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邻居友好相处,我们不能忘记一个基本原则: --邻居和自己是不同的,不能在自己的脑子里随意描绘邻居的形象。 随意想象对方,如果对方与自己想象的不同,就会生气。 我有一个性格有点怪异的学长。下午一两点,此人一般都会喝杯酒,醉醺醺的。别人都说:"这人酒精中毒吧。白天就开始喝。"但是,他习惯晚上七点就睡觉,凌晨两点多起来工作。 需要吃晚饭的约会,此人不会出席。对他来说,下午六点多开始的活动,相当于我们的凌晨零点--深夜的活动可受不了,还是算了。 一般来说,凌晨零点睡觉、傍晚六点左右晚酌的人很多。也就是说,就寝前六小时喝酒,谁也不会有意见,大家也都觉得很自然。 前面讲的我的学长,算算一看,就寝前六小时,就是下午一点。 也就是说,他的晚酌时间,跟大家都一样,但却被怀疑为酒精中毒。 只是晚上七点睡觉的习惯跟我们一般的生活规律"有点"不同。但如果不知道这点,后面的推测就会全部混乱。很小的差异,越到末端越被扩大,例如此人不参加晚饭聚会,就会招致怀疑--"大偏食家,不吃普通的东西"、"肯定不喜欢见人"。 这不是很可笑吗? 日本人和中国人这里不同,那里不同,大家七嘴八舌众说纷纭。这也是想说清楚,一点小差异会产生多大的误解。 地理位置无法改变,中日两国天生注定将成为永远的邻居。不用说,两国之间,能相互理解是最理想的。 退而求其次,就是认识到自己并不了解对方。这比以为自己了解对方而实际上却误解对方,要好上很多倍。 要举出不了解对方的例子,那就举不胜举了。对此感到惊愕,就不会再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来随意描绘对方的面孔了吧。 友好的秘诀,一句话,不正是在于谦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