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木偶奇遇记》正式公映,《纽约时报》大赞它是 “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卡通片”。但鲜为人知的是,《木偶奇遇记》曾经遭遇难产。当时,光是创作木偶制作人杰佩托和他“儿子”匹诺曹的故事就花了六个月。动画师小组把这个精雕细琢、耗时耗力、跟真人大小差不多的木偶人物创作了快一半的时候,沃尔特突然叫停。他说,匹诺曹看上去太呆板了,而小蟋蟀(JiminyCricket)的样子像个曲棍球。虽然已经耗资500000美元,但沃尔特毅然决定将之前的努力放在一边,他把最有天赋的年轻动画设计师之一沃德•金博尔(WardKimball)叫到办公室。 他们叫停了《木偶奇遇记》的制作,因为这部电影达不到沃尔特的原则之一——他对“优秀”的坚持。当时,迪士尼已经赢得全世界的称颂,他本来可以对这部电影睁一眼闭一眼,反正也不会对他的公司或他本人的声誉造成什么严重的损失,而且还可以节约一笔可观的开销。但沃尔特看得出“还可以”跟“优秀”之间的差异,他不准备妥协。 这并不是说沃尔特是个挥金如土的人,恰恰相反:他对底线一直都深谙于心,只不过他拒绝在做出每个决定时都把底线放在第一位。沃尔特曾给他哥哥罗伊写信说,“为什么要让那些美元左右我们的抉择呢?”《木偶奇遇记》在制作完成之前就已经花了300万美元,迄今为止,没有哪一部动画片比它成本更高。尽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这部影片精炼的动画制作、技艺及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早就让这些付出物有所值了。 沃尔特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创造力都源自他乐于冒险、尝试以及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时间投入到全新冒险事业的精神。从最开始,他就不断寻找创新途径,为观众提供最棒的娱乐大餐。他不顾人们的嘲笑制作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而这部影片开创了全新的艺术形式。 “没有人会耐着性子看完一部90分钟的卡通片。”人们都这么告诉他。可沃尔特不顾这些否定和怀疑,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坚信自己能创作出一部对大人孩子都有吸引力的电影。他拒绝所谓的“公认的正确判断”,他乐于冒险,这让他得到优厚的回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年公映后获得800万的票房收入,想想看,那个时候电影票才几美分一张啊!该片获得了奥斯卡特殊成就奖,有人认为,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再次公映时一样受欢迎,位居票房收入最高的50部影片之列。 1930~1942年,仅仅12年间,沃尔特•迪士尼设法把动画制作从娱乐业中的边缘部分发展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他用技术革新创造了一种融故事、色彩和音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沃尔特知道,要实现这种伟大的理想需要承担很大但可预测的风险,但他敢于凭自己的直觉行事。
迪士尼的魔法——木偶奇遇记
书名: 迪士尼的魔法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Disney Way: Harnessing the Management Secrets of Disney In Your Company
副标题: 迪士尼4大制胜秘诀
译者: 任小红 | [美] 林恩·杰克逊
出版年: 2011-6
页数: 254
定价: 49.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0137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