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rendan Eich为JavaScript设计面向对象系统时,借鉴了Self和Smalltalk这两门基于原型的语言。之所以选择基于原型的面向对象系统,并不是因为时间匆忙,它设计起来相对简单,而是因为从一开始Brendan Eich就没有打算在JavaScript中加入类的概念。 在以类为中心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类和对象的关系可以想象成铸模和铸件的关系,对象总是从类中创建而来。而在原型编程的思想中,类并不是必需的,对象未必需要从类中创建而来,一个对象是通过克隆另外一个对象所得到的。就像电影《第六日》一样,通过克隆可以创造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人,而且本体和克隆体看不出任何区别。 原型模式不单是一种设计模式,也被称为一种编程泛型。 本节我们将首先学习第一个设计模式——原型模式。随后会了解基于原型的Io语言,借助对Io语言的了解,我们对JavaScript的面向对象系统也将有更深的认识。在本节的最后,我们将详细了解JavaScript语言如何通过原型来构建一个面向对象系统。 1.4.1 使用克隆的原型模式 从设计模式的角度讲,原型模式是用于创建对象的一种模式,如果我们想要创建一个对象,一种方法是先指定它的类型,然后通过类来创建这个对象。原型模式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我们不再关心对象的具体类型,而是找到一个对象,然后通过克隆来创建一个一模一样的对象。 既然原型模式是通过克隆来创建对象的,那么很自然地会想到,如果需要一个跟某个对象一模一样的对象,就可以使用原型模式。 假设我们在编写一个飞机大战的网页游戏。某种飞机拥有分身技能,当它使用分身技能的时候,要在页面中创建一些跟它一模一样的飞机。如果不使用原型模式,那么在创建分身之前,无疑必须先保存该飞机的当前血量、炮弹等级、防御等级等信息,随后将这些信息设置到新创建的飞机上面,这样才能得到一架一模一样的新飞机。 如果使用原型模式,我们只需要调用负责克隆的方法,便能完成同样的功能。 原型模式的实现关键,是语言本身是否提供了clone方法。ECMAScript 5提供了Object.create方法,可以用来克隆对象。代码如下: var Plane = function(){ this.blood = 100; this.attackLevel = 1; this.defenseLevel = 1; }; var plane = new Plane(); plane.blood = 500; plane.attackLevel = 10; plane.defenseLevel = 7; var clonePlane = Object.create( plane ); console.log( clonePlane ); // 输出:Object {blood: 500, attackLevel: 10, defenseLevel: 7} 在不支持Object.create方法的浏览器中,则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Object.create = Object.create || function( obj ){ var F = function(){}; F.prototype = obj; return new F(); } 1.4.2 克隆是创建对象的手段 通过上一节的代码,我们看到了如何通过原型模式来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对象。但原型模式的真正目的并非在于需要得到一个一模一样的对象,而是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去创建某个类型的对象,克隆只是创建这个对象的过程和手段。 在用Java等静态类型语言编写程序的时候,类型之间的解耦非常重要。依赖倒置原则提醒我们创建对象的时候要避免依赖具体类型,而用new XXX创建对象的方式显得很僵硬。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两个模式会带来许多跟产品类平行的工厂类层次,也会增加很多额外的代码。 原型模式提供了另外一种创建对象的方式,通过克隆对象,我们就不用再关心对象的具体类型名字。这就像一个仙女要送给三岁小女孩生日礼物,虽然小女孩可能还不知道飞机或者船怎么说,但她可以指着商店橱柜里的飞机模型说“我要这个”。 当然在JavaScript这种类型模糊的语言中,创建对象非常容易,也不存在类型耦合的问题。从设计模式的角度来讲,原型模式的意义并不算大 。但JavaScript本身是一门基于原型的面向对象语言,它的对象系统就是使用原型模式来搭建的,在这里称之为原型编程范型也许更合适。 1.4.3 体验Io语言 前面说过,原型模式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模式,也是一种编程范型。