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邦迪自称很爱丽姿,但他和一名医院的顾问有染。多年之后,这位女士告诉警方,有次和邦迪做爱的时候,邦迪掐住了她的脖子。 或许是预感到和丽姿的浪漫史不会有完美结局,邦迪再次投身于政治。1972年是大选年,邦迪为现任州长丹•埃万斯工作。有时候他会去竞选对手的集会搜集信息,因而学会了使用假发、假胡须来伪装。他渐渐喜欢上了伪装,并常常通过剪头发、留胡须、改变发型来变换容貌特征。许多人都说,邦迪是个变色龙。 邦迪又一次获得了内心的安宁,忘掉了第一份工作和法学院的失败。竞选结束后,他因为工作出色而受到嘉奖。邦迪的个人简历中是这样描述1972~1973年的: •犯罪委员会助理主管:1972年10月至1973年1月,担任西雅图犯罪预防委员会助理主管,负责为委员会针对女性的袭击、“白领犯罪”调查提供建议和初步调查;撰写媒体新闻稿、发言稿,为委员会内刊撰写文章;参与委员会1973年计划的制定。 •犯罪矫正顾问:1973年1月起至今,为国王郡司法办公室调查轻罪犯人的再犯率,并收集12个郡的再犯数据。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法院判决的罪犯再次犯罪的数量和种类。 1973年5月,邦迪受雇于本州共和党中央委员会,分析政府开支中的超支情况。他直接向委员会主席罗斯•戴维斯汇报,并经常去其家中做客。戴维斯说邦迪“特别聪明、上进,特别相信体制”。戴维斯的妻子丽莎则说:“他不怎么说自己,但我并不认为他在隐瞒什么,他经常满怀爱意地谈起母亲和家人。”邦迪偶尔还给这对夫妇看孩子,每周至少在他们家吃一次晚餐。 邦迪又一次申请法学院,经过努力游说,他进入了盐湖城的犹他州法学院,9月份就去上学。上学之前,邦迪还买了一辆青铜色的大众甲壳虫汽车——这是他第二次买这种车。显然,邦迪喜欢这种经典车型,价钱也不贵,而且这种时髦的二手车也显得很有档次。 这年夏天,邦迪去加州参加一次共和党会议,他决定去拜访一下失去的爱人斯蒂芬妮。他不再是个失败者,而是一个“管事”的男人,一个有政治野心、坦率自信、即将进入法学院的成功人士。斯蒂芬妮看到他的改变很开心,两人再次坠入爱河。 1973年8月,邦迪已经战胜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取得了很多成就:从一个辍学的失意大学生成长为心理顾问、受人尊敬的政治家、各种晚宴的常客、前途无量的法学院学生,简直就是浪子回头的榜样,甚至有人说他将来可能成为州长。他又赢得了自己的真爱,将五年前失去的爱人再次找回。尽管在此过程中他曾偷过东西,曾偷窥女人,如今同时与两个女人纠缠,但除此之外,邦迪相当成功。谁又能想到,六个月之后,他将成为奸杀女性的凶犯呢? 邦迪在最后一分钟决定换学校。夏天的时候,他的一位共和党朋友说,如果他将来想在华盛顿有所作为,犹他州法学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邦迪转而申请华盛顿州塔科玛市的普吉特海湾大学法学院,并获得录取,然后他给犹他州大学写了封信,说自己遭遇了严重的车祸,今年无法入学。我们不知道他为何撒谎,但可能是因为他先前申请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一分钟变卦觉得不好意思。 有些邦迪的传记认为,这次换校风波和后来的杀人有关联。这些传记认为,邦迪到达塔科玛的学校时,发现法学院的教学楼很寒酸,和他想象中的“常春藤大学”截然不同,这里只是一个毫无生气的三流学校,而邦迪体内的“势利小人”开始作祟,就像旧金山那时一样,邦迪开始不交作业、考试不及格。总之,邦迪的传记作者认为,心理落差导致他开始杀人。但这并不可信,因为邦迪很可能在申请这所学校之前已经考察过,而且他申请了这所学校,必然曾经亲自到校提交申请材料,更何况他家原来就住在塔科玛,也许早就了解这所学校(西雅图距离塔科玛也只有30分钟车程)。所以,一定是发生了其他事情。 邦迪此前曾有过偷窥、扎轮胎的行为,这是他实现幻想的一部分,但我们不知道这种幻想是何时出现的,也许从童年或青春期就开始了。 