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组聘当时许多位“权威级”的人物授课,今天旧事重提,我首先想起“立法委员”胡秋原。 胡秋公了解共产党,了解俄国文学,行文如长江大河,可读性又甚高,我们靠他来纠正对“立法委员”的刻板印象。他那天的讲题是“共产党人心理分析”。 五十年代,共产党员是台湾小说的热门人物,我们学习小说写作,当然想了解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那时,胡秋原是论说这个议题的第一人,受他启发,我后来花费多年工夫研讨小说中共党干部的造型。 胡秋原说共产党人有“宗教心理”,遵守教条,排斥自由,宣扬全体主义,同归一宗,使用巫术、图腾、咒语,身体动作单调重复,产生交感作用。 他说共产党人有“会党心理”,尊奉老头子,党同伐异,说话使用特别的“切口”,有自己制定的纪律。 他说共产党人有“军队心理”,有组织纲领,有间谍特务,散播谣言,搜集情报,制造分化。 综合起来,他称共产党人的心理是“变态心理”。 我一听,马上明白了,可是紧接着也糊涂了,国民党以台湾为根据地生聚教训,虽然使用的名词不同,究其实际,也在灌输发扬胡秋原所说的三种心理,我们塑造人物的时候,如何对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加以区分呢?我举手发问,那时候,我的言词一定不够清楚周到,似乎引起他的误会(他也许把我当做故意挑衅的职业学生了吧),只见他两臂交叉,抱在胸前,神情十分戒备:“依你说,应该怎么办?” 我赶紧表明我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只是正在追求知识。他把手臂放下来,语气依然凌厉:“我下面的话不代表任何人,连我的老婆也不代表,我只代表我自己。反共,一切要和共产党相反,处处学共产党,一定斗不过共产党。” 我依然糊涂,但是不敢再问。后来知道,他的这番议论和自由主义相同,但是他反对人家把他列入自由主义一伙,他大概也知道(或者预料)当局对自由主义者猜防甚深,只可独来独往,切忌呼朋引类。 后来我花了一些工夫探讨“中共干部的造型”,大约五年后,我有些心得,吕天行来为《自由青年》半月刊约稿,我写出来请他发表。这件事我也算是起了个大早,可是无人注意。再过几年,我修改了,补充了,请吴东权在他主编的《新文艺》月刊上再刊一次。“断岸千尺,水流无声。”我没听到任何回响。台湾把反共定为文艺政策,怎么文艺界这样懒得思考问题?我觉得奇怪。 后来我知道胡氏使用“中性”的分析,他指出行为的特征,抽去价值判断。如此,不论哪一国的国旗都是“图腾”,不论哪一党的党纲都是“教条”。如此,海盗首领和海军上将并没有多大分别。后来成名的反共小说,如《旋风》,如《秧歌》,如《尹县长》,都采取近乎中性的写法,以致某些国民党人读了,以为是对共产党的颂扬。 三民主义理论大师张铁君来给我们讲“辩证法”,他分析了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两者的差异。 那时,研究三民主义的学者派别分歧,有所谓唯物论的三民主义,唯心论的三民主义,唯生论的三民主义,心物合一论的三民主义。张铁君教授用儒家观点看三民主义,认为三民主义是中国固有文化的发展,独得蒋介石总统欣赏,孙中山先生当年说过,他的革命出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一贯道统,蒋氏以继承这个道统自命。 张铁君讲辩证法,你当然不能请他“就小说创作的层面发挥”,我听了,却能“从小说创作的角度吸收”。听唯物辩证法,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小说家左倾。 依唯物辩证法,人和人之间有矛盾(共产党员说,没有矛盾也可以制造矛盾)。有矛盾就有斗争,人有斗争历史才有进步,所以共产党人反对妥协。拿这一套来构思小说,制造矛盾就有了情节,双方拒绝妥协,情节就可以继续发展。 依唯物辩证法,人和人的矛盾会一步一步扩大,双方的冲突一步一步升高,即使有暂时的缓和,因为根本矛盾仍在,也只是酿造下一次更大的冲突。