JavaScript就是使用原型模式来搭建整个面向对象系统的。在JavaScript语言中不存在类的概念,对象也并非从类中创建出来的,所有的JavaScript对象都是从某个对象上克隆而来的。 对于习惯了以类为中心语言的人来说,也许一时不容易理解这种基于原型的语言。即使是对于JavaScript语言的熟练使用者而言,也可能会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事实上,使用原型模式来构造面向对象系统的语言远非仅有JavaScript一家。 JavaScript基于原型的面向对象系统参考了Self语言和Smalltalk语言,为了搞清JavaScript中的原型,我们本该寻根溯源去瞧瞧这两门语言。但由于这两门语言距离现在实在太遥远,我们不妨转而了解一下另外一种轻巧又基于原型的语言——Io语言。 Io语言在2002年由Steve Dekorte发明。可以从http://iolanguage.com下载到Io语言的解释器,安装好之后打开Io解释器,输入经典的“Hello World”程序。解释器打印出了Hello World的字符串,这说明我们已经可以使用Io语言来编写一些小程序了,如图1-1所示。 图 1-1 作为一门基于原型的语言,Io中同样没有类的概念,每一个对象都是基于另外一个对象的克隆。 就像吸血鬼的故事里必然有一个吸血鬼祖先一样,既然每个对象都是由其他对象克隆而来的,那么我们猜测Io语言本身至少要提供一个根对象,其他对象都发源于这个根对象。这个猜测是正确的,在Io中,根对象名为Object。 这一节我们依然拿动物世界的例子来讲解Io语言。在下面的代码中,通过克隆根对象Object,就可以得到另外一个对象Animal。虽然Animal是以大写开头的,但是记住Io中没有类,Animal跟所有的数据一样都是对象。 Animal := Object clone // 克隆动物对象 现在通过克隆根对象Object得到了一个新的Animal对象,所以Object就被称为Animal的原型。目前Animal对象和它的原型Object对象一模一样,还没有任何属于它自己方法和能力。我们假设在Io的世界里,所有的动物都会发出叫声,那么现在就给Animal对象添加makeSound方法吧。代码如下: Animal makeSound := method( "animal makeSound " print ); 好了,现在所有的动物都能够发出叫声了,那么再来继续创建一个Dog对象。显而易见,Animal对象可以作为Dog对象的原型,Dog对象从Animal对象克隆而来: Dog := Animal clone 可以确定,Dog一定懂得怎么吃食物,所以接下来给Dog对象添加eat方法: Dog eat = method( "dog eat " print ); 现在已经完成了整个动物世界的构建,通过一次次克隆,Io的对象世界里不再只有形单影只的根对象Object,而是多了两个新的对象:Animal对象和Dog对象。其中Dog的原型是Animal,Animal对象的原型是Object。最后我们来测试Animal对象和Dog对象的功能。 先尝试调用Animal的makeSound方法,可以看到,动物顺利发出了叫声: Animal makeSound // 输出:animal makeSound 然后再调用Dog的eat方法,同样我们也看到了预期的结果: Dog eat // 输出:dog eat 1.4.4 原型编程范型的一些规则 从上一节的讲解中,我们看到了如何在Io语言中从无到有地创建一些对象。跟使用“类”的语言不一样的地方是,Io语言中最初只有一个根对象Object,其他所有的对象都克隆自另外一个对象。如果A对象是从B对象克隆而来的,那么B对象就是A对象的原型。 在上一小节的例子中,Object是Animal的原型,而Animal是Dog的原型,它们之间形成了一条原型链。这个原型链是很有用处的,当我们尝试调用Dog对象的某个方法时,而它本身却没有这个方法,那么Dog对象会把这个请求委托给它的原型Animal对象,如果Animal对象也没有这个属性,那么请求会顺着原型链继续被委托给Animal对象的原型Object对象,这样一来便能得到继承的效果,看起来就像Animal是Dog的“父类”,Object是Animal的“父类”。 这个机制并不复杂,却非常强大,Io和JavaScript一样,基于原型链的委托机制就是原型继承的本质。 我们来进行一些测试。在Io的解释器中执行Dog makeSound时,Dog对象并没有makeSound方法,于是把请求委托给了它的原型Animal对象 ,而Animal对象是有makeSound方法的,所以该条语句可以顺利得到输出,如图1-2所示。 图 1-2 现在我们明白了原型编程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即当对象无法响应某个请求时,会把该请求委托给它自己的原型。 最后整理一下本节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原型编程范型至少包括以下基本规则。 所有的数据都是对象。 要得到一个对象,不是通过实例化类,而是找到一个对象作为原型并克隆它。 对象会记住它的原型。 