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冷静地来看你的事例,我觉得有一个环节似乎有些缺失。最开始你并没有想着用它来赚钱,只是自己的兴趣爱好,顺带的有人来做广告了,找到了盈利的一种模式,然后前景也不错,成长性也很好,父母也放心让你去创业了。可是真的要开始创业、要去成立一个公司,这个公司要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交道、接触,虽然你做的是IT,是新经济,但以一个19岁的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去面对社会,面对各种各样、各方各面的人际交往,你内心有恐惧吗? 李:没有恐惧,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从创业开始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不能单打独斗,所以我选择合作伙伴,一步一步地发展,一步一步地正规化。每当到一个最关键环节的时候,总是有最合适的人加入我们这个团队,我觉得这也是我很幸运的一点。 叶:创业初期起步的时候,你就已经找到了好的伙伴? 李:对。最开始1999年的时候,我做的是个人网站,如果做一个商业网站的话,你要自己来做程序,自己来管理服务器,接下来做内容、做架构、做用户体验,包括如何跟别人交换链接做宣传这样的事情。如何去写代码、如何去管理服务器不是我所擅长的,而我今日的合作伙伴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跟我完全互补,包括性格上。 叶:上哪儿找到的? 李:他最开始是我的一个竞争伙伴,我们都是在做个人网站,但这方面他其实不是我的对手。当时做相同类型的个人网站的人非常非常的多,他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始终是排在第一位,他第二位。我高中毕业的时候他正好大学毕业了,我们就选择一起来创业。甚至我们性格上都是一个很好的互补,我有的时候比较急。 叶:你很沉稳啊,内向、沉稳的人怎么会急呢? 李:会急的。当经营一个公司、经营一个企业的时候,很多事情和你自己预期差距比较大的时候,难免会急的。而他则是一个性格比较温和、比较宽容的一个人。 叶:年长你几岁? 李:年长5岁。可能更多的原因是他的性格,他给我很多很多的帮助,容忍我有的时候会发比较大的脾气。虽然他平常很少说话,但是每次到最关键的时刻都能够让我在着急的时候也不致糊涂,保持清醒,所以我们整个合作非常非常愉快。 叶:从一开始一直合作到今天吗? 李:一直合作到今天。 叶:他在你的公司担任什么样的职务? 李:CTO,负责技术的,技术副总裁。 叶:我想问一个个人一点的话题,在泡泡网你们分别占有的股份是多少? 李:具体股份比例不方便透露。 叶:你跟你的合作团队、你的创业伙伴们大概持有的一个股份比例? 李:因为更多的责任和更多的主动权是由我来掌握的,所以我占的股份肯定是最多的。 叶:我听说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李:哦,不会有那么高。 叶:百分之七十呢? 李:也不会有那么高。 叶:百分之六十? 李:再少。 叶:超过百分之五十? 李:对。 叶:那这些合作伙伴们跟你一直走到今天他们也持有公司的股份吗? 李:对。 叶:你刚才提到的泡泡网永远不会被人收购的观点,他们也认同吗? 李:认同,因为大家相互间已经非常非常了解了。那为什么这些人会选择持有股份呢?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没有什么太多背景,也没有大把大把的资金,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对我们而言成本较低的方式就是出让一些股份。 叶:我们也注意到,泡泡网在6年多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去吸收风险投资。 李:对。 叶:这是为什么?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吗? 李:也不是。2004年、2005年、包括2006年的时候都有很多风险投资跟我们接触,我们也会自己来探索,我们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发现其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钱,因为我们始终是盈利的,我们需要的是更好的运营体系、更好的管理体系、更好的流程和制度。 叶:风险投资介入后,也许会给你一些好的建议。 李:对,会给我一些好的建议,但是我没有必要吸收风险投资来改善它,我们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来改善它。 叶:扩大你的市场占有率不需要资本的一个推动吗? 李: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怎么去用了,但是我们也会在最合适的时候选择资本的介入。 叶:只是你认为时间未到而已。 李:对,现在时间未到。如果你拿来这些钱只是存在银行里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让我花呢,事实上并没有很好的办法花在正点上,但根据一个整体时间的判断,我们2007年的时候一定会有这种资本介入的。 叶:你刚才讲这个钱你拿到可能不知道要花在哪里?难道泡泡网发展的前景你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吗? 李:有,但是分为不同的时间段。在最不合适的时候,要去给它上肥,可能会把这个苗给烧死,当它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该给它上肥、加速它成长的时候,这个肥料就过来了。 叶:刚才我们谈到,从2000年开始到今天,泡泡网已经创业7年了,跟你同时创业的,比如说陈天桥啊,丁磊啊,包括后来的江南春,他们已经在比你更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个人财富急剧地膨胀。你觉得你和他们的差异在什么地方? 李:可能他们的经验更足一些,我们最开始创业的时候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包括我们真正的商业化也是从2002年才开始的,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创业的生存期、创业的发展期到创业的完整的运营期,我们并不会太介意自己在同样的时间段内做得不如别人好,我们对自己还是看得很清楚的。陈天桥等很多创业成功的人,他们在上市之前,其实已经做好了大量的积累。如果陈天桥同样是大学毕业,我不相信他能四年时间就把这个公司弄到上市,因为前期的积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叶:那这个时候年龄反而不是一种优势了? 李:年龄小有年龄小的优势,年轻允许我犯更多的错误,而错误是一个最好的成长基础,当犯了这个错误、解决了这个错误、解决了这个困难的时候,我们就成长了。所以在过去的这6年多时间里,我觉得年轻确实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经历别人没法经历的、不允许犯的错误,我们犯了很多很多的错误,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也让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成长了过来,我觉得可能未来的几年是我们的高速发展期。 叶:那迄今为止你认为泡泡网碰到的最大危机是发生在什么时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李:不好说有什么最大的危机。 叶:比如说一半以上的员工在同一天选择辞职算吗? 李:我仍然认为这不算最大的危机,我不会觉得这个危机会让我们多么多么的痛苦或者多么多么的困难,不可逾越。在我的概念中,我们要做一件事情,要达到一个目标,所面临的困难和这个目标其实是同等的,所以当困难来、问题来的时候我并不认为没法活下去了或者多么多么难受,反而能以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困难和解决这些困难,我很清楚地知道当解决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这个团队就成长了。 叶:刚才我谈到的一半以上的员工选择同一天辞职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李:那是在2003年,之前整个团队也就十几二十个人,不存在管理的问题,大家都低着头做事,很一致化地冲着一个方向去跑。所以当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的问题,当时确实是没有管理,包括我自己也是一个不大会沟通的人,我当时最大的乐趣是带这个团队一起来做事,做得不亦乐乎,忽略了管理的存在,更多情况下就是拿着QQ等即时软件工具在沟通,很少与人真正地去交流,再加上原本我的性格就非常内向,甚至因为过去几年过多地和电脑接触,有点自闭。 叶:有时候还会急? 李:对,所以当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去沟通,没有去做好一个管理,事后就会感觉这些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