最后量变质变,到达“临界点”,所有的矛盾同时爆发,同时解决。拿这一套来构思小说,自然有高潮、最高潮。 人间的矛盾冲突在哪里?在“阶级”,“阶级斗争”凿开浑沌,发现题材,茅盾、巴金提供范本。我后来知道,大多数作家或“准作家”,他们最大最优先的考虑是,作品如何写得成,如何写得好,其他都是次要,人人都是本位主义,作家并不例外。我们一向接受的那些思想,“巧为拙者奴”只宜写散文,“万物静观皆自得”只宜写诗,“温柔敦厚”怎样产生小说?尤其是波澜壮阔、摇荡心旌的长篇小说。难怪当年小说作家纷纷靠左,他们多半是原则依附技术,形式决定内容,更何况遵守这一条路线写作,作品容易发表,发表后有人叫好。这条路走下去,以后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空口无凭,天外飞来旁证,葛贤宁来讲小说,治安机关接到密报,他在小说组宣传唯物辩证法。国民党领教过中共群众运动的厉害,最怕集会结社,小说组是党国要人张道藩创办,而且由赵友培、李辰冬这样可靠的人经手,学员只有三十来个人,多年后得知,情报机构仍然派人参加学习,而且不止一个机构插手。“告密”引来调查,赵友培应付有方,遮挡过去,葛贤宁愤怒痛苦,形诸文字,他和赵友培的关系出现裂痕,对小说组的同学也有了分别心。 那时我发现,评论家对别人的作品指出缺点的时候,要能同时替作家提出更好的设计,空谈作品“不应该”怎样怎样,只有增加写作的困难,引起作家反感。你提出来的设计,名作家可能拒绝接受,正在成长的新作家一定乐意吸收,你只能在表现方法上帮助新作家一直成长,希望他将来不会离你的愿望太远。后来文协办了一份刊物,叫做《笔汇》,我在上面对批评家提出建议,周弃子写了一篇文章,把我大大地嘲笑一番。周是诗人,旧体诗写得极好,他应该知道我的想法在古人的《诗话》中早有先例。 我也知道当时没有人能够采行我的建议,幸而“江山代有才人出”,后来现代主义帮助作家跳出唯物辩证的怪圈。不过“否定之否定不等于原肯定”,现代小说对反共、对鼓励民心士气并无贡献。 一九五一年,张道藩虽然还没做“立法院长”,早已是个大忙人,他形容自己的生活除了忙,还有“乱”。难得他来小说组讲过两堂课,参加过两次座谈,还带着小说组的学员游阳明山,那时阳明山还是禁区,没有开放游览。 道公讲课难免有党腔官话,可是他在某次座谈的时候,显示他对艺术有高深的了解。那天小说家王平陵发言,他说学习写作不可摹仿大师经典,“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怎样“得乎上”呢,他说要“取法乎下”。 什么是“取法乎下”?他没有说,那时以我的了解能力,“下”就是民谣小调,神话传说,野叟的笑谈,儿童的直觉,甚至包括幼稚的新手所写未入流的廉价读物,作家可以从其中得到新意。胡适在他的《白话文学史》里说,文学有生老病死,生于民间,死于文士之手。道公起立发言,他的说法不同,他说如果取法乎下,这个“下”就是人生和自然。人生和自然怎么会是“下”呢,那时的说法,作家从人生和自然取材,那是未经加工的粗坯,还没烧成瓷器。 他这句话费我思索,由“下”到“上”,由粗坯到瓷器,中间怎样连接起来?许多年后,我忽然把道公的“取法乎下”和古人的“师造化、法自然”合成一个系统,所谓自然,并非仅仅风景写生,所谓人生,并非仅仅悲欢离合,人生和自然之上、之后,有创作的大意匠、总法则,“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作家艺术家从天地万物的形式美中体会艺术的奥秘,这才是古人标示的诗外、物外、象外。作家跟那些经典大师比肩创造,他不是望门投止,而是升堂入室;他不再因人成事,而是自立门户;他不戴前人的面具,而有自己的貌相,这才是“上”。 我把“取法人生自然”拉高到宗教的层次,作过几次演讲,在演讲中不断整理补充,七十岁后才写成正式的论述。对文学,我只有想法,没有研究,用佛家的说法,有顿悟而无渐修,许多“灵感”被人久借不还,我对道公“取法乎下”的发挥却未见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