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胸者其实是异形胚胎的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胚胎在宿主体内发育完整后,破胸而出闪亮登场的那一刻。 体长:0.3~0.4米 体色:灰白色 体重:9千克 一、血肉横飞 异形幼体就像人类的婴儿,刚刚脱离了宿主体内充满蛋白质和营养的温床,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它们身体外表的羊膜退化,身体羸弱,却又臭名昭著,原因并不是它们的外表有多么可怕,而是出场的方式——从人类的胸膛中钻出,让人无法接受。 人类婴儿的降生伴随着鲜花、掌声和欢笑,异形婴儿的诞生则伴随着血肉、惊叫和恐慌,宿主的死亡换取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这种突然死亡伴随着强烈的感官冲击,胸膛破裂,肌肉组织被抛撒在空中,鲜血飞溅,喊声撕心裂肺。这是超出了人类认知范畴的事情,旁观者会产生对异化现象的恐惧,通过交感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导致呼吸加速、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增加心电的不稳定性,容易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产生尖叫、颤抖甚至昏厥等现象。 二、如何破胸 为什么破胸者会从宿主的胸腔钻出呢? 异形胚胎在宿主体内发育完成后,开始蠢蠢欲动,挣脱了体表的羊膜,左右游移,打算闯出牢笼。破胸者体形过大,宿主狭小的胸腔空间会让它们感到难以施展,它们能感受到外界的环境,从而确定“越狱”的最短距离,就是宿主胸骨部位。 破胸者会用它们锋利的牙齿咀嚼胸骨和附近的肌肉组织,让这个部位变得脆弱,这将导致宿主巨大的疼痛、痉挛、休克、失血。然后人人皆知,破胸者用力穿透宿主的皮肤,梭状的头部有助于减少肌肉组织的阻力,一跃而出。 “破胸”那一刻,不但宿主的胸腔肌肉被搅成一锅粥,脆弱的胸骨被粉碎性地破坏,也会使得宿主的肋骨断裂,向外弯曲,连同肌肉一同带出体外,动脉血管被拉断,血液大量喷出。这是一种极其野蛮的诞生方式,对宿主的身体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没有宿主能在“破胸”之后生还。 如果宿主是人类,通常很多人采取按住不断抖动的宿主,压住他们的胸部,企图阻止破胸者出世。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压力会让破胸者变得更加疯狂,加快啃咬速度,更容易将宿主折磨死。不过,无论怎样做,死亡只是早一刻晚一刻的问题了。 三、破胸者特征 破胸者已经具备了成年异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内巢齿、骨节状的尾巴。它们的体表颜色与抱脸虫类似,呈黄色或黄绿色,表示破胸者外骨骼还未硬化,身体表面依然是一层薄薄的几丁质外膜。 破胸者没有肢体,只有前端分化出一对非常短小的前肢。它们的外表就像是一条臃肿的蛇,或者是一个大号的异形胚胎。 在破胸者中,仅有信使异形的破胸者是一个例外。它从四足动物体内钻出,就已经具备了成年异形的外形,四肢健全,就是个小一号的异形,刚生下就会跑。而它与其他破胸者的共同点在于,它的外骨骼依然没有发育完整。 四、破胸者习性 1. 逃生 如上所说,破胸者如同新生儿般脆弱,它们需要一个避风港,因此破胸者出世后,会立刻逃生。这是一种本能行为,就像幼海龟从卵中诞生后,会本能地从沙滩爬向大海。 破胸者跑路非常快,有力的尾巴是它们的动力来源,通过尾部的伸缩和摇摆驱动,身体迅速前进。富有弹性的腹部使它们拥有高超的跳跃能力,但破胸者不会爬墙,只能通过跳跃穿过障碍物。 通常人类被破胸后,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血腥场面吓得手忙脚乱外加晕倒,破胸者就会趁机逃走,见缝就钻,一眨眼的工夫踪影全无。 2. 进食? 由于破胸者发育为成年异形的速度很快,普遍认为破胸者需要某种形式的营养,但是否进食说法不一。 “第一次异形事件”,蕾普利发现自己的更衣室食品柜遭到“袭击”,现场一片狼藉,可能是异形在寻找食物。 但在更多异形事件中,几乎没有进食的可能性,因为没有食物来源。“布维岛事件”发生在南极洲的地下金字塔,这种地方找吃的,无异天方夜谭。而“普罗米修斯事件”中的抱体虫被关在医学舱中,飞速长大,也没有机会吃东西。 不少案例中,死亡的宿主要么只是被开膛,要么身上留有成年异形撕咬的痕迹。虚弱的破胸者没有足够的力量啃咬宿主的尸体,而且它们的生存本能决定了破胸之后就立刻逃离现场,没见过哪只破胸者还留在宿主身边依依不舍的。 因此,研究人员推断,破胸者和抱体虫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还能维持高速的发育,取决于体内的营养存储。也许它们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在人体内吃饱喝足,一顿饭顶三天,不仅摄取胚胎必需的营养,还存储了足够的能量供应破胸之后的生长发育。 联想成年异形的能量储备功能,破胸者的这种行为完全可行,这种超乎寻常的能力,倒也符合异形一贯的逆天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