如果对象无法响应某个请求,它会把这个请求委托给它自己的原型。 1.4.5 JavaScript中的原型继承 刚刚我们已经体验过同样是基于原型编程的Io语言,也已经了解了在Io语言中如何通过原型链来实现对象之间的继承关系。在原型继承方面,JavaScript的实现原理和Io语言非常相似,JavaScript也同样遵守这些原型编程的基本规则。 所有的数据都是对象。 要得到一个对象,不是通过实例化类,而是找到一个对象作为原型并克隆它。 对象会记住它的原型。 如果对象无法响应某个请求,它会把这个请求委托给它自己的原型。 下面我们来分别讨论JavaScript是如何在这些规则的基础上来构建它的对象系统的。 1. 所有的数据都是对象 JavaScript在设计的时候,模仿Java引入了两套类型机制:基本类型和对象类型。基本类型包括undefined、number、boolean、string、function、object。从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想法。 按照JavaScript设计者的本意,除了undefined之外,一切都应是对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number、boolean、string这几种基本类型数据也可以通过“包装类”的方式变成对象类型数据来处理。 我们不能说在JavaScript中所有的数据都是对象,但可以说绝大部分数据都是对象。那么相信在JavaScript中也一定会有一个根对象存在,这些对象追根溯源都来源于这个根对象。 事实上,JavaScript中的根对象是Object.prototype对象。Object.prototype对象是一个空的对象。我们在JavaScript遇到的每个对象,实际上都是从Object.prototype对象克隆而来的,Object.prototype对象就是它们的原型。比如下面的obj1对象和obj2对象: var obj1 = new Object(); var obj2 = {}; 可以利用ECMAScript 5提供的Object.getPrototypeOf来查看这两个对象的原型: console.log( Object.getPrototypeOf( obj1 ) === Object.prototype ); // 输出:true console.log( Object.getPrototypeOf( obj2 ) === Object.prototype ); // 输出:true 2. 要得到一个对象,不是通过实例化类,而是找到一个对象作为原型并克隆它 在Io语言中,克隆一个对象的动作非常明显,我们可以在代码中清晰地看到clone的过程。比如以下代码: Dog := Animal clone 但在JavaScript语言里,我们并不需要关心克隆的细节,因为这是引擎内部负责实现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显式地调用var obj1 = new Object()或者var obj2 = {}。此时,引擎内部会从Object.prototype上面克隆一个对象出来,我们最终得到的就是这个对象。 再来看看如何用new运算符从构造器中得到一个对象,下面的代码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function Person( name ){ this.name = name; }; Person.prototype.getName = function(){ return this.name; }; var a = new Person( 'sven' ) console.log( a.name ); // 输出:sven console.log( a.getName() ); // 输出:sven console.log( Object.getPrototypeOf( a ) === Person.prototype ); // 输出:true 在JavaScript中没有类的概念,这句话我们已经重复过很多次了。但刚才不是明明调用了new Person()吗? 在这里Person并不是类,而是函数构造器,JavaScript的函数既可以作为普通函数被调用,也可以作为构造器被调用。当使用new运算符来调用函数时,此时的函数就是一个构造器。 用new运算符来创建对象的过程,实际上也只是先克隆Object.prototype对象,再进行一些其他额外操作的过程。 在Chrome和Firefox等向外暴露了对象__proto__属性的浏览器下,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段代码来理解new运算的过程: function Person( name ){ this.name = name; }; Person.prototype.getName = function(){ return this.name; }; var objectFactory = function(){ var obj = new Object(), // 从Object.prototype上克隆一个空的对象 Constructor = [].shift.call( arguments ); // 取得外部传入的构造器,此例是Person obj.