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美国中学男生的男生的日记。他为自己的瘦小个子而苦恼,老是会担心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会感慨“为什么分班不是按个头分而是按年龄分”.这是他心里一道小小的自卑,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心里嘲笑同班同学是笨蛋,老想投机取巧偷懒。 他在老妈的要求下写日记,幻想着自己成名后拿日记本应付蜂拥而至的记者; 他特意在分班时装得不会念书,好让自己被分进基础班,打的主意是“打消别人的任何期待,那样子只需要做一丁点的小事——基本啥都没做,就能让人喜出望外”; 他喜欢玩电子游戏,可是他爸爸常常把他赶出家去,好让他多活动一下。结果他跑到朋友家里去继续打游戏, 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用别人家的喷水器弄湿身子,扮成一身大汗的样子; 他眼红自己的好朋友手受伤以后得到女生的百般呵护,就故意用绷带把自己的手掌缠得严严实实的装伤员,没招来女生的关注反惹来自己不想搭理的人; 不过,一山还有一山高,格雷再聪明,在家里还是敌不过哥哥罗德里克,还是被耍得团团转;而正在上幼儿园的弟弟曼尼可以“恃小卖小”,无论怎么捣蛋都有爸妈护着,让格雷无可奈何。 这个狡黠、机趣,自恋,胆小,爱出风头,喜欢懒散的男孩,一点都不符合人们心目中的那种懂事上进的好孩子形象,奇怪的是这个缺点不少的男孩子让我忍不住喜欢他。 人们总想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贴上个“好”或“坏”的标签。要是找不出它的实在可见的好处,它就一定是“坏”,没有价值的。单纯的有趣,让我们增添几分好感和热爱,这难道不是比读书学习考试重要得多的事情吗?!生活就像一个蜜糖罐子,我们是趴在桌子边踮高脚尖伸出手,眼巴巴地瞅着罐子的孩子。有趣不就是蜂蜜的滋味吗? 翻开这本书后,我每次笑声与下一次笑声之间停顿不超过五分钟。一是因为格雷满脑子的鬼主意和诡辩,实在让人忍俊不禁。二是因为我还能毫不费劲地明白他的想法,一下子就捕捉到格雷的逻辑好笑在哪里,然后会心一笑。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同班的男生打架,初一的时候放学后我在黑板上写“某某某(男生)是个大笨蛋”;初二的时候,同桌的男生起立回答老师提问,我偷偷移开他的椅子,让他的屁股结结实实地亲吻了地面……我对初中男生的记忆少得可怜,到了高中,进了一所重点中学,大多数的男生要么是专心学习的乖男孩,要么是个性飞扬的早熟少年。除了愚人节和邻班的同学集体调换教室糊弄老师以外,男生们很少再玩恶作剧了。仿佛大家不约而同都知道,自己已经过了有资格耍小聪明、并且耍完以后别人会觉得自己可爱的年龄了。 如果你是一位超过中学年龄的大朋友,欢迎你和我在阅读时光中做一次短暂的童年之旅:如果你是格雷的同龄人,我真羡慕你们,因为你们读了这本日记之后,还可以在自己的周围发现比格雷的经历更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阅读的美好体验延续到生活里, 要是给我一个机会再过一次童年,我一定会睁大自己还没有患上近视的眼睛,仔细发掘身边中有趣的小事情,拿起笔记录下来。亲爱的读者,不知道当你读完这本小书后,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觉? 片刻之后我转念一想,也许从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呢。作者创作这本图画日记那年是30岁,那么说来我还有9年时间呢。 ——陈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