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嘉诚的商业王国中,“相融共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营原则。仔细研究李嘉诚旗下业务的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即息税前利润)增长曲线,把它们放到一个坐标系里分析,就会发现,每一根线的波峰,都有另一根线的波谷与它相对应,也就是说,其所有的行业形成了严密的“互动、互补、互助”关系,综合起来增长率就变成了一个十分稳健的数字。李嘉诚的产业“互动、互补、互助”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一是收购或从事低回报相关业务分散风险,所有业务无论是所处的产业领域还是所分布的地域都范围广阔。二是收购或从事不同回报期业务降低风险。短期回报,经济景气时获利丰厚;长期回报,好处是收入稳定。短期业务,波动大,风险很高;长期业务,资金回流慢,又有周转不灵的风险。长短互补,确保了每段时间都有足够的资金回流。三是收购或从事稳定回报业务来平衡赢利。这些操作使得李嘉城的产业真正达到了“相融共生”。“相融共生”同样是黄光裕经营企业的核心原则。我们进军房地产,看中的是互补效应,不是以房地产很挣钱作为决策依据的,这一点可以说是企业的根本。我们的内涵是“互动、互补、互助”,发展房地产一是为了人力资源的分配;二是将它作为新的企业赢利增长点,加强企业未来的发展实力;三是因为资产和现金流的比例要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在并购永乐电器、大中电器,进军医药连锁业、房地产等之后,黄光裕的“多元化帝国”的版图继续扩大。国美商业帝国中各个产业之间正在或即将形成高度的良性循环与相互协作。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然而黄光裕却将房地产、家电零售及国美投资的各个领域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黄光裕曾这样解释其中隐含的道理:一个企业在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之后,行业间的差异性就不再是企业发展的障碍,反而会通过行业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规模扩张和多赢发展。故我们所说的“无域”并不等于一味地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张,而是要遵循世间万物错综复杂的互动法则,挖掘事物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充分优化整合,实现真正的“互动、互助、互补”,达到1+1>2的协同效应,使企业走上横向联系、纵向发展的道路。黄光裕在他的产业体系中设定了四个行业,第一个是家电零售,第二个是房地产,第三个是资本运营。目前,黄光裕正在寻觅其产业体系中的第四个行业。要找的这个行业一定是具有“互动、互补、互助”关系的。假如你要问我第四个行业打算什么时候上,我告诉你可能下个月,也可能20年后,也可能永远不上。找不到就不上。新的行业只有达到1+1>2,这个投资才合适。为什么黄光裕还要在现有三个行业的基础上预留第四个行业的空间呢?一是黄光裕通过研究企业结构的需要,配套出这样一种结构关系;二是他认为目标一定要有,但一定不要太清晰。在黄光裕设计的未来蓝图里,几大产业既能够互相独立生存,实现产业内的良性循环;同时又能起到互动、互补、互助的作用。我对每个产业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不能独立生存的时候,你对外来讲就没有任何作用了,并且没有任何培养价值。所以首先它要能独立良性循环、独立运作,到大气候来临时它才能纳入轨迹。并不是说凭空地炒作一个投资公司、谈一套理念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