__proto__ = Constructor.prototype; // 指向正确的原型 var ret = Constructor.apply( obj, arguments ); // 借用外部传入的构造器给obj设置属性 return typeof ret === 'object' ? ret : obj; // 确保构造器总是会返回一个对象 }; var a = objectFactory( Person, 'sven' ); console.log( a.name ); // 输出:sven console.log( a.getName() ); // 输出:sven console.log( Object.getPrototypeOf( a ) === Person.prototype ); // 输出:true 我们看到,分别调用下面两句代码产生了一样的结果: var a = objectFactory( A, 'sven' ); var a = new A( 'sven' ); 3. 对象会记住它的原型 如果请求可以在一个链条中依次往后传递,那么每个节点都必须知道它的下一个节点。同理,要完成Io语言或者JavaScript语言中的原型链查找机制,每个对象至少应该先记住它自己的原型。 目前我们一直在讨论“对象的原型”,就JavaScript的真正实现来说,其实并不能说对象有原型,而只能说对象的构造器有原型。对于“对象把请求委托给它自己的原型”这句话,更好的说法是对象把请求委托给它的构造器的原型。那么对象如何把请求顺利地转交给它的构造器的原型呢? JavaScript给对象提供了一个名为__proto__的隐藏属性,某个对象的__proto__属性默认会指向它的构造器的原型对象,即{Constructor}.prototype。在一些浏览器中,__proto__被公开出来,我们可以在Chrome或者Firefox上用这段代码来验证: var a = new Object(); console.log ( a.__proto__=== Object.prototype ); // 输出:true 实际上,__proto__就是对象跟“对象构造器的原型”联系起来的纽带。正因为对象要通过__proto__属性来记住它的构造器的原型,所以我们用上一节的objectFactory函数来模拟用new创建对象时, 需要手动给obj对象设置正确的__proto__指向。 obj.__proto__ = Constructor.prototype; 通过这句代码,我们让obj.__proto__ 指向Person.prototype,而不是原来的Object.prototype。 4. 如果对象无法响应某个请求,它会把这个请求委托给它的构造器的原型 这条规则即是原型继承的精髓所在。从对Io语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当一个对象无法响应某个请求的时候,它会顺着原型链把请求传递下去,直到遇到一个可以处理该请求的对象为止。 JavaScript的克隆跟Io语言还有点不一样,Io中每个对象都可以作为原型被克隆,当Animal对象克隆自Object对象,Dog对象又克隆自Animal对象时,便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原型链,如图1-3所示。 图 1-3 而在JavaScript中,每个对象都是从Object.prototype对象克隆而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只能得到单一的继承关系,即每个对象都继承自Object.prototype对象,这样的对象系统显然是非常受限的。 实际上,虽然JavaScript的对象最初都是由Object.prototype对象克隆而来的,但对象构造器的原型并不仅限于Object.prototype上,而是可以动态指向其他对象。这样一来,当对象a需要借用对象b的能力时,可以有选择性地把对象a的构造器的原型指向对象b,从而达到继承的效果。下面的代码是我们最常用的原型继承方式: var obj = { name: 'sven' }; var A = function(){}; A.prototype = obj; var a = new A(); console.log( a.name ); // 输出:sven 我们来看看执行这段代码的时候,引擎做了哪些事情。 首先,尝试遍历对象a中的所有属性,但没有找到name这个属性。 查找name属性的这个请求被委托给对象a的构造器的原型,它被a.__proto__ 记录着并且指向A.prototype,而A.prototype被设置为对象obj。 在对象obj中找到了name属性,并返回它的值。 当我们期望得到一个“类”继承自另外一个“类”的效果时,往往会用下面的代码来模拟实现: var A = function(){}; A.prototype = { name: 'sven' }; var B = function(){}; B.prototype = new A(); var b = new B(); console.log( b.name ); // 输出:sven 再看这段代码执行的时候,引擎做了什么事情。 