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不知在哪儿读到过"盆栽式精神"这个词,当时记得自己作为一介少年,觉得这个词说得真好,十分佩服。自己的词汇贫乏,一旦碰到稍微不寻常的表达,就马上被迷惑了。 小巧精致,处处用心,但没有自由奔放、突破传统、野性不羁的趣味--我认为"盆栽式精神"这个词是形容这种性格的。 而这种性格正是日本式的。 《世界大百科事典》的"盆栽"一词的定义是: 将草木植于小器物,利用其生长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和矫正姿势,维持其生命,表现"自然美",更表现出"超越天然自然的自然美",使之作为室内观赏物的由日本创始的艺术品(平凡社 《世界大百科事典》)。 这与"盆花"不一样。盆花是为了欣赏花、草木的"植物性","盆栽"则是为了从中找出"自然美"。三十厘米左右的小树,能让人联想起冲天大树等各种自然景观。 如《世界大百科事典》所说,我也一直以为这是日本创始的艺术。 中国有盆花倒是知道。我祖父们是爱兰痴,家里都是兰花,因为家里地方小,盆花一盆挨一盆摆着,这样就只能欣赏植物美。要从盆栽的兰花中看出自然美,还是看单独一盆比较好。 最近,因为需要,我看了《秘传花镜》这本书。这是清初出版的中国园艺书,日本也有译本。其中的"课花十八法"列举了园艺的十八个秘诀,其中第十五项的题目是"种盆取景法",直译就是"种在盆里制造景观"。既然是景观,那就超越了植物美,追求自然美。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最近,在江苏,出现了一种如云林山树充满画意的盆景。"很明显,盆景的精神是从一盆之中看出自然美。 因此,日本创始盆栽的说法存在疑问。 日式盆栽也许是日本创始的,但盆栽并非只有日式。认为盆栽是日式的东西,其实不然,日本以外也有,这种情况也很多。 伊达亚·卞达森的《日本人与犹太人》成为畅销书后,大家过度关注日本人和什么人不一样的差异点。我也随大流,写了不少这种文章。大的方面说不好,我认为与差异点相反的相似点也需要举出来。 指出百科事典认为是不同的、独特的东西实际上是相同的、相似的东西,对发现共通的基础来说,也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