还有一些传记作者认为邦迪在斯坦福的失败和恋情的破灭导致了谋杀,但我们并不确定,只知道恋情破灭在杀人之前。事实上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他在斯坦福的失败可能刺激了他奋发向上。在遇到斯蒂芬妮之前,邦迪已经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女孩,而斯蒂芬妮满足了他所有幻想。但我们知道,现实中的恋人不可能和我们设想的完全一样。邦迪和斯蒂芬妮恋爱之后才开始偷窥和偷盗,这时候他可能意识到,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是不够的,他真正想要的并不是女人,而是在黑夜里潜行。 邦迪说,暴力色情的图片让他的幻想演变成了具体的想法和行动。可能,邦迪的暴力幻想很久之前就已经形成,但他很聪明、很有教养,知道那样是不合适的,并压制了早年的记忆。 邦迪的压力来自于三方面:他想实现的暴力幻想、找不到目标的无力感、由幻想导致的焦虑和罪恶感。一个不那么聪明、不那么爱思考、不那么有上进心的人或许不会在意自己的暴力渴望。或许邦迪很担心他的暴力幻想如果掌控了自己,那他的事业和形象将毁于一旦。 可以肯定的是,邦迪一定幻想过女朋友重回自己的怀抱,而且这个幻想实现了。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功。可能邦迪这6年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赢回斯蒂芬妮。事实是:他之所以在1967年没有通过城市设计考试,是因为他申请得太晚了——而他学这门课程,则是因为斯蒂芬妮很喜欢建筑师。 1973年秋天,邦迪赢回了旧爱。斯蒂芬妮来到西雅图找他。为了避免丽姿打扰,泰德给斯蒂芬妮订了旅馆。 在丽姿蒙在鼓里的情况下,邦迪和斯蒂芬妮订婚了,邦迪还将她带到戴维斯家里共进晚餐,并称其为未婚妻。邦迪借了他们的车,载着斯蒂芬妮去了他们大学时代的滑雪场。最后,丽莎•戴维斯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两个人搂抱在一起,随后他们开车将斯蒂芬妮送到了机场。 很快,邦迪又去找斯蒂芬妮,他的生活开始混乱,最初的表现就是法学院成绩下滑。或许,当斯蒂芬妮同意嫁给他的时候,邦迪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幻想和现实格格不入。邦迪曾说:“我一直觉得,生命中的一切都遗失了。” 邦迪一定觉得,除了成为一个律师、娶一个黑色头发的漂亮姑娘之外,他更渴望另外一些事情。内心深处,他真正想要的是占有她的身体,而不需要她的爱情和陪伴。邦迪在死囚牢里说,伤害受害者的时候他并不快乐。他不折磨受害者,他喜欢的是搜寻、捉住受害者的过程,另外,他喜欢“占有她们的身体,就像摆弄盆栽、植物或保时捷”。 邦迪的周期性失落符合连环杀手的典型心理状态,当连环杀手“意识到”可以通过杀人实现目标时,他们很快就就发现谋杀的经历令人失望,因而需要下次再改进,更完美地实现幻想。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泰德·邦迪4
书名: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
作者: [加蓬] 彼得·佛伦斯基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SERIAL KILLERS
副标题: 连环杀手的怪诞行为学
译者: 宁晨 | 于曦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304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997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