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在磨难中成长成熟 开创一个崭新的产业,创造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是一件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事,其开拓者注定要经历许许多多的磨难和痛苦。在马云的创业之路上,不管有多少损失,多少委屈,也不管有多大打击,多大压力,马云都扛下来了。“打碎了牙咽到肚子里”,马云从小练就的抗击打能力,在残酷的商战中得到了不断提升。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经受住了一次次磨难的考验,不断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 【创业大讲堂——马云和他的团队艰难创业之路】 如果你没有在创业路上摔100个跟头的准备,你不要创业;如果你没有无数次被拒绝甚至被嘲讽的准备,你不要创业;如果你没有做好“被全世界人抛弃”的准备,你不要创业。所以,创业路上,苦难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夸夸其谈,这是马云在历尽坎坷、备尝创业艰辛之后的真情告白。 创业从来都是艰辛的,开创一个崭新的产业,创造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是一件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事,在一片蛮荒之地进行开拓式创业就更加艰辛。其开拓者不管是成为占尽先机的成功的英雄,还是成为异常悲壮的失败的先烈,他注定要经受磨难和艰辛的锻造,有句歌词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在1995年的上半年,草创时期的中国黄页步履维艰。那时,中国还没有开通互联网,人们对互联网还一无所知,中国政府还没有决定是否加入这个信息高速公路。 草创时期的几个多月里,马云几人兜售的实际上是一种在国内还看不到的商品。 几份美国寄来的打印纸和一个美国电话,并不能让所有的客户信服。有人怀疑这些打印纸是马云他们自己在电脑上制作出来的,并不在网上,于是有人怀疑马云是个骗子。 尽管马云是真诚的,尽管马云在老老实实做生意,尽管马云在不辞劳苦地义务宣传互联网,但他还是不能被人理解,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当成骗子。也许是因为马云太超前了,也许这就是一个网络先锋、一个互联网开拓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马云被当成骗子从一开始就是误解和猜忌的结果,但马云被骗从一开始就是残酷的现实。在一个信用缺失的年代,被骗几乎是每个企业家的宿命,是其必经的磨难。 由于资金匮乏,公司举步维艰。为了寻找资金,马云费尽了心机。1995年下半年,五个深圳老板主动到杭州找马云,说愿意出资20万元,做黄页的代理。马云一听感激涕零,立刻将公司模式,技术支持和盘托出,老板们听完说还没弄明白,马云便派技术人员到深圳,昼夜不停地为其建立系统,老板们终于满意了,通知马云三天后到杭州与黄页签合同。马云苦等了三天,音信全无,再催,得知老板们刚刚开过新闻发布会,拿出来的东西与黄页的一模一样。此时马云才知道受骗了。“当时真受不了,但我还是把它扛下来了。”事后马云这样说。 在创建中国黄页的几年中,马云至少被骗过四次。骗他的不仅有商人,有企业,有机构,甚至还有媒体。 到了年底,经过8个月的苦苦打拼,公司的账目已经接近平衡,营业额也已突破100万元。 到了1996年初,几乎一夜间冒出了好几家堪称强大的竞争对手:“东方网景”、“亚信”、“西湖网联”等。新生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竞争骤然激烈起来。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从此不再寂寞,而中国黄页也从此不再孤独。 西湖网联隶属于杭州电信。这是家门口的对手,而且两家实力悬殊。西湖网联财大气粗,中国黄页势单力薄;西湖网联有政府背景,中国黄页只有民间身份;西湖网联垄断着网络技术平台,中国黄页只能依靠海外服务器。在杭州老百姓眼里,西湖网联是正规军,中国黄页是游击队。正规军打败游击队是没有问题的。但竞争的结果却是中国黄页占了上风。连杭州市政府都承认,中国黄页做得比西湖网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