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可以定义为评价论证的知识体系或科学。我们全都在日常经验中碰到论证。我们在书报中读到它们,在电视中听到它们,在与朋友和伙伴的交流中塑述它们。逻辑的目标是研发一种方法和原则的体系,可供我们用作评价他人论证的准则,以及构造我们自己的论证的指导。可从研习逻辑期待的好处之一是增强信心,相信在批评他人论证和自己提出论证时我们是有道理的。 一个最基本形式的论证(argument),是一组陈述,其中一个或更多的陈述(前提)被要求为另外的一个陈述(结论)提供支持或者相信的理由。所有论证都可以被归为两个基本类之一:其中前提确实支持结论者与其中前提尽管被要求却并不如此者。前者被称为好论证(至少是在所说范围内),后者称为坏论证。逻辑作为评价论证的科学,其目的就是开发供我们区别好论证与坏论证的方法和技术。 如同上面的定义明白显示的,“argument”一词在逻辑中具有一种很特别的意义。比如说,它不是指单纯的打嘴仗,就像一个人与其父母、配偶或朋友之间可能有的 。让我们来更详细地考察这个定义的特色。首先,一个论证是一组陈述。陈述是或真或假的语句——换句话说,一般就是陈述句,或者是可以立为陈述句的句子组成部分(分句)。下面的句子都是陈述: 巧克力糖果满含卡路里。 降黑素(melatonin)帮助缓解高速时滞反应(jet lag)。 政治候选人总是说出全部真相。 没有妻子曾对她们的丈夫不忠。 泰格•伍兹打高尔夫而(and)林赛•达文波特打网球。 前两个是真的,随后两个是假的。最后一个表达两个陈述,它们都是真的。真和假称为陈述的两个可能的真值。于是,前两个陈述的真值为真,随后两个的真值为假,而最后那个陈述以及它的两个分句的真值都为真。 不像陈述,许多语句不能说是或真或假的。问题、提议、建议、命令和感叹通常都不能,因而通常都不被归为陈述。下面的句子都不是陈述: 喀土穆在哪里? (问题) 今晚看电影去吧。 (提议) 我建议你配副隐形眼镜。 (建议) 马上关掉电视。 (命令) 妙极了! (感叹) 构成一个论证的陈述被划分为一个或更多的前提以及一个唯一的结论。前提是宣示理由或证据的陈述,而结论是要求证据支持或蕴涵(imply)的那个陈述。换句话说,结论是要求它成为前提的当然结果的那个陈述。这里是一个论证的例子: 所有电影明星都是名人。 哈莉•贝瑞是电影明星。 所以,哈莉•贝瑞是名人。 前两个陈述是前提,第三个是结论。(前提须支持或蕴涵结论这一要求是由“所以”一词指示的。)在这个论证中前提确实支持结论,故而此论证是个好论证。可是再看这个论证: 有的电影明星是男人。 卡麦隆•迪亚兹是电影明星。 所以,卡麦隆•迪亚兹是男人。 在这个论证中尽管要求它们支持,前提还是不支持结论,故而此论证不是一个好论证。 分析论证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能够区分前提与结论。如果被认为是结论的实际上是前提,或者正相反,那么随后的分析就不会是正确的。论证经常包含某些指示词,以提供辨认前提和结论的线索。一些典型的结论指示词是 Therefore/所以 accordingly/故而 entails that/衍涵 Wherefore/是故 we may conclude/可以推断 hence/因此 Thus/是以 it must be that/乃一定有 it follows that/于是有 Consequently/因之 for this reason/因此之故 implies that/蕴涵 we may infer/可以推出 so/因而 as a result/其结果 只要一陈述跟随在这些指示词之一的后面,它通常就能被认定为结论。据消除法,该论证中其他陈述就都是前提。例如: 被拷打的囚犯为减轻痛苦将什么都说。从而,拷问不是询问的可靠方法。 此论证的结论是“拷问不是询问的可靠方法”,而前提是“被拷打的囚犯为减轻痛苦将什么都说”。 如果论证不包含结论指示词,它可能包含前提指示词。