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的感觉不是事实。 蔡枫华的歌曲中有"无人触摸似废堆"之句,一日,几个人讨论这句词,有注重语句文法者称:这句话文法上不通,所以,应该理解为"似废堆般无人触摸"--谁会去触摸废堆呢? ("废堆"这个词,未见有任何出典,即使在方言之中,也不常见,但是一出现,就很可以被接受,听到、见到的人,都可知道那是什么,这已达到了文字或语言的目的了,不必深究。) 废堆,固然无人触摸,但原句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本来不是废堆,甚至如珠如宝,如玉如珍,但由于没有人触摸,在心理上,就成了废堆--不是真正的废堆,但又成了废堆。自然比完全合乎文法的词句好得多,因为从好几层地表现了一个空虚的心情(绝对空虚)! 为什么珠玉宝珍会成了废堆呢?自然是失去了一次爱情之后的结果,这种心情,凡骤然失去爱情的男女,都曾经历过。 但,并不见真的在这一刹间,珠玉珍宝真的会成为废堆,心情上的感觉,不同于事实,自己以为,不等于别人也以为,总有可以知道有珠玉珍宝的人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