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经》,自小的印象只是惊惧多于感动,想起罪的工价乃是死,除我以外不可有别的神,很少念及上主慈爱一面。故自信得救机会甚微。即使有朝一日忽然变成教徒,也是碍于形势,慑服于《圣经》种种预言如期实现。 小学《圣经》课老师--她的身份至为尴尬,对着一班未经启蒙不一定是教徒却被迫就范的罪人,担当传道人。有一课谈到以色列复国,只记得她双眼露光。说他们大班人都非常震栗,以色列如《圣经》预言复国,简直不可思议。老师还解释,以色列当时四散东西,谁胆敢说复国之事,由此可见……语气还带有点威吓成分。 此外,关于中东一带将有宝藏(原来是石油),上面两个国家成为死敌(两伊),另挪亚方舟遗骸于北极附近出土,都甚具恐吓效果。 然而信仰一定要靠感动,不然只是一宗交易吧了。当我垂下眼睛关了灯仍没有半点灵性,便知道必将沉沦地狱。不过这也颇实惠,因为据《启示录》预言,东方有一大国于末世兴起,绝大多数人都说是指中国。假如一切是真的,这一注,押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