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与自己风俗不同,就嘲笑别人,这可不行,轻蔑更是要不得。过去引起争论的年轻人的长发,现在也被认为是他们的风气,没有人再议论了。 曾经有人说皇太子的裤子太大,那真是多管闲事。 对自国的事如此,对他国的风俗,就更应该宽容。中国人的肥裤子,只要他本人觉得正好,穿着很舒服,那也无可厚非。 操这样的心,又忙着担心自己国家的风俗会不会同样被别国人嘲笑的人不少。 出外游访的政治家、实业家,在宾馆的走廊上穿着浴衣或者睡衣晃荡,有人对此十分愤慨,觉得是国耻。如此小心眼,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日本人自己担心,外国人却不一定认为那是有失礼仪的。特别是肥大的棉睡衣很气派,看起来像是达旦地区的王族的正装,也许大家都用敬畏的眼光来看待呢。 相反,黑发拉丁商人,一板一眼穿着晚礼服去东京的一流夜店,在门口被拦住:"乐队请绕到乐屋入口进。" 在日本,好不容易做了晚礼服,却没有穿的机会,没办法,有团体自己组织了"穿晚礼服聚会"。啊,男人真不容易。 我们在日本的宾馆有时会看到印度女性的莎丽打扮,或是越南女性的打扮,很少看到男性的民族服装打扮。苏格兰男性的裙子,也只是用于军队。最适合工作的西服,现在成为全世界男性的制服,这应该坦诚承认。 不论如何,民族服装的衰退,是异国情调的重要部分的丧失,让人感到有点寂寞。 和他国人接触时,异国情调(可以称作"梦")太过剩不行,完全没有也不行。别人和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生活,有这种认识才能感到异国情调,才能对对方宽容并努力理解对方。 异国情调,不一定什么时候都是指富士山、艺伎,也不一定都是指万里长城、西湖。有人有这种不满吧,但这种异国情调的影响,还在继续。 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抱着一种梦想--浪漫之梦,想互相接近。正因如此,才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这将影响双方的深层理解。在这个梦想越来越少的世界,我更如此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