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一如所有的艺术品,引发诠释、排斥解释。”——米歇尔?德?克莱谢《汉密尔顿案》维京出版2004 3月25日 阿润 ? 阿德瓦尼专栏 六把枪与一宗谋杀案 生命的终结绝不平等,就算是谋杀案也有阶级之分。穷苦的人力车夫被捅死,只不过是报缝里一个不起眼的统计数字。名人谋杀案却立刻会成为头条新闻。因为富豪名人很少遇害。他们过着五星级的生活,除非过度吸食可卡因,或遇上罕见的意外,他们通常会子息兴旺、家业巨增后,才在白发苍苍中迎来五星级的死亡。 这就是维威克?拉伊谋杀案这两天占据新闻头条的原因所在。此人昵称维奇,是拉伊实业集团总裁,也是印度北方邦内政部长①的公子,死时年方三十二。 我漫长坎坷的调查记者生涯,揭发过不少丑闻弊案,从高官贪污舞弊,直到可乐瓶里的杀虫剂。我的揭露与曝光曾逼使政府下台重组,跨国企业关门大吉;我也亲眼见识过人类的贪婪、恶毒和堕落。但是没有什么比维奇?拉伊的行径,更让我厌恶。他是这个国家肮脏腐败的代名词。过去十几年里,我就像飞蛾无法抵抗火光一样,追踪着他的动静和罪行。那是一种近乎病态的着迷,和观看恐怖影片类似:明知会有恐怖的情节发生,但还是钉坐在那里,屏住呼吸,等待必然的恐惧降临。我接到过恐吓和死亡威胁,还有人试图把我从这家报社赶走。我熬过来了。维奇?拉伊却没有。 现在,他的谋杀案就如热播电视剧的最新剧情一样为人熟知:上星期天晚上十二点○五分,在德里近郊的梅劳里,维奇?拉伊于自家农庄遭不明袭击者枪杀。验尸报告说明,死因是近距离开火,击中心脏。子弹刺穿胸腔,穿过心脏,从背后钻出,射进木质吧台。他当场毙命。 维奇?拉伊当然有敌人。不少人痛恨他的傲慢自大、花花公子行径和完全藐视法律的态度。他白手起家打造了一个实业王国;在印度,不搞点旁门左道,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本专栏的读者大概都记得我的报道,详细揭发了维奇?拉伊如何在股市内线交易,骗取投资人的股息,贿赂政府官员逃避税赋等等。但是他始终没让人抓到小辫子,总是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逃脱制裁。 维奇?拉伊从小就精通逃脱刑责这门艺术,他头一次上法庭时年仅十七。一位父执送了维奇?拉伊一辆拉风的宝马5系列跑车作为生日礼物,他载着三个朋友出门兜风,还到一家热门酒吧吵吵嚷嚷地大肆庆祝了一番。次日凌晨三点在浓雾中打道回府时,维奇?拉伊辗过了睡在人行道上的六个无家可归者,被警方拦下时依旧烂醉如泥。检方指控他疏忽驾驶,但等到开庭时,所有受害者家属都已经拿钱搞定了。没有一个目击证人记得当晚见过一辆宝马汽车,他们只记得一辆挂着古吉拉特邦车牌的卡车。维奇?拉伊仅受到法官口头告诫醉酒驾车的危险,随即无罪释放。 三年后,他又上了法庭,这回是被控在拉贾斯坦邦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猎杀了两只印度黑羚羊。维奇?拉伊声称自己不知道印度羚羊是受保护动物。他觉得一个不保护因嫁妆太少而受火焚的新娘和被推入火坑的少女的国家,居然要因为杀了羚羊起诉他,实在是可笑之极。但法律就是法律,所以他被捕入狱,两周后才得以保释。大家都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案发时唯一的目击证人、护林官基舒尔六个月后开敞篷吉普车的时候神秘死亡。这案子又拖了好几年,但丝毫不出人们所料,再一次以维奇?拉伊被无罪释放收场。 有了这些先例,维奇?拉伊发展到公然杀人只是迟早的事。七年前,一个酷热的夏夜,维奇?拉伊在德里-斋浦尔公路旁一家时髦的酒吧“芒果”里开了一个盛大的派对,庆祝自己二十五岁生日。派对晚上九点开始,午夜过后依然热度不减,乐团现场表演最新热门音乐,进口洋酒无限供应。维奇?拉伊的宾客,包括政府高官、社会名流、新旧女友、电影人士和运动选手,全都享受着派对的大好时光。 维奇?拉伊喝了很多。大约清晨两点,他踉跄走向吧台,让酒保再来一杯龙舌兰酒。酒保是个漂亮的年轻女孩,身穿白T恤和牛仔裤,她叫露比?吉尔,是德里大学的博士生,在“芒果”打工贴补家用。 “先生,很抱歉,酒吧打烊了。”她说。 “我知道,甜心,”维奇?拉伊给了她一个最灿烂的笑容,“只要最后这一杯,然后我们都能回家睡觉啦。” “很抱歉,先生,酒吧打烊了,我们必须遵守店里的规定。”露比这次回答得更加坚决。 “去你妈的规定,”维奇冲她咆哮道,“你不知道我是谁吗?” “我不知道,也不在乎,规定面前人人平等。就是没有下一杯酒。” 维奇?拉伊勃然大怒。“你这该死的贱人!”