 玛丽安·卡琳奇
出版年: 2015-1
页数: 320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714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