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老妈对房费里多出来的五十二块啤酒钱没说什么,他们瞅了一眼卡德,估计觉得他已经吃到了苦头,于是就此作罢。 卡德告诉过我,他和学校里那群狐朋狗友喝过“够量”的啤酒。想来喝的是无酒精的变种啤酒吧。这次他遇上的却是大罐的德国啤酒,后劲十足,六罐啤酒的效果能持续好长时间。离开旅馆时,他面色苍白,一句话也不说,待到踏上渡轮、乘风破浪之时,他的面色已经开始变绿。 太空电梯的地球一端并非安装在陆地上,这是因为底座必须要能够朝各个方向移动。每个世纪都会有一两次台风横穿这个地区,到时候你必须想办法脱离它的行进轨迹。电梯平台在二十四小时内可以移动两百英里,足够躲过风暴的最强部分。至少官方材料如此宣称,反正还没得到过检验机会。 承载电梯轿厢的线缆也必须能够移动,以免天上另外一端出什么纰漏——躲避人类制造的太空垃圾和尺寸较大的流星,大到能够追踪的那些(较小流星造成的洞孔会由小型机器人自动爬上爬下修理)。 平台距离岸边大约四十海里,一般来说,你看不太清楚电梯攀附的细长线缆,能看见的只是通知飞行器避让的警告灯光,灯光闪烁,明亮耀眼。只有角度特别正确的时候,线缆才会反射阳光,那场景仿佛烈火绘出的剃刀边缘;去平台的一个半小时旅程中,我看见了两次。 保罗•柯林斯,机长大人,去掉白色战斗妆后似乎更显英俊。他向卡德和我父母做了自我介绍,以此证明他不止能记住女孩的长相和名字。 踏上太空电梯平台的本体之前,我们先绕着某件更大的东西走了半圈,那是所谓的“阳光农场”——大片的太阳能能量板。能量板并不直接从太阳获得能量,能量来自绕地轨道上的发电站,发电站将阳光转换成微波,将之向下传送。从某种程度上说,能量下来以后马上就被重新传送上去。轿厢的电子马达由平台底座上的巨大激光器驱动;激光器则由阳光农场提供能源。厄瓜多尔的崇山峻岭之间还有另外一座阳光农场,等轿厢升到一定高度后,由那座农场提供能源。 平台的样子挺像老式的浮海钻井平台,尺寸和办公楼差不多。看起来很脆弱的线缆从平台中心处开始伸入天际。激光器和轿厢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周围还有几处棚屋和仓库。从海面上望过去,平台要比我们见过的航拍照片里的大得多。 我们搭电梯去往太空电梯。平台边有个浮动码头,和平台系在一起。整个场面很有出海远航的气氛,浮动码头随波浪上下,绳索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海鸥在头顶鸣叫,空气中飘来咸味。 我们的船随浮动码头升起落下,但敞开式的电梯却不是这样。这是一个金属大笼子,我们在水面上起起落落,它却似乎以某种更加险恶的方式上动、下动、左动、右动。要是你天生步履稳健,肯定能抓准时机,一步从浮动码头迈进电梯。我和大多数平常人一样,喜欢尽量趋利避害,只是趁电梯落到低点时跳了过去。 人们拎着一模一样的轻质钛合金小手提箱,里头装的是各自的十公斤个人物品。二十二磅10公斤合22磅稍多一些。听起来不怎么多,但是我们不需要带平时旅行必备的那些东西,衣物和化妆品一概不许登船。有三个人带的乐器太大,塞不进金属手提箱。 电梯一路爬升,叮叮当当、吱吱嘎嘎,最后咔哒一声停下。我们走出电梯,踏上金属地面,地面感觉起来像是砂纸,我估计那是为了防止有人滑倒。平台边缘有护栏,光是想象从来时路摔下去的场景,我就觉得胃囊开始翻转了。一百英尺?撞上水面会让你昏迷不醒,那还是最好的情形。担心溺死?难道我们需要担心的事情还不够多? 咸乎乎的空气中多了油脂和臭氧的特殊气味,闻起来像是修理电车的修配厂——似乎还有披萨?我得去瞧个仔细。 一位身穿深蓝色工作服(太空电梯的公司制服)的男人前来核对,确认我们都安全抵达,也没有人企图偷渡。大家各自领到一条松软的毛巾和一堆折得整整齐齐的衣服。提示牌告诉我们,现在身上穿的衣服将捐献给本地的慈善事业。本地?本地还有人需要慈善事业的关怀吗?我怎么记得鱼儿是不穿衣服的呢?
飞向火星——5寻找披萨
书名: 飞向火星
作者: [美] 乔·霍尔德曼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译者: 姚向辉
出版年: 2009-10
页数: 218
定价: 2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最终幻想联盟
ISBN: 9787802037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