他嚷嚷着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把左轮手枪,“给你一点颜色瞧瞧!”当着至少五十个宾客的面,他朝露比开了两枪,击中她的脸和颈部。露比当场毙命,“芒果”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据说,维奇?拉伊的一个朋友趁乱抓着他的手臂,领他坐进奔驰轿车驶离酒吧。十五天后,维奇?拉伊在勒克瑙被捕,上了治安法庭,但很快便又一次获得保释。 这宗仅因拒售一杯酒而引起的枪杀案震惊全国。维奇?拉伊狼藉的名声加上露比?吉尔的美貌,足足让这则新闻占据头版达数星期之久。夏去秋来,又爆出新消息。这桩案子上法庭后,弹道检测结果表明,那两发子弹来自两把不同的枪。作案枪支无端地从警方的保险库“消失”,六个目击证人也撤回了曾目睹维奇?拉伊掏出手枪的口供。经过长达五年的审判,就在一个多月前的二月十五号,维奇?拉伊被无罪释放。为了庆祝获判无罪,他在梅劳里的农庄大摆筵席,不料这回却邀了死神出席。 有人会说这是因果报应,不过根据警方的说法,这是犯了 《印度刑法》 第302条:“谋杀行为导致的杀人罪”①,而且警方已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凶犯。警察署长还亲自督导案件侦办,无非是怕若不能破案,许诺他的德里市副市长这个闲差会就此落空(本专栏六周前曾专文报道此事)。 署长的努力确有成效。据我的消息来源,已经有六个人因涉嫌枪杀维奇?拉伊而被拘留。案发时,副巡官维杰?亚达正在农场附近管制交通。他立刻封锁事发现场,还对宴会里的三百个宾客、侍者一一搜身,连不速之客和随行人员都不放过。当下武器满坑满谷,其中六人因为身上携带枪支,立刻遭到收押。可以肯定,这六个人当时一定提出过抗议,毕竟只要有执照,带枪不算犯法。不过,如果你带着手枪参加宴会,宴会主人又遭枪击,你无论如何都难逃嫌疑。 这六个嫌疑犯背景殊异,有美有丑,还有所谓的坏胚。名单里有北方邦前副邦长莫汉?库马尔,这位仁兄贪污腐败、玩弄女性的恶名在印度公务员界可是无人能比;另外还有某个自称是好莱坞制片人的美国蠢货;女星莎布南?萨沙纳也牵涉其中,若电影杂志的绯闻可信,维奇?拉伊对她可是相当迷恋;嫌犯甚至还包括一个不过五英尺高、皮肤黝黑的部落土人,这人来自恰尔肯德邦某个偏远肮脏的村庄,人人都和他保持距离,生怕他是散布全国、令人恐惧的纳萨尔派① 分子的一员;五号嫌犯是个待业的大学毕业生穆纳,这人有个利润可观的副业──手机惯窃;最后一个嫌疑犯是贾格纳?拉伊先生本人,也就是维奇?拉伊的老爸、现任北方邦内政部长。哪个老子能做出比杀了儿子更堕落的事? 搜出的六把枪也是五花八门。有英制左轮手枪、奥地利格洛克手枪、德制瓦尔特PPK手枪、意大利贝瑞塔手枪、中国黑星手枪和印度当地改造左轮“卡达枪”。警方相信其中一把是作案凶器,目前就等弹道检测报告的结果,好确定谁是凶手。 芭卡?达斯昨天在她的电视节目里采访我:“你的职业生涯主要花在揭露谴责维奇?拉伊的恶行上,现在他死了,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 “找出凶手。”我说。 “为什么?”芭卡想知道,“这恶棍死了,你难道不高兴吗?” “不,因为我的批判从来不是针对维奇?拉伊,而是针对容许权贵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社会制度。我们的社会病了,维奇?拉伊只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症状罢了。如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就该找出凶手加以审判,就像审判维奇?拉伊一样。” 容我向读者重申一次,我会追踪报道维奇?拉伊的谋杀案。毕竟一个专业的报道记者必须自始至终以冷静理性的态度行事,不容许以个人偏见模糊焦点,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报道记者必须以公正的态度报道真相。 谋杀案或许错综复杂,但真相却更难厘清。我很清楚,要在杂乱无章的现实中理出头绪很困难。这六个嫌疑犯的生平背景都必须一一梳理,分别找出可能的动机,还要整理人证物证,只有这样才能找出真正的凶手。 六个人中,凶手到底是谁?是官僚还是蠢货?是老外还是土人?是大鱼还是小虾米? 各位读者, 目前, 我只能说——请密切注意本专栏的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