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故乡 伊利诺斯州,斯普林菲尔德 (美联社)——昨日,伊利诺斯州参议院“因效率和经济原因”解散了其效率和经济委员会。 ——得梅因论坛报,1955年2月6日 20世纪50年代末,加拿大皇家空军制作了一本关于静力锻炼法的小册子,父亲短暂而狂热地迷上了这种锻炼方式。静力锻炼法的主旨是借助任何坚硬物体如树木或墙壁,从不同方位用力挤压,以增强各肌肉群的力量。由于树木或墙壁随处可得,也就无须购置昂贵器械,我想这才是吸引父亲之处。 不幸的是,父亲会在飞机上进行他的静力锻炼。每次飞行到某个时候,他会踱到机舱后部的食品供应处附近,或在紧急出口的空地上,摆出一付试着挪动笨重机器的架势,开始用背或肩拼命顶住飞机舱壁,偶尔暂停做几次深呼吸,接着小声哼哼着继续锻炼。 父亲的行为看上去怪诞不经,让人不明就里,他似乎想在飞机舱壁上钻个洞,自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周围座位上的商人们从眼镜片上方盯着他。空中小姐会从食品供应处探出头来,同样也是盯着他,却明显带有很高的警惕性,好像想起以前接受过的某方面的培训,只不过此前还没有机会应用。 发现有人观看,父亲会直起身子,亲切地微笑,开始简单介绍静力锻炼法的迷人要领。然后他还会亲自向观众示范,可围观者马上作鸟兽散了。真奇怪,似乎这种情形丝毫没让他觉得难为情,但还好,我为我们两人羞愧不已——实际上,我为我俩和其他乘客、为此次航班及机组人员,为我们正在飞过的那个州感到羞愧。 有两件事让他的这类行为可以忍受。首先,回到坚实的大地后,父亲大部分时候都不会像在飞机上那般傻。其次这些旅行的目的地总是全美棒球协会的某个城市,住在闹市区的大酒店里,去观看棒球比赛,这令很多事都可以原谅——嗯,其实一切都可以原谅。父亲是《得梅因纪事报》的体育记者,该报是当时全美最好的几家报纸之一,他经常带着我做穿越中西部的旅行。有时候,是坐汽车去苏城或伯灵顿这类地方,至少每年夏天有一次我们会坐上银色大飞机——那可是那个年代的大件事——飞机轰隆隆飞过夏日长空,穿行在朵朵白云间,到圣路易斯或芝加哥或底特律去观看主场比赛。对父亲而言,这种工作更像是度假。 棒球,像其他一切一样,是那个年代相对单纯的世界的一部分。我获许与他一起进入球员更衣室或赛场上球员休息处,在比赛开始前还可以到球场上去。斯坦•穆西尔 把我的头发弄得乱七八糟。我将威利•梅斯没接到的球递给他,把双筒望远镜借给了哈维•库恩 (也可能是比利•休夫特),这样他能仔细搜查上层看台上的大胸脯金发妹。一个炎热的七月下午,在里格利球场左外野正面看台下让人窒息的更衣室里,我坐在小熊队优秀的游击手厄尼•班克斯旁边,他正在一盒盒崭新的白色棒球上签名(顺道说一句,这是世上最香的东西,在它周围花上大把时间也值得)。虽然未获邀请,可我觉得,既然坐在他身边,理所当然就该递给他每只新球。这大大减缓了签名速度,可他每次都朝我微笑,说声谢谢,仿佛我帮了他好大一个忙。他是我遇到过最好的人。就像与上帝交朋友一样。 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时代、什么地方能像生活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那样让人心满意足。没有哪个国家曾那么繁荣过。二战结束后,与战前相比,美国新增了价值260亿的工厂。有1400亿的储蓄与战争债券等着被挥霍,没有遭到炸弹的破坏,实际上没有任何竞争。所有美国公司要做的只是停止生产坦克和战舰,开始生产别克汽车和北极牌冰箱 ——哦,好家伙,它们就是那样干的。 