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保持在线的理由之一是,想要帮助别人。显然,这一点没有错。但是,一旦帮助他人的愿望变成了需求,它可能会让你白白折腾半天, 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一旦愿望变成需求,正面刺激就会变成负面驱动,甚至是病态的驱动。 除了“帮助他人”以外,我们还能找到许多不肯离线的理由,例如显示自 己的重要性、渴望被人需要的感觉、缺乏自信、希望取悦他人、自尊心不足、极度缺爱、害怕承担责任、缺乏意志力,如此种种。这些特征在社交媒体 用户身上非常明显。H. 萨士泰勒和同事研究了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 请容我引用他们的结论 :“从根本上说,脸书用户的动机有三种 :(1)窥视 他人生活;(2)为自己创造一个有特色的身份;(3)满足内心的自恋倾向。” 不断检查社交媒体比检查邮箱更糟糕,因为它会带来额外的问题 :社 交媒体会催生“身份焦虑”,让你感觉更加孤独、悲惨。而所谓的“身份焦 虑”,基本上就是“嫉妒”的学术委婉说法。考虑到人人都只会发布生活中有趣、正面的东西,你会感觉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的丰富,所以你对生活 的满意度会下降。千真万确,你越沉迷于脸书,那么你在现实中的真实朋 友就越少,与人相处的时间也越少,而且你会越发相信,谁都比你过得幸福。 如果你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见到大量真人,你就会以更加真实的角度看待他 们的生活。 起初研究者并不明白这种现象的来源和它造成的影响,因为也可能是 那些抑郁、不快乐的人更喜欢频繁使用脸书。但通过一项颇具前瞻性的研 究我们清楚地发现,尽管用户对孤独的原始感受的确会影响他们对脸书的 使用程度,但使用脸书真的会让你更不快乐。 因此,你感觉孤独或者不快乐,于是就去脸书上寻点儿开心。如果找到了一些能带来兴奋感的东西,它会让你感觉好一些,却显然不足以抵消 你由此产生的(一点点)不快,所以你会一直寻找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 你越频繁地查看脸书,就越无法满足,感觉越不快乐、越孤独 ;于是你就 更需要小小的兴奋感,因此你更加频繁地检查脸书,变得更加不快乐……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3我们常常被相当神经质的感觉驱动
书名: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
作者: [美] 特奥·康普诺利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原作名: Brainchains discover your brain and unleash its full potential in a hyperconnected multitasking world
副标题: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译者: 阳曦
出版年: 2016-9
页数: 248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084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