若干典型的前提指示词是 since/由于 in that/在于 seeing that/鉴于 as indicated by/ 如……所揭示的 may be inferred from/可以从……推出 for the reason that/其理由为 Because/因为 as/由于 inasmuch as/因……之故 For/因为 given that/给定 owing to/由于 任何跟着这些指示词之一后面的陈述通常都能被辨认为前提。例如: 孕妇决不应该使用保养药品,因为使用这些药品会危害胎儿的发育。 此论证的前提是“使用这些药品会危害胎儿的发育”,而结论是“孕妇决不应该使用保养药品”。 检视指示词的一览表时,注意“for this reason/因此之故”是结论指示词,而“for the reason that/其理由为” 是前提指示词。“for this reason/因此之故”(除非后面跟着冒号)意指因为刚才给出的理由(前提),所以跟在后面的是结论。另一方面,“for the reason that/其理由为”宣告即将陈述前提。 有时单一的指示词能被用来识别一个以上前提。考虑下列论证: 保存自然保护区极为重要,因为,荒野为包括濒于灭绝的品种的野生生物提供不可或缺的栖息地,而且,它是日常生活压力的自然的退避所。 前提指示词“因为”同时用于“荒野为包括濒于灭绝的品种的野生生物提供不可或缺的栖息地”和“它是日常生活压力的自然的退避所”。这些都是前提。据消除法,“保存自然保护区极为重要”是结论。 有些论证不包含指示词。这时,读者/听者必须问他或她自己这样的问题:哪单个陈述被(隐含地)要求为从别的陈述推出?论辩者在努力证明什么?那段话里的要点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答应该都指向结论。例如: 空间计划理应在未来若干年增加费用。不仅国防依靠它,而且该计划将借助技术副产品本身得到更多回报。此外,在当前的资金水平上该计划不能实现它预期的潜力。 此论证的结论是第一个陈述,而所有其他的陈述都是前提。这个论证显示了在缺乏指示词的大部分的论证中发觉的型式:首先陈述想要的结论,然后提供剩下的陈述来支持这第一个陈述。而当论证根据逻辑原则重新构成的时候,结论总是列在前提后面: p1:国防依赖空间计划。 p2:该空间计划将借助技术副产品本身得到更多回报。 p3:在现有的资金提供水平上该计划不能实现其预期的潜力。 C:空间计划理应在未来若干年增加费用。 当重新构造类似的论证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近似地保持原来的版本,同时关注这一需求:前提和结论都是在它们被排列的顺序中具有意义的完整的句子。 注意前两个前提在原来的论证里是包含在单个句子范围内的。为本章的目的,其中各组成部分都被要求为真的、诸陈述的复合安排将被看成诸单独的陈述。 有时包含论证的语言段落包括既非前提又非结论的陈述。只有确实意在支持结论的陈述才应该包括在前提表内。比方说,如果一陈述仅仅用来介绍总的话题,或者仅仅做短暂的评注,它就不应该被认为是论证的一部分。例如: 经常有人声称失当医疗的诉讼提高保健成本。但是,如果这样的诉讼被认作非法或严加限制,患者将缺乏因粗心大意的医生引起的伤害而获得胜诉的手段。所以,失当医疗控诉的有效性应该坚持不变。 当前有4700万美国人没有健康保险。这些人去医院,他们例行地交付常规的治疗费用两三次。这种涉及治疗贫困患者的费用的做法明显地不公平。因为这些理由,应该采用全民健康保险计划。反对这种变化的政治家们应该为他们自己感到惭愧。 在第一个论证中,开头的陈述只是用来介绍话题的,所以它不是该论证的部分。前提是第二个陈述,而结论是最后那个陈述。在第二个论证中,最后那个陈述只是做短暂的评注,所以它不是该论证的部分。前提是前三个陈述,而跟着“因为这些理由”后面的陈述是结论。 与论证和陈述的概念紧密关联的是推理和命题的概念。在此词的狭窄的意义上,推理是由一论证表达的推断过程。在此词的宽广的意义上,“推理”是可以与“论证”互换地使用的。类似地,在此词的狭窄的意义上,命题是一陈述的意义或信息内容。而为本书的目的,“命题”和“陈述”是可互换地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