首先,尝试遍历对象b中的所有属性,但没有找到name这个属性。 查找name属性的请求被委托给对象b的构造器的原型,它被b.__proto__ 记录着并且指向B.prototype,而B.prototype被设置为一个通过new A()创建出来的对象。 在该对象中依然没有找到name属性,于是请求被继续委托给这个对象构造器的原型A.prototype。 在A.prototype中找到了name属性,并返回它的值。 和把B.prototype直接指向一个字面量对象相比,通过B.prototype = new A()形成的原型链比之前多了一层。但二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将对象构造器的原型指向另外一个对象,继承总是发生在对象和对象之间。 最后还要留意一点,原型链并不是无限长的。现在我们尝试访问对象a的address属性。而对象b和它构造器的原型上都没有address属性,那么这个请求会被最终传递到哪里呢? 实际上,当请求达到A.prototype,并且在A.prototype中也没有找到address属性的时候,请求会被传递给A.prototype的构造器原型Object.prototype,显然Object.prototype中也没有address属性,但Object.prototype的原型是null,说明这时候原型链的后面已经没有别的节点了。所以该次请求就到此打住,a.address返回undefined。 a.address // 输出:undefined 1.4.6 原型继承的未来 设计模式在很多时候其实都体现了语言的不足之处。Peter Norvig曾说,设计模式是对语言不足的补充,如果要使用设计模式,不如去找一门更好的语言。这句话非常正确。不过,作为Web前端开发者,相信JavaScript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唯一的选择。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换一门语言,但语言本身也在发展,说不定哪天某个模式在JavaScript中就已经是天然的存在,不再需要拐弯抹角来实现。比如Object.create就是原型模式的天然实现。使用Object.create来完成原型继承看起来更能体现原型模式的精髓。目前大多数主流浏览器都提供了Object.create方法。 但美中不足是在当前的JavaScript引擎下,通过Object.create来创建对象的效率并不高,通常比通过构造函数创建对象要慢。此外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通过设置构造器的prototype来实现原型继承的时候,除了根对象Object.prototype本身之外,任何对象都会有一个原型。而通过Object.create( null )可以创建出没有原型的对象。 另外,ECMAScript 6带来了新的Class语法。这让JavaScript看起来像是一门基于类的语言,但其背后仍是通过原型机制来创建对象。通过Class创建对象的一段简单示例代码 如下所示 : class Animal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 getName() { return this.name;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constructor(name) { super(name); } speak() { return "woof"; } } var dog = new Dog("Scamp"); console.log(dog.getName() + ' says ' + dog.speak()); 1.4.6 小结 本节讲述了本书的第一个设计模式——原型模式。原型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也是一种编程泛型,它构成了JavaScript这门语言的根本。本节首先通过更加简单的Io语言来引入原型模式的概念,随后学习了JavaScript中的原型模式。原型模式十分重要,和JavaScript开发者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原型来实现的面向对象系统虽然简单,但能力同样强大。
JavaScript设计模式与开发实践——1.4 原型模式和基于原型继承的JavaScript对象系统
书名: JavaScript设计模式与开发实践
作者: 曾探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15-5
页数: 294
定价: 5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图灵原创
ISBN: 97871153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