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 这是人名。 就是说出“人是会思考的芦苇”这句话的人。他是一位法国哲学家。这句名言记载在《冥想录》(Pensee)这本书中。 这位哲学家早已过世,但虽死犹生。换言之,帕斯卡的思想仍活在人间。这就是标题。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人是会思考的芦苇”这句格言,想必每个人都在学校里学过。这个警语至今仍广为受用。不过,学了也不懂(我当时不懂,现在还是不懂)。 用植物比喻人类,干吗不挑别的偏要用“芦苇”?难道法国的芦苇和生长在日本堤岸与湿地的芦苇不同,外形比较像人?甚至会走路? 日本人应该用樱花来比喻才对吧。倏而绽放、倏而凋零,花落抽芽后,又有另一番美感。不然选择杉树或榉树那种笔挺的姿态也不错,或者外形不起眼却很美味的栗子。 真搞不懂法国人的想法。 唠唠叨叨写这些不是为了凑字数,真的是一看到这个标题就只想到那个“帕斯卡”。前一秒先想到的是“巴斯德① ”,因为只注意到“巴”这个字。《存活的巴斯德》。因此又联想到山崎光夫先生的《珍娜的遗言》(顺带一提,这是本基于自大的人类妄想驱逐,为压制所有传统传染病而针对传染病有可能意外反扑这一点提出建议、警告的先驱杰作)。 好,假设某处有个学习哲学的青年。 他被“人是会思考的芦苇”这句话迷住了,每天只顾着思索其中的意义,既不与朋友交谈,也不工作,甚至不理会家人。 只顾着拼命检视自我内心的青年,最后终于迷失在内心世界里走不出来,为了粉碎捆绑自己的“人是会思考的芦苇”这个神秘思想,他受到暴力性的冲动驱使⋯⋯ 无聊!啊,我真没出息。 各位别管我,继续往下看吧。文中的“帕斯卡”并不是这个“帕斯卡”。既然是个人名,当然有可能是别人,我居然没想到这一点,真是无知极了。
革命者——《存活的帕斯卡》
书名: 革命者
作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副标题: 松本清张杰作选3
译者: 刘子倩 | [日] 宫部美雪
出版年: 2013-3
页数: 348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午夜文库·大师系列:松本清张杰作选
ISBN: 978751331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