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描写大学生活的长篇小说,一是充满讥讽智慧的《围城》,一是洋溢着青春激情的《未央歌》……”(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 “20世纪汉语故事100强” 香港《亚洲周刊》选评,评委有余秋雨、王蒙、刘再复、谢冕、王德威、南方朔等。 文学史家司马长风把《未央歌》看做抗战期间长篇小说的“四大巨峰”之一,《未央歌》“尤使人神往”,“读来几乎无一字不悦目、无一句不赏心”。其他三部是:巴金的《人间三部曲》、沈从文的《长河》、无名氏的《无名书》。 有人说,这是一本《追忆似水年华》, 有人说,这是一部民国版的《红楼梦》, 有人说,这是一篇非常时期的《桃花源记》, …… 历史也罢,小说也罢,童话也罢。 唯有“那像诗篇又像论文似的日子”,永远刻在了心间。 《未央歌》以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和昆明的风光为小说背景,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天真年轻的大学生,伍宝笙、余孟勤、蔺燕梅、童孝贤……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在平静纯洁的象牙塔内,他们彼此引为至友、畏友,有爱有怨、有笑有泪,并交织发展出一段属于青春和校园的爱情故事。书中关于友谊的描述、爱情的铺陈,以及对校园精神的探讨,表现了一代年轻学子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 本书文笔清新自然,人物形象鲜明,洋溢着乐观向上的青春诗意,充满着爱心和幻想的少年情怀,令读者倾心不已。可以说是一部“爱与美”的青春小说,一部“以情调风格来谈人生理想的书”,集中探讨了一个人在大学时代如何追求人格完备和完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