到1951年,当我开始玩滑滑梯时,几乎90%的美国家庭都有冰箱,大约四分之三的家庭有洗衣机、电话、吸尘器、煤气炉或电炉 ——这些东西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部份人都只能梦想。美国人拥有世界上80%的电器产品,控制着世界三分之二的生产能力,发电量占世界的40%多,石油产量占全球的60%,钢铁产量占全球的66%。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5%,却拥有比其他95%的人口还要多的财富。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财富都是美国人自己创造的。例如,1954年在美国销售的750万辆车中,99.93%的车都是美国人在美国生产的。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我们不需要世界上其他国家。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一张照片更能传达出那个时代的快乐与富足(该照片翻印在本书前后的衬页上),这张照片刊登在我出生前两周的《生活》杂志上。照片上是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的泽克林斯基一家——斯蒂夫、斯蒂芬尼,还有两个儿子,斯蒂芬和亨利——围绕他们的是普通蓝领家庭一年所吃的二吨半食物。其中包括450磅面粉,72磅起酥油,56磅黄油,31只鸡,300磅牛肉,25磅鲤鱼、144磅火腿、39磅咖啡、690磅土豆,698夸脱牛奶,131打鸡蛋,180块面包,以及八又二分之一加仑的冰淇淋,购买所有这些食品都基于25美元一周的预算。(泽克林斯基先生是杜邦公司的船务文员,每小时挣1.96美元。)1951年,一个普通美国人吃掉的竟比一个普通欧洲人的多一半。 也难怪人人快乐。突然他们可以拥有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东西,他们简直无法相信自己如此幸运。那时人们的愿望也非常简单,拥有烤箱或威化饼烘模就会欣喜万分,可惜后来此情此景不再。如果你买了大件家用电器,你会邀请周围邻居过来看看。我快四岁时,家里买了台阿曼纳—斯托莫牌冰箱,至少半年内它就像我们厨房里的尊贵客人。我敢肯定要不是太重的话,晚餐时父母会把它摆到桌上来。如果有谁偶尔来访,父亲会问:“噢,玛丽,阿曼纳里还有冰茶吗?”然后他也会意味深长地对客人说:“我们一般都会有的。这可是斯托莫冰箱。” “噢,斯托莫,”男客人扬扬眉毛说,一付十分欣赏其冷冻效果的样子。“我们考虑过买斯托莫的,但最后我们买了菲尔科—舒酷牌的。爱丽丝喜欢滑动蔬菜抽屉,你可以在冷冻盒里冻整整一夸脱冰淇淋。你可以想得到,那可真是小温德尔 的一大卖点!” 他们哈哈大笑,接着坐下来品尝冰茶,就家用电器谈了一个多小时。以前可没谁能这样快活。 人们也盼望着未来,以后他们再也不会有这般热切了。不久,所有杂志纷纷描述,我们将拥有水下城市,就在海岸线之外,在巨大的玻璃球里拥有空中殖民地,有原子火车和原子飞机,有个人喷气式背包、家家户户的私人车道上停着旋翼式直升机,汽车可以变成船,甚至变成潜艇,自动人行道不费吹灰之力飞快地把我们送到学校和公司,圆顶无人驾驶汽车自己在平坦的超级高速公路上飞奔,让妈妈、爸爸、还有两个孩子(叫做片片和蓓蓓或者蹦蹦和踏踏)可以在车上玩棋盘游戏,朝经过身边的旋翼式直升机里的邻居挥手致意,或者只是靠着后背坐着,嘴里说着在五十年代非常时髦而现在再也听不到的词汇:油印机、电转烤肉架、速记员、冰盒 、折扣店、芜菁甘蓝、斯都德贝克 、内衣袭击 、女短袜、史泼尼克 、披头族 、凯纳斯特、宽银幕立体电影、驼鹿牧场庄园 、皮纳克尔 、爹地—欧 。 对等不及水下城市和无人驾驶汽车的那些人来说,成千上万的新产品、小发明现在随手可得。