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害”横行的那些年月里,“四人帮”及其爪牙出于篡党夺权的狂妄野心,到处兴风作浪,给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造成极大损害,外国文学的研究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在这里,同在其他领域里一样,是非混淆,人妖颠倒。善于以意逆志者,立地成龙;稍有触犯者,忽然化蛇。在那种“白色恐怖”下,我们这些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人们,日子真不好过呀!前也不行,后也不行;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急也不行,慢也不行;干也不行,不干也不行。总之是让你彷徨迷惑,无所适从,堕入了一个疑团蜂拥的大旋涡中。 有青年同志想了解一点外国文学的情况,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们要求介绍几本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不知道介绍什么好。在教学中需要讲一点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不知道讲什么好。偶尔有外国朋友问到中国研究外国文学的情况,我们不知道回答什么好。一个不知道,两个不知道,第三个还是不知道。 倘若在教学中碰到非讲点外国文学作品不行的时候,那就等于将了军。在无可奈何中,只有乞灵于道听途说,从中听那么一点气气儿,据说“首长”说了几句什么屁话,就仿佛捞到了一点什么。但捞到的是什么呢?是《飘》,是《基督山恩仇记》,如此等等。这样的东西能给青年学生介绍吗?我们走到书店里,看不到一本外国文学作品的汉译本。难道所有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都不行了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深通各国文学,特别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作品。马克思能整段整章地背诵希腊悲剧,背诵莎士比亚的剧本,对但丁和歌德都有深刻的研究和确切的评价。他曾指出来过:“古代神话有永恒的魅力。”这些光辉的榜样都被抛到哪里去了呢?伟大的列宁也精通许多国家的文学,他对托尔斯泰的分析和评价是人所共知的。他教导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这样具有深远意义的指示被抛到哪里去了呢?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精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这些伟大的指示被抛到哪里去了呢?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毕生兢兢业业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就在他逝世之前,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包围中,在国民党特务张春桥一类的诽谤攻击中,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以惊人的毅力从事译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介绍不止。在逝世前不久,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在这里,有些英雄责我不做事,而我实日日译作不息,几乎无生人之乐,但还要受许多闲气。”鲁迅这一面光辉灿烂的明镜被抛到哪里去了呢?我反正是满肚子疑团,满脑袋问号,彷徨迷惑,无所适从。有时候从朋友们那里听到点什么,自己也发牢骚说上点什么,但不得了呀!一遇到适当时机,“四人帮”及其爪牙要来追谣了,神经又要紧张上一阵。而这种时机是“四人帮”手中的撒手锏,随时可以使用。“长夜漫漫何时旦?”我们在心中也这样叹“雄鸡一声天下白”,“四人帮”垮台了。我们同广大革命人民分享了胜利的喜悦。我们的心和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锣鼓声而颤动,我们的血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号声而沸腾。特别令我高兴的是,我脑袋里疑团冰释,豁然开朗:原来如此。我立刻想到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那一首著名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的前四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我觉得,只有这样的诗句才能表达我们喜悦的心情于万一。 但是,在庆祝了伟大胜利之后,我仍然要先舒一舒愤懑,吐一口气。因为这口气不是个人的私气,而是人人共有的公气,大有一舒之必要。目的也只在提醒大家,我们有过那么一段非常痛苦的经历不能忘记,从而增添工作的动力,如此而已。 魑魅匿迹,魍魉销声,愤懑既舒,干劲倍增。纵观五洲四海,翻腾震荡;喜看赤县神州,安定团结。现在正是我们焕发精神,努力工作的时候了。我们首先要把被“四人帮”颠倒了的东西再颠倒过来。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革命导师关于外国文学研究的一系列重要教导。我们的学习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我们应该而且也能够学出一个新的水平,用出一个新的水平,并以此为武器,来正确地分析评价外国文学作品。对于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导,要更进一步加深理解。在这里,关键就在那个“用”字上,我们要认真体会,努力实践。对于译文质量,我们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该精益求精。我们要像鲁迅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鲁迅曾再三强调,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还有一个发展完善汉语表达能力的问题。这一点好像为很多人所疏忽,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至于向工农兵学习,培养新生力量,自然同样适用于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贯彻双百方针,更是刻不容缓。“四人帮”造成的那种独断专横、求全责备、形而上学猖獗的作风,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总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既艰巨又光荣,既繁重又紧迫。但是,坚冰既已打破,航道必然畅通,行将见八亿神州,繁花似锦,万紫千红,春色满园。毛主席曾经指出过:“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也必然有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伴之而来,让我们团结起来,去迎接这个伟大的文化建设的高潮吧! 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