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以色列可能是全世界最不安全的国家,但以色列国内的高质量人才基础和创新文化对于硅谷的高科技创新产业有巨大的吸引力。 其中最有名也是最典型的例子是推动英特尔在以色列设厂的多夫•弗洛曼(Dov Frohman)。弗洛曼本人是巴勒斯坦移民,1963年毕业后他去了硅谷,成为仙童公司和英特尔公司最早的员工,是英特尔最为传奇和盈利的产品—— 可编程记忆存储芯片的发明者。但在公司上市之前和高管职位唾手可得之际,弗里曼传奇性地离开了英特尔去非洲“支教”。几年后他又回到了英特尔的怀抱,当时正处在高速成长期的英特尔匮乏工程师,弗里曼便向英特尔创始人、来自匈牙利的犹太移民安迪•格鲁夫建议利用以色列的工程师资源,在以色列建立设计中心。虽然此时正值赎罪日战争的高峰,但在弗里曼的推动下,英特尔第一个在海外设立的研发中心就这样设在了以色列,从此这里成为英特尔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基地,包括第一批IBM个人电脑芯片、第一批奔腾芯片等英特尔诸多的第一都是在这里产生的。英特尔紧接着在以色列又投资了一座芯片工厂。无论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的飞毛腿导弹还是真主党武装的火箭弹,都没有阻止这座工厂开工的流水线。这座员工随身携带防毒面罩的工厂所产的芯片产量占据了英特尔全球芯片产量的3/4。而包括迅驰、酷睿等英特尔最重要的芯片产品也都是以色列的工程师团队设计研发的。英特尔在以色列的成功,向全世界展示了以色列的安全环境丝毫不影响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以及犹太人两千多年来沉淀的“你越是攻击我们,我们就会越成功”的民族韧性。 谷歌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的家庭早年从苏联移民以色列,后来辗转去了美国,他对于以色列研究资源的利用也到了极致,先后在海法、特拉维夫创建了两个研发中心。约勒•马瑞克(Yoelle Maarek)是谷歌驻以色列研发负责人。马瑞克在法国长大并学习工程学,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和位于海法的以色列技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在IBM研究所工作过17年,专门从事“搜索”领域的研究。之后,她先后率领谷歌团队在以色列的海法、特拉维夫建设研发中心,承担起直指搜索框这一公司核心的项目。她率领团队实施了一个搁置两年未被触及过的实验概念—— 谷歌搜索建议—— 使之成为谷歌最富创新的产品。 类似谷歌,以色列研发中心对于思科公司也有重要的意义。迈克尔•劳尔(Michael Laor)在取得位于以色列贝尔谢巴的本•克里安大学的工程方面的学位后,到加州的思科公司工作了11年,成为思科公司的工程架构主管。1997年,思科为了挽留劳尔,答应劳尔在以色列以思科公司的名义开设一个研发中心,这也是思科在美国以外建立的第一家研发分支机构。劳尔不负厚望,带领以色列团队耗费了4年时间,花费了5亿美元研发出来的CRS-1,成为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世界上最快的路由器。到2008年,劳尔在以色列开办的研发中心已经拥有了700名员工。 在这些移民创业家的推动下,这个每天都能因战火而登上报纸头条的国家却成为硅谷著名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的聚集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些硅谷公司的以色列研发中心和生产工厂的设立,为以色列创造了大量高科技产业就业机会,大大地减少了以色列的人才外流,而且因此加强了以色列和硅谷的产业联系。同时,还为以色列引入了硅谷的发展模式,使得犹太民族血液里的创新元素在以色列有了更加出色的发挥 注:《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已于2012年4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更多有关高技术公司在以色列起步的内容,请见《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第三章第四节第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