如果你想用某一期杂志上刊登的广告,比如说,1956年12月的《大众科学》上的广告,你可以自学腹语术,可以学习如何切肉(可通过函授,也可亲自前往俄亥俄州托莱多市的国立切肉学校学习),可以挨家挨户给人磨冰刀,收入不菲,可以安排在家里销售灭火器,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疝气毛病,可以自制收音机、修理收音机、在收音机里表演、通过收音机与不同国家的人甚至是不同星球上的人们交谈,可以提升你的品格,拥有自己的个性,锻炼强壮体魄,可以学习跳舞,可以制作个性化的文具盈利,或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搭建草人和其他新颖装饰品“来挣大钱”,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我哥哥,正常情况下是个相当聪明的人,有次他购买了一本小册子。那上头承诺教他如何发声。他从僵硬的嘴唇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然后飞快地走到一边,说,“听上去像从那边发出来的,是不是?”他还看了《机械画报》上的一则广告,说只花65美分外加邮费就可以坐在家里享受彩色电视,于是定货,四周后收到邮件,是一块彩色透明的塑料薄片,使用说明要求哥哥把它粘在电视屏幕上,透过它看电视画面的变动。 既然花了钱,我哥可不打算承认这多少有点令人失望。当电视上一个人的脸正好移动到塑料板上粉红色部分,或草地正好与绿色部分吻合,他会兴奋地跳起来。“看!看!彩色电视就是那样的,”他还说。“你知道,这还在试验中。” 其实,彩色电视直到五十年代末才出现在我们邻居家里,住在圣约翰路上的基斯勒先生买了一台巨大的RCA胜利牌落地电视,这可是RCA产品舰队中的旗舰。至少两年中他是我们知道的唯一一个拥有彩色电视的人,大家觉得非常新奇。星期六晚上,街坊上的孩子们,全偷偷溜进他的院子,踩在花圃里,从他沙发后面的平推窗里观看一档名叫《我活生生的洋娃娃》的节目。我敢肯定基斯勒先生没发现二十多个大大小小、高矮胖瘦的孩子们与他一起默默地看电视,否则每当性感迷人的茱丽•纽玛跳到电视屏幕上时,他不会那么起劲地手淫了。我当时还以为这也是某种静力锻炼法呢。 从1945年开始到父亲退休前,四十多年间的每一年中,他都要代表《纪事报》观看世界职业棒球联赛。这绝对是他每年工作中的高潮时刻。不仅因为他能够连续两周在这个国家最令人兴奋的一些国际性大城市里纵情享乐——与得梅因相比,所有的城市都是国际大都会,都令人兴奋——而且他还能亲眼目睹棒球史上最难忘的一些时刻:1947年艾尔•乔弗里多 神奇地单手接住了乔•迪马乔 的平直球,1956年唐•拉尔森完美比赛,1960年比尔•马泽洛斯基 再见全垒打。这些对你可能毫无意义——我想,它们对今天许多人而言也毫无意义——但在当时却是举国上下为之疯狂的时刻。 在当时,世界职业棒球大赛赛事都在白天举行,因此如果想看一场比赛的话,你得逃学或适逢其时地胸部感染(“天啊,妈,老师说到处都有肺结核”)。收音机、电视在播放的地方人群逗留聚集,观看或收听任何一场世界职棒比赛,哪怕是在午饭时看上半场循环赛,也能给人一种偷情般的兴奋。如果当某个纪念性事件发生时你正好在场,这辈子你都不会忘记。我父亲就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本事,这种时刻他总是在场——尤其1951年我们的故事刚刚开始的那个种子(有时这个字眼是多么切题啊)赛季。 在国家联盟赛中,布鲁克林道奇队连续多场轻松获胜,到八月中,他们的同城对手巨人队,突然恢复了生气,开始卷土重来,让人难以置信。在那个年代,棒球统治人们心灵的方式是现在无法想象的。