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美国内华达山脉荒野中,远近闻名的优胜美地峡谷之南,有一处更为壮阔的峡谷,坐落在国王河南支流畔,俯瞰是一望无际的矮树丛和巨杉森林,仰望更有群峰山影,这里有最陡峭的山谷和白雪皑皑的层峦叠嶂。 ——约翰·缪尔,一八九一年 我们希望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再也不要出现另一个一九九六年夏天。那一年发生了不少事情,最大的一件就是寻找我们的同事和朋友——蓝迪·摩根森。 ——辛迪·珀塞尔,一九九六年 要是中国北疆也有一座像内华达山脉南段般的天然屏障,秦始皇根本不需要兴建长城。 内华达山脉的山峰由花岗岩构成,气势慑人,几乎终年积雪,山脉由北向南绵延超过六百四十千米,与太平洋岸平行。山脉南段最高最陡,犹如城堡内外墙般的双脊峰看来难以翻越,让人退避三舍,唯有力大无穷的克恩河穿梭在层层相叠的群山之间。河水冰凉湍急,蜿蜒往南,在宛如迷宫的稍矮山峦和偏僻峡谷里左弯右拐,最后成为灌溉加州圣华金河谷作物和果园的甘泉。 数百年来,原本几不可见的羊肠小道慢慢变成可走的步道,而大部分人都会等到雪融再翻越内华达山脉,只有少数顽固之士会选择寒冬强渡关山。小路最早是兽径,后来因为当地居民往来海岸、内陆山谷和沙漠之间而越走越宽。之后,小路成为放牧羊群的通道,直到大萧条期间,公共资源保护队才将路面炸宽,一凿一铲修缓铺平以供游憩之用。 内华达山脉有几条东西向的横贯柏油路,唯独不见南北向的道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以南更有长达三百二十多千米的区域完全不见柏油路。这一片化外之地主要位于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之内,两座公园比邻而居,总面积达三千四百八十平方千米。根据政府文件记载,巨杉国家公园成立于一八九〇年九月二十五日,仅次于黄石公园,是全美第二座国家公园。同年十月一日,格兰特将军国家公园成立,是全美第三座国家公园,并于一九四〇年三月四日改名为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巨杉国家公园占地一千六百三十平方千米,百分之七十是荒野保留区;国王峡谷公园面积一千八百七十平方千米,将近百分之九十八是荒野。所谓荒野就是没有道路的原始土地,光是两座公园就有近三千五百平方千米的天然环境。 这片高山荒野上最热门的就是约翰·缪尔步道,许多人戏称它为“高速公路”,但其实路宽只够两名登山客并肩同行。缪尔步道由探险家西奥多·索罗门斯规划完成,他在一八八四年便希望修筑一条纵行于内华达峻岭之上的僻静小路。步道于一八九二年动工,一九三八年完成,从海拔一千二百多米的优胜美地山谷出发,往南绵延三百四十千米,穿越十处高山隘口,最后抵达标高四千四百二十米的惠特尼峰山顶,是太平洋山脊步道的一段。太平洋山脊步道起自加拿大边界,迄于墨西哥,全长四千二百四十千米,其中以缪尔步道最偏远,地势最高,也最难走。 穿梭在高山之间的步道总长超过一千二百八十千米,东西两侧共有三十多个登山口,西侧登山口的坡度比东侧缓和,两者的差别就像电动扶梯和升降电梯。几乎所有步道都通向缪尔步道。据估计,百分之九十九造访荒野的游客都只沿步道走动,而步道只占山区的百分之一。换句话说,这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土地都是货真价实的原始荒地,放眼望去几乎全是贫瘠陡峭的花岗岩高原和奇形怪状的岩石,偶尔出现崎岖棱线和冰碛穹丘,或许是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的遗迹,也可能是上年冬天的杰作。宝蓝色的湖泊气势惊人,缎带般的支流好像小蛇,蜿蜒在酷似北极的寒带草原上,滋育着生气勃勃如毛刷般的草丛和树林。火山和冰碛地形色泽深灰,只有几簇青草宛如绿洲点缀其间,柔和了陡峭刚硬的景色,也诱使不少生物来到这片不毛之地定居。 这里没有全年在此活动的动物,起码没有两脚行走的动物。唯一的建筑物是巡山员哨所,到了冬天多半化身为降雪观测站,另外几处捕兽人的老旧小屋和矿坑则慢慢被荒野收了回去。哨所分布在主要步道上,相互间隔大约三十千米,每年六到十月有巡山员驻守,常年在这里静静捍卫着美国的自然资产和往来的游客。巡山员有男有女,自成一族,是万中选一的精英,热诚、无惧、坚毅。他们虽然为了不同目的前来,纵横山林各有特色,但都渴望离群索居,追求荒野的灿烂。 在这里,生活只剩下最基本所需:食物、水和住所。人在这里很可能迷失自己,身体或心灵皆然。人在这里也很容易就能摆脱一切人与事,甩开文明,几乎毫不费力。 然而,清澈的高山湖泊映照着一位巡山高手的倒影,提醒我们:人能摆脱一切,却无法甩开自己。