当然职业橄榄球和职业篮球赛那时也有,紧随棒球之后,但基本上只是用来打发棒球赛季重新开始前的寒冷月份。超级杯那时还没创设,还是几年后的事情。唯一能攫取这个国家灵魂的体育赛事——每年中的那个时候即使连你母亲也知道体育界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就是世界职业棒球大赛。几乎没有哪场职棒赛比1951年秋夏之交的那场那般紧扣美国人的心弦。 巨人队昏昏然打了好几个月后,突然变得场场不出错。进入决赛圈后的49场比赛中他们赢了37场,打破了道奇队一度牢不可破、似乎早已命中注定的领先地位。到9月中旬,街谈巷议都是道奇队究竟能不能保持领先。全国球迷为这般激烈的比赛兴奋得要命。当最后一天的比赛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后,两队得分完全一样,因此只得紧急安排三场季后赛来一决高下。《纪事报》像其他遥远地区的报纸一样,不会派记者去参加这类突如其来的季后赛,到职棒赛开始后,由于收音机的覆盖率,它决定信任收音机的新闻报导。 季后赛给全国增加了三天无比痛苦的煎熬。前两场比赛两队各赢一场,因此接下来的第三场就是真正的决胜局。最终道奇队看似恢复了他们的无敌水准,轻松地以4比1的比分进入第九局,只要再有三人出局即可赢得比赛。但随后巨人队在最后关头夺得一分,还让另外两个跑垒者上了垒,接着巴比• 汤普森踏上本垒板,在那个暮色苍茫的秋日,汤普森的惊人之举多次被评为棒球史上最伟大的时刻。 “昨天道奇队投手拉尔夫•布兰卡的投球创造了历史,”有位在场记者写道。“不幸的是,它是为另一个人创造了历史。巴比•汤普森,‘苏格兰飞人’重击布兰卡的第二个投球至左外野,击出了一个决胜的本垒打,这是如此重要、如此震惊,全场片刻间一片沉寂。 “接下来,当人们意识到这个奇迹时,马球球场 的双层看台剧烈摇晃起来,简直憾动了它四十年的根基。巨人队最终赢得了锦旗,完成了棒球史上最不可能的一次惊天大逆转。” 这些话是我父亲写的——在汤普森的这一重大时刻,他出人意料地在场。天知道他是如何说服吝啬成性的《纪事报》管理层,从得梅因把他派到1132英里之外的纽约来看这场关键性比赛的——这般轻率的开销几十年从无先例——再说如此之晚,他是如何设法拿到记者证并在记者席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呢。 不过他必须得在那里。这一半是由于他的命运。我并非暗示巴比•汤普森的本垒打是因为父亲在场,或暗示如果父亲不在场,他便打不出那一击。我想说的是父亲在那里,而汤普森也在那里,还打出了一个本垒打,换个方式这些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父亲继续留在那里,报导世界职棒联赛,如洋基队在六场比赛中轻松击败巨人队——我猜想,这是因为在一个秋天里,世上最多只能创造出那么多刺激,或者说只能承受那么多刺激——然后再回到得梅因平静的日常生活中来。又过了一个多月,在12月初寒冷飘雪的一天,他的妻子住进了慈善医院,没费什么劲就生了个男孩:他们的第三个孩子、第二个儿子、第一个超级英雄。他们用他父亲的名字给他取名为威廉。他们会叫他比利,直到他长得够大,要求他们不要这样叫为止。
闪亮的日子——故乡
书名: 闪亮的日子
作者: [美] 比尔·布莱森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Thunderbolt Kid
译者: 陈新宇
出版年: 2009年6